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劳伦斯的著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受争议的作品(被禁三十年)。
在英国遭禁后,劳伦斯不得不在意大利私自印刷出版。
这个初版本由劳伦斯本人自掏腰包,自然未经任何删减,一上市就被哄抢一空。
接着,劳伦斯在佛罗伦萨又推出了一个平装本,印了两百册,也很快卖完。
次年,这部小说的普及版本在巴黎问世,虽然遭遇到不少卫道士的攻击谩骂,但读者争相购买。
欧洲各国以及美国均有人高价求购,一些书商看到诱人的商机,甚至不惜盗版印刷。
这本书流入英国后,引发轩然大波。
伦敦《英国佬》杂志发出一篇匿名评论,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说成是“最能给我国文学抹黑的邪恶产物”,甚至“整个世界文学中也找不到更下流的作品了”。
评论者讥讽劳伦斯心智病态,“除了性就不会写别的,对当时英国还没有哪条法律能制止他炮制这样的小说表示遗憾,呼吁严加查禁,绝不能让该书入境”。
两性关系一直是劳伦斯着力表现的主题,《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面,有多处大胆的性爱描写。
32年之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风化出版物法案》,《查太莱夫人》终于在英国解禁。
对这本著作,批评家理查德·霍加特有一段话,代表了当代学界的观点: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不是一本脏书。它干净、严肃并富于美感。如果我们坚持把它视为淫秽的东西,这就正说明我们自己肮脏。”
02
这部被冠名为西方的《金瓶梅》作品究竟写了什么?
故事发生的背景定位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上流社会。
女主人公康妮出身于一个家道中落的旧贵族家庭,她曾经拥有过美好单纯的少女时光。
1917年,她和同为贵族的克利夫·查泰莱结婚。
第一次世界大战胶着之际,蜜月刚过的克利夫重返前线。
在战争中,克利夫男爵永久失去了腰腹以下的一切知觉。
1920年,克利夫与康妮一起从医院返回故乡的庄园。
此时的克利夫,一心沉浸在虚无的精神世界里,他先是投身所谓的文学创作,日复一日编织谎言,追逐名利,接着又投身无聊的采矿业,试图在绝对控制中遗忘人性。
康妮是个活泼的生气勃勃的人,“她热爱自然、渴慕生机,感念于哪怕一株丁香的盛开,一个生命的新生,沉醉于官能体态的完美绽放。
面对阴森恐怖的18世纪古老建筑,以及丈夫的冷落,康妮的婚姻生活非常压抑。
她与克利福德的结合,在本质上形同天然的人性与机械的兽性的对峙。
他们之间如此亲密,却又如此虚无。精神上,他们是融合的。但在肉体上,他们对于彼此是不存在的。在生活平静虚无的表面下,隐藏与蛰伏其中的是暗涌的冲突。”
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春季,她与克利夫雇佣的守林人奥利弗·梅勒斯在森林里偶遇了。
两个主角一见钟情,在大自然里,他们抛开阶级与道德的禁忌,回归人性的本真,重新体验到爱的甜蜜。
一个是尊贵、富有,但是性无能、心灵扭曲的克利夫,一个是充满阳刚之气,但身份卑微的梅勒斯,
康妮究竟是屈服于权力与身份,做金钱的奴隶、丈夫的附属品,还是挣脱家庭的羁绊和道德的重负,追寻本我的爱欲、自然的情感?
“一个女人应该有她自己的生活,否则,她以后便会后悔不曾有过自己的生活。”这句话出自查泰莱先生的姑妈。
康妮就在这样的语境下觉醒。
梅勒斯的出现,让康妮的本我彻底复活。
梅勒斯这一形象是劳伦斯在游历过世界各大洲,看过种种古典文明遗迹之后塑造出来的,他尝试着创造出这样一位 “文明与自然之间的第三者”。
梅勒斯有着孤独隐忍的品质、温柔敏感的内心,还有太阳般激烈磅礴的能量、激烈热情的爱恋、古老强大的血缘意识,他坚守着自我的纯洁和尊严与工业文明抗衡,以勇气和力量给读者希望和慰藉。
书里这样写道:“一种孤独感打动了她,让她感到他是一个完全孤独的人。
一个孤独生活着的人,有着那么完美孤寂的白皙身体,而他的内心也是孤寂的。
除此之外,他还有着一个纯粹的生命的美。不是什么美的东西,甚至不是美的身体,而是某种温柔的火光,
是一个生命的剪影在袒露自己时燃烧着的温暖的白火苗,这火有着可以触摸的轮廓:身体!”
劳伦斯笔下的性是健全的,是美妙的,是风,是水,是温润的空气,是波动的潮汐。不是罪恶,无需羞惭。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乌托邦式的成人童话,看似玩世不恭,其实却是严肃的,看似低俗,却是高贵的;看似脏秽,却是洁净的。
劳伦斯所倡导的是人的自然本性,他认为“人有重新追求的权利”,就像书中的梅勒斯说的:“我要捍卫人与人之间肉体意识的接触和温情的接触”。
劳伦斯反对理性主义,赞美感知、直觉、爱和大自然,
他认为,“性与美是同一事物,正如火与火焰是同一事物一样”,他将灵肉合一的爱看作为人性的神圣象征。
在那个时代,恐怕很难找出一个作家能像劳伦斯那样,以宗教般的热忱和诗意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这种微妙而唯美的人间之爱。
03
劳伦斯有哪些艺术手法的独门秘籍吗?
首先,劳伦斯的杀手锏,是大量象征、比喻和意象描写的运用,
他擅于创造“高度象征性的景象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解决了直接观察隐蔽思想的问题”。
他的很多小说都“对常规叙事难以充分传达的情感直觉,做出了极富暗示、象征和想象空间的成功表现”。
其次,劳伦斯很少使用全知全能的视角,而是偏爱采用缩短读者与人物内心距离的方式,直接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强烈的情绪。
例如,《恋爱中的女人》是以各自分离的事件为中心的波浪式结构,根据不同人物内心剖析来安排叙事,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主动参与的可能性。
再次,劳伦斯擅长用松散的小说结构、诗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思考。
他认为艺术是“一项直接的、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是“雕刻自然的、真实的和纯洁的人类的天生的渴望”,不仅是“带来科学”的思维的产物,更是“非理性的深切要求”的产物,所有伟大的创造都来自直觉和感性。
其实,《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对于感官的享乐并未着墨太多,大量的篇幅讨论的是“精神恋爱”,以及对自我、存在、生命的本质拷问。
总而言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出现是石破天惊的,这是一部具有巨大力量和作品。
劳伦斯的作品,都有着敏感的色彩,写意的笔调,自然而富于表现力,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他独特的叙事技巧,都值得我们回味深思。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早在民国时期就传入中国,几乎与欧洲同步。在翻译当面,林语堂先生功不可没。
最早介绍这部作品的是徐志摩,卲洵美等人。邵洵美在他主杂志编的《狮吼》上介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说这本书“句句是力的描写与表现,使读者的心,从头到底被他擒捉住”。
总之,该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