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

文 | 惠琳.Lynn.

谨以此文献给:
那些年自己给自己整乱套的我们。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些天,整理自己的书架,无意碰到了那本我最爱的一本小册子。

《简单法则/The Law of Simplicity 》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本只有100多页的书,第一次邂逅它是在大三那年。那天下午,我是逃了课厮混在图书馆里的。

拿起它,其实是因为它的颜色,我对橘色系有着莫名的好感。

一口气翻完了,当时并没有借走它,而是匆忙跑回寝室,打开亚马逊,果断买了一本。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冲动”的买书,只因太喜欢。就像被什么点燃了一样,100多页,严格说,它算是设计学范畴的。可你不得不佩服这个日裔美国人的智慧和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

[美]前田约翰John Maeda

流着日本和美国两种文化的血液,也是科学和艺术的混合体:于麻省理工学院攻读了硕士学位。

他的父母,既有着东亚民族固有的望子成龙观念,他的父亲又在他决定转向艺术领域时,给了他这样一句话:

你现在学的够多了,去做你想做的事吧。

带着这份祝福,他将自己放到了他最想放到的位置。他的艺术知觉在不断的被束缚和压抑后,最终于日本筑波大学拿到了设计博士学位。


爱书的人应该都会有过这种醍醐灌顶的灵光一现:

总有一本,将你的过去和将来瞬间串联,

然后思想上就会有一次“开挂”的状态。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算了一下,2009~2017,这本小册子陪了我八年。

读研,外地工作,旅行……带着它出门已经不知多少次,即使在家,我也会把它放在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书架上。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一本关于设计、商业、技术、生活的小册子,也是我接触的最早的“断舍离”。

最近几年倡导的“极简”理念,其实一点都不陌生了。因为八年前的这本书,给我种下了“简”的种子。

尽管如此,我还不算一个严格的极简主义人士,但“简单”二字却一直无形的植入心中。

《简单法则》102多页,围绕着「10条原则+3个要点」展开。

如此印象深刻,也许也是因为作者的这13个简单而又不简单的词,简洁而直接的表述了他想告诉我们的一切。

「10条法则」

1.减少Reduce:用心割舍

2.组织Organize:条理会让“少”变“多”

3.时间Time:节省时间会让人感觉简单

4.学习Learn:知识使一切变得更简单

5.差异Differeances:没有复杂,简单就失去价值

6.背景Context:周边事物绝非无关紧要

7.感情Emotion:感情越多越好

8.信任Trust:我们相信简单

9.失败Failure:有些事物不可能简单

10.单一The One:简单是减少明显的,增加有意义的

「3个要点」

1.远离Away:只留下结果,把过程挪到远远的地方

2.开放Open:开放会简化复杂

3.能源Power:少用,会得到更多

即使你没读过此书,也一定会被这十三个词吸引。每一个都再简单不过,却能让你感受到力量!

运用“简单法则”获得成功的例子其实都在我们身边:

@苹果:ipod功能比其他数字音乐播放器简单得多,iPhone也只有一个Home键,但它们的价格却高出一大截。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会被苹果的产品外形、触感、视觉吸引。

@Google搜索引擎:界面最简洁,但功能强大到令我们惊讶,所以Google 也是“网络搜索”的代名词。

@飞利浦:Sense and Simplicity  精于心·简于心。

@花旗银行提供的:“简单”信用卡。

@福特:“维持简单定价”。

………

趋势,就是一种让你无法忽视的“后知后觉”。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为丰富,却也使我们“丰富”到不舒服的地步。

这是引言的第一句话。

何止是科技让我们过于“丰富”,生活里的一切,只要你稍不留意,任何本该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把你逼近奔溃。

因为你有这些:占有欲,完美主义,贪心,急功近利……

我也曾被自己所谓的“上进心”、对父母的“孝顺”、对爱情的“专一”……弄得一团糟。

最苦恼的莫过于怀疑自己从小到大耳读目染的一些“美德”,是否真的是对的?

最迷惑的莫过于:一直在爱你的父母,即使出发点都是为你好,但是否真的是适合我的?是我想要变成那样,还是他们想让我变成那样?到底是谁的意愿?

最难过的莫过于:你曾经最爱的人,为什么在你全力以赴努力之后,依然否定你、背叛你、离开你?“以心换心”到底是怎么换的?

这些没人教过我,也没人真的可以给我答案。最可怜的是——更没人允许你、希望你用“犯错”的方式去找到答案。

所以,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因为我们处在时代的更迭处,新旧观念的交点处……到处都是尴尬。

而这些,不是一个iPhone就可以解决和弥补的。

如题,现在拥有的明朗、简单、笃定,其实真的不易。

每一个把简单法则做好的人,也许都有过一个不简单的经历。

那段经历是混乱的,迷茫的,复杂的,是焦虑的,甚至是绝望的。

明明赶上了好时候,却又为何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跟父母的年代相比,确实是幸福的,却依旧觉的自己不幸福。

第一次看这本书,我22岁,一个三观正在形成的阶段,充满着希望、激情、动力,但也伴着叛逆、迷茫、冲动。

说白了,又是一个三观易碎的年龄。

因为我们想征服好多,想得到好多,想体验更多。

却做的很少。

“完美主义”最开始是一个褒义更多的词,但如果你用力过度,它也是“贪心”的同义词。

在心理学上,完美主义,也是一种病态,是一个人由于自卑而产生的内向攻击。

而在我邂逅了《简单法则》之后,一点点我找到了搞定自己的办法,每当我因为爱情、工作、人际……将自己逼得近乎窒息时,这个办法都屡试不爽:

用你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它,或者干脆不理它。

归零、清空,或者就暂时放任不管。

不论你正在经历什么样的困境:

感情,难以立刻决定的…

生活里的琐碎事物,整理凌乱不堪的房间…

思考一件毫无头绪的问题…

人际上的难题和困惑……

你都可以去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解决。

(估计看到这,会有人觉得我这样说还是很抽象。)

对于如何让自己真的学会“简单”,学会“断舍离”,学会“取舍”。谢谢还是需要问一个“为什么”的。

为什么“简单”会比“复杂”好?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说“少,即是多”?

为什么我们要试着过“极简”生活?

其实如果按照我上面提及的方法,归结到一个原因可能就是:物,以稀为贵

当你整个生命缩减到一层架子上的一些收藏时,你会珍惜哪些回忆呢?

作者前田约翰的一个学生叫马克,在收容所当志工照顾临终贫民,马克说:在那工作时,他注意到每个病人床边都有一层架子,放着他们所有家当。马克说,他曾扪心自问:“在你拥有的东西已经这么少的时候,到生命终点你还能保留哪些珍藏呢?”

一枚戒指,一张照片,或是其他的小纪念品,是他经常发现的东西。

马克得到心酸的结论:

到最后,真正重要的,只有回忆。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么,对于所有人来说,时间,就成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了。

因为有限,所以珍贵。

因为有你,所以参差。

「开眼」里有一个视频让我印象深刻:《我们一生的时间,都花去那里了?》,根据畅销书《死后的四十种生活》改编。

作者换了一种方式呈现了生命轨迹:

用“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将每个有共性的瞬间加在一起,对时间进行了一轮新的“排列组合”。

用30年的时间悠然长眠

用18个月排队等候

用15个月寻找失物

用5个月坐在马桶上

用6天剪指甲

……

正在我感叹原来时间就是这么溜走的时候,接下来的几个数字,让我瞬间难过:

用了1年时间读书

4周时间静坐沉思

3周时间认识到自己是错误的

14分钟体验纯粹快乐

4分钟浮想联翩

……

如果一切时间重新排列,我的人生将会怎样?

数字是最直观的,那些琐事和日常之事占据了我们几乎整个生命,而决定我们生命质量的时刻却如此之少!!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年四月,结束了「门徒」的舞蹈集训,返回的飞机上读了一本名叫《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的书,如果说《简单法则》是激活的一本,那这本就是自省的一本。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禁让我去对号入座自己的过往,并在脑中搜索身边一直在践行这条原则而梦想成真的人。

“大即不佳”,go hells。

谁说多和大,就一定好。

《鸡毛飞上天》里的鸡毛说过:

我就愿意做梦,而且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做梦,爱做梦有什么不好……

只要我们别中途放弃,别用80%的思维惯性来判断或提前放弃本可以实现卓越的那20%的大胆设想!

简单和少,意味着你要挑出最重要的那一个。

因为时间有限,生命有限。你不能让你的一生中被无意义之事占据太多时间。

你越是想要的更多,(更有品质,更有效率。更出色,更高的薪水,更多休息的时间…),

就越应该要的更少。(更少的任务,更少的欲望,更少的信息冲击…)

如果你找不到你一生中最重要的目标,也就找不到你当下最该去做的事情。

用逆向思维去掰扯,就是:

如果把每个“当下”加在一起,就是你人生目标的实现。

而它是否可以实现,取决于你的每个“当下”是如何度过的?

无论如何,你都要:

活在当下。

这才是珍惜时间的理由。

是为什么我们要尽量“简单”、为什么尽量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那件事的根源。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先来暂停一下,回顾一下上面的逻辑:

珍惜时间(管理时间)

永远只做最重要的那件事(断舍离的艺术)

这就是我的「简单法则」。

取舍,拒绝,摆脱垃圾。

筛选,保留,用心留住。

这才是“断舍离”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用The One 原则(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以及简单法则的第10条原则:单一),来重新找到我们的“开挂”状态。

对待你的生活、所爱之事:

①写作:写就是了。

有1,才有2。写了初稿,后面你就会不自觉的一遍遍去读,一遍遍修改。

写文章没有所谓的完美终点,面对不同读者群,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表达的清楚,写完干货后,再去一点点修饰,换另一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逼格。

动笔前,其实我们都会想的比写的多的多,但没什么用,“想太多”只会让自己焦虑。

写作,这件事,当我真的做了才知道:它是一种本能,就会促使你不断进步,真的没必要想太多。

庸人自扰,是行动派最该杜绝的。

②关于整理

怦然心动也好,做减法也好。

你只要记住:别让太多时间浪费在找东西、选东西上。

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二十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

这是《断舍离》前言。

断舍离的主角不是东西,而是你自己。

是一种动禅。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③关于阅读

遵循你内心的喜欢。

没有一份书单可以负责你的快乐和成长,更没有一本教材可以保证你走向成功。

方法是需要有内驱动力的,更是需要你“读了”以后才会找到的。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④关于理财

理财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把你的钱留下来去买你最喜欢的、最需要的东西。

拒绝冲动购物,拒绝情绪发泄的购物。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哪里,你才会理好你的财。

⑤关于“爱美”

我是个不喜欢麻烦和繁琐的人,所以我的护肤也好,穿着也好。都是以“最少且最实用”为原则

能用一件单品可以解决的,我不会用两件

能用一张面膜或者一瓶精华解决的,我绝不会用两种以上去往脸上用

出门身上的颜色绝对不会超过3种,甚至首饰,我也只允许自己佩戴1-2就可以了,最好是1件。

多了,我会觉得没重点,也是个累赘。

百搭,实用,性价比,简单,节省时间……

这就是我的标准。

⑥关于人际

不论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也不论你是内向或者外向的人。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复杂”,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摩擦。

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个体差异是人类的属性。

简单法则,第5条:

差异Differeances:没有复杂,简单就失去价值

所以,能做的只有适应,解决。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要学会“沟通”,学会“包容”。

而我的处事原则就是:

人心至上。

不论什么关系,我想最容易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你自己的心,换别人的心。

换位思考,就是人际关系中的“The One”。不要指望别人理解你的全部,更不要“自以为是”,其实,我们都很容易把自己想的很重要。

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不论客观事实如何,最起码得“谦虚”,是一个人该有的教养。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比你厉害的人,现在没有,将来也会有的。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⑦关于“小聪明”

生活里,其实你用了心,确实有很多“小聪明”。

#少拿一样东西

我会为了让自己避免丢东西或减少负担,而尽量少拿一样东西出门:

化妆品只拿一支口红和眉笔。

一本书,一支mark荧光笔,

一个充电器或充电宝,

一包面巾纸,一个扎头皮筋,

……

当你把包都塞满时,心里的空间也会被全部占据的,光看一眼,都能闹心。更别提去包里找东西了。

#同时进行

为了不浪费时间,我会有选择的把自己的时间搭配起来。

就像出门时,给自己配鞋子一样,什么鞋子配什么衣服。

敷面膜的时候,躺着浏览堆在印象笔记里的“碎片”

早起后洗漱的时候,打开来不及听的音频课

等人的时候,打开随身带的书,或者拿出本子记录“当下”,想起什么写什么

车上的时候,把购物车里等待“冷却”的东西重新筛选(冷却,是为了避免冲动购物),删除或是直接下单!

追美剧的时候,我会站着玩哑铃、压腿

……

“一心二用”,是我生活中的习惯。但前提是:二者之间,必有一件,是不太需要你动脑子的。

如果是写东西,我基本是只听没歌词的音乐,如果是有歌词的,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关于音乐,其实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高频音乐”


Tips:

高频音乐疗法,是根据法国著名音乐学家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的理论制作而成,适用于两岁以上所有的人群,是一款系统的,科学的音乐调理,治疗产品。



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禁,还是想拿出芒格的那句经典: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愿我们都可以:简单得活,认真得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简单」,其实不简单——“断舍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