想改变你的宝贝,别做梦了?

>>>01<<<


被朋友小A约出去吃饭,期间她一直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不用说也知道她又一次相亲失败了。回顾她回家的这几年,已经数不出来她到底相亲失败了多少次了。

但我知道其实她苦恼的并不是相亲失败,而是苦恼怎么跟她的爸妈交代。

她的爸妈跟中国许许多多的爸妈一样,也喜欢一个把价值感建立在子女身上,总觉得子女最好能按照自己的安排过日子,否则就一定过不好生活。如果子女不按照他们的预期,或者不满足他们的期待就觉得是一种折磨,会出现愤怒、怨恨、焦虑的情绪,甚至会做出很多事情来进行干预。而子女很多时候会觉得不幸福,失落,觉得人生总是不如意,有着太多磨难,最终走向抑郁。

小A已经27了,她从25岁开始相亲,到现在相亲的次数连她自己都已经记不清了。随着相亲失败的次数越来越多,她的爸妈也越来越着急,不停地从她身上找原因,急切地想要改造她。春节时一个亲戚给她介绍了一个男士,她爸妈希望她们快点结婚,最好见面之后一个星期之内解决终身大事。

虽然她心里有些不赞同,但小A是个很孝顺的孩子,她实在不忍心爸妈不开心,还是努力去和那个男生尝试交往,但她的心里有着许多顾虑,可是只要交往稍不顺利,她爸妈就会焦躁,有种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的冲动。一约会回家他们就要求她把约会的细节原原本本地讲出来,好让他们帮出主意,对她的种种表现大肆挑剔,觉得她不会说话,一定没法让那个男生满意,要她拿手机出来翻出微信聊天记录给他们看,他们来帮她聊……

这一次相亲之后小A约了几次那个男生,对方都没有出来。小A的爸妈要求她到那男生的家门口再打电话约,觉得一定能约到,但是那个男生还是回绝了出去玩的邀请。

小A说当她回到家,告诉她爸妈这个消息时,他们很失望,对她说:“从你一开绐去相亲我就跟你说过,让你在相亲的第一时间就拿对方的电话,你就是左耳近右耳出,现在看看,看看……”

“你实在是差劲,连约个出来,你都做不到,你还能做得了什么。”

“你就连话都说不好,你想气死我是不是……”

……

小A说她听着这些话,对自己也是又失望又难过,她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她真的想按照她爸妈说的话去改变,可是爸妈教的话也就那几句,说完之后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每次出去约会说完爸妈教的话之后,都绞尽脑汁想下一句最好的回答,但总是没有收获,同时她又怕说错话让对方不高兴,更不敢多说一句。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小A又怎么可能因为几句话就改变得了自己和本性?她的爸妈改改造她,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对于改造者和被改造者双方都是折磨。因为改造别人本身就是一种隐含着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案,会引起被改造者本能的抵抗。即便是有着强大信任关系的亲子关系做基础,改造都不可能成功,甚至引起关系的破碎,让当事人感到受伤害——这已经由中国许许多多的爸妈做了验证。

而由于家庭的影响,子女也习得了父母的思维模式-----总是试图改变他人,而从不关注自己。认为别人的做作所为关系到自己的幸福、未来、前途。

靠着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决定生活,而不是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全部的喜怒哀乐,荣辱兴衰竟然都由外界所操控,跟自己没半点关系。

把自己的人生拱手让给了别人。

>>>02<<<

饭桌上,小A连灌了好几罐啤酒,对于现在的生活她真是苦恼又无力改变。不算这个相亲对象,以前的相亲对象也有觉得不错的,但最后都是无疾而终。每当真的开始试图交往之后,她就会退避三舍,总怕感情走到尽头是一场欢喜一场空,怕自己受到伤害,因此宁愿在机会来临之时却步不前。即使有人追求,她也不愿意接受,因为她不相信自己能处理好这些关系,觉得不可能有人能长久地喜欢她,如果将来对方在相处中发现了她的缺点而嫌弃她,她一定会受不了……

在我们这些朋友眼里,小A是个学习能力强,虚心,上进,乐于助人,还很会照顾人的人。有什么事情托付到她手里,她总是完成得又快又好,让人放心。但小A的爸妈却觉得她不爱说话这个缺点在她的身上就像太阳那么大,在她身上已经掩盖住了其它所有的优点,是必须改变的,而且是马上,立刻,一秒都不能耽误的大事。

尝试过后小A的爸妈跟千万个试图改造子女的父母一样——以失败而告终。他们想要的优点子女没有习得,反倒表现的越来越差劲,这让他们更加焦虑,加大了改变的力度,但事与愿违,子女表现更差劲了。如此生生不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中国,在许多家庭里,很多时候子女是爸妈唯一的价值感来源。有不少爸妈很强势、自信、固执,他们常试图把自己的一些喜好、主见、理想、甚至虚荣放到子女身上,逼迫自己的子女去实现。那么,就像小A相亲,这事情的结果己不仅仅关系到小A的感受,还关联到了她父母的感受。

小A的父母打着爱的名义,像没有界限一样跑到她的生活里,给她出主意,为她做主,而小A或者因为爱他们不忍心让他们失望,或者出于自己不够成熟不够自信不敢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她爸妈负责。但是到头来对双方来说这是一场灾难。

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改变别人,因为我们是跑到别人的世界里去,试图将别人的意志修改,强加进自己的意志。

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爸爸妈妈们分不清界限----不够尊重别人,或者说是觉得没必要尊重自己的子女,想要让他\她可以跟自己共生,按他们的方式来活;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自己缺乏价值,一个试图改变别人的人,一定是想要把自己的幸福、理想、目标寄托到他身上。

但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目标和幸福负责。

归根结底:任何试图想改变他人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不相信自己,或者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能力。

但是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03<<<

人到底能不能改变别人呢?

大多数人都觉得“能”,并用行动去要求别人按他们的要求做。

但是当被改造者放弃自我价值,还让改造者强势闯入自己的自我里,试图让别人改变时,被改造者会感到深深地不满意和否定,出于生命的本能,他也会拼命反抗,这是一种求生的能力。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无能和失败的,这是生命本能的意志,而每一个试图强烈改变别人的人却都在努力证明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

就像小A的爸妈,当小A认同她爸妈的观点——不会说话,她一无是处。这时候,她的能量场和她的意志力边界不断缩小,自我变弱小,这样才能和她父母侵犯性的自我共存,而这时强势变成一种侵犯——借由侵犯表达自我价值的方式。

如果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改变别人,不仅无法改变,还会有很大可能遭到别人剧烈的抵抗,反倒被别人反击在地。而这种方式用在子女的身上,他们出于对父母的爱无法反击,甚至强迫自己接受,那么他们的自我边界会因为让步慢慢越缩越小,对自己失望,失落,越来越肯定自己是一无是处的,他们的子女也因为对自己的失望把这样的情绪转嫁到别人身上,也总会想去改变别人。

为什么那么执着于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因为他们不接纳别人,对别人充满着排斥,他们会对别人身上的某些特点或做法不舒服的,觉得不该有,必须被消灭。

可是凭什么有些东西就不该有呢?有些做法就没必要呢?如果世界都按照这个要求来进行,不就十分无趣吗?这种认为自己有评判别人的能力和自由的自信来自哪里呢?我们有什么权利去评判别人,最应该评判的不是自己吗?

总是喜欢评判别人恰恰是为了逃避对自我的评判。

一旦自我评判意味着可能对自我的不满,看到自己的一些不足,更有甚者会挑破虚假的自我膨胀,摸到一地鸡毛的真实,为了避免自己受到威胁,就只能忙着去评判别人,好把不足都投射到别人身上,并欺骗自己——这样不好的结局完全是因为别人造成的。

要实现自我的维护,就必须证明别人是错的。因为如果出现一个不如意的结局,必须有一个人来买单,只有证明别人是错的,那就能成功的为自己找到一只不用自我负责的替罪羊。

>>>04<<<

小A说她的爸妈跟很多亲戚朋友吐嘈,为什么别的人养的孩子都那么成功,自己养的孩子却那么失败,连说话都不会,怎么教都没有变得精灵一点,哪怕都已经手把手去教她讲话了,她还是总把事情搞砸,没能找到一个人结婚,她这么没用,将来怎么可能生活得好?这让她心里非常愧疚,同时也恨自己没用,不能让她爸妈满意。

她喝醉了一直嚎啕大哭:“我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我爸妈身上一块无法揭下来的烂疮,做为子女从来没有让他们开心、幸福、自豪,只能给他们带来失望,痛苦,折磨。到底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开心一点,是不是我一结婚他们就真的能开心起来?可是连我爸妈都对我如此失望,就算我真的结婚对方迟早也会对我失望,我怎么可能经营得好自己的生活?”

小A的话让我想起李荣浩的《爸爸妈妈》这首歌有几句歌词:

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足够我在这年代奔波足够我生活年少的轻狂不能用来挥霍也曾像朋友一样和我诉说

爸爸妈妈给我们的足够我们在这个年代生活,可是为什么总有一些想改变自己子女的爸妈?因为他们跟本不相信子女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自己的子女,跟本不想理会子女心中的想法,不想管他们是否愿意,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比子女成熟,见过更多事面,恨不能以身代替子女去生活,做每一个选择。

但这些爸爸妈妈不愿意放手,到底是不相信子女,还是不相信自己呢?——不相信自己能教出优秀的孩子。

总是批判别人,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正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想要靠改变别人,摆弄别人获得存在感或者价值感。而这些爸妈又通过否定、挑剔、不认同把这样的不自信传递给自己的子女,把他们也变得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当子女真的不自信,爸妈又会变得更否定,更挑剔,开启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用负面情绪去解决问题只能触发对方的负面情绪,而想要让对方变得美好就该用自己的美好去激发他。改变别人的诀窍,不该是一种压力,一种你死我活,或者去证明谁对谁错,而是实现一种共同前进,相互配合的共赢。

仔细想想,我们有时也是很喜欢去证明自己的正确的,但很多时候却发现,即使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又能怎么样呢?也就是让自己暗爽一下,但这对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那么要如何去找到这样可以共羸的方法?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曾经说过: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就是“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也就怎么对待别人”。

像小A她需要重塑自信,需要别人的她赞扬和肯定,尤其是她爸妈的赞扬和肯定,那她就先学着去肯定和赞扬别人。

但是赞美别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绝大多数的家庭,父母从小都选择挫折教育,这种做法也会影响到下一代,于是一代代人影响下来,大家都更容易观察到他人的缺陷,而看不到闪光点。而且比起赞美,批判他人更容易让自己获得优越感。网络上有一个很实用的方法,统称为。

赞美切忌空泛。

FFC

法则包含3个元素,会让你的夸奖会听上去真实可信。这3个元素是:

Feeling

:感受

Fact

:事实

Compare

:对比举个例子:你的服务很赞!这个只有一个F:感受。如果我们这样说:

你的服务很赞啊。每次杯里的水剩的不多时,你就补上了。其他人通常是等我要求加水,才过来。”

在这句话里,包含了:

感受:你的服务很赞。事实:每次杯里的水剩的不多时,你就补上了。比较:换一个人,通常是等我要求加水,才过来。

方法很简单,大家可以多练习试试。



�S.������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改变你的宝贝,别做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