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土豪公司(CIT),最近计划拿出27.5亿美元,从股东手里回购自己的股票。
它的目标回购价在43到48美元之间,而现在价格是46.5美元。所以最终的价格有可能高于现价,也可能低于现价。风险就在这里。
可能不太熟悉回购的人有点蒙圈,我简单解释一下。
一家公司决定要回购自己股票的时候,会先确定自己想在什么价格,买多少钱的股票。比如这家公司CIT,拿出27.5亿美元,价格在43到48之间。(这就叫一个“offer”,询价意向)
然后,股东们自行决定要不要把手里的股票卖给公司,以什么价格、卖多少。比如有的人会选择在48的价格卖出1万股,有的人会选择在47元卖出5000股……(这叫“bid”,出价意向)
等到回购期限结束,公司会把所有收到的bid都列出来,按出价从低到高排列。比如:
出价43美元的有20万股=860万美元;
出价44美元的有15万股=660万美元;
以此类推,达到预计数量就停止,取那个价格当最终回购价。
我做了个表,让你更直观看懂:
你看,股东们各自出价参与回购,从最低价开始接收,到47美元那一档时,就已经达到了公司预计的27.5亿美元回购额度,就此打住,回购价最终就是47美元。
所以你看,你出价越高,越不容易参与成功(如果你出价48元,很可能一股都卖不出去)。
这个机制其实是对公司有利的,让大家尽量报低价,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才比较大。其实,如果所有人全都报最高价,公司也没办法,回购价就会是最高价。
当然了,如果超额认购,公司就只能把有限的额度按比例分配给每个参与的人。比如公司只计划回购27.5亿美元,但最终参与报价的额度有40亿美元,就是超额认购了。这时,你最终能成功参与回购的比例是:你申请参与的股数 ÷ 总共参与的股数。
(有时候,零散股东——低于100股以下的股东参与回购,不受按比例分配的约束。如果你只有99股,参与回购,公司会照单全收。)
这里可能有点烧脑,想研究的人可以多看看,不想研究的人,你只需要记得一点:参与的人越多,最终回购价越低;参与的人越少,最终回购价越高。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CIT的最终回购价会是多少?
CIT其实是一家金融企业,属于银行业。它现在的市值大概等于它的有形资产账面价值(tangible book value)。意思是,把公司的所有资产,减掉所有负债,再减掉无形资产(比如商誉什么的),剩下的价值,约等于它现在的市值。
所以它当前的估值还是算合理的。尤其是,CIT现在的股东回报率(ROTCE—Return on Average Tangible Common Shareholders’Equity)在7%到8%之间,算是相当漂亮的成绩了。而且,这次回购之后,公司还有5亿美元在手里等着回报股东(要么发分红,要么继续回购股票),到时候ROE可能会更漂亮。
再加上,你知道现在的市场环境(利率上涨、川普的解除管制政策等),对银行业是比较有利的。这种情况下,它其实值得更高的估值。
所以,对于它的股东来讲,以48美元卖出自己手里的股票可能并没有很吸引人。尤其是长线投资者,肯定不甘心就这样把股票卖给公司。要知道公司拿出27.5亿几乎能买掉三分之一的流通股了,我不太相信有3分之1的股东都愿意把股票卖掉。
由此咱们可以初步推断,最终参与回购的数量可能不会很多,导致回购价格较高,至少很难低于现在的价格。
当然了,最后会不会超额认购谁也不知道。如果你不想赌,但是看好回购价会高于现价,可以只买99股。这样不管最后有没有超额认购,你这99股都会全部成功参与回购。如果最后以最高价48美元成交,你可以薅到140美元羊毛。
但是,这个不是无风险的,因为回购价最低可以到43美元,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把46元的东西报价43元卖掉,但理论上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所以保险起见,你可以等到价格再跌一些,比如45美元或以下,可能更稳妥些。
这次回购的截止日是5月24号,如果你要参与,务必在这个日子之前买,并且完成回购申请。
可能有人问,我到底应该报价多少?
其实,你如果没有概念,也可以不报价,最后价格是多少你就按多少卖。在填表申请的时候,有一档叫“Submit shares for tender at No Secified Price”。
No Secified Price=不指定价格 (下图第一个红圈)。如果你不指定价格,就在这个选项后面填参与的股数就行了。
截至5月26号,参与回购的人最终以48美元的价格(最高价)得到了现金。按照5月5日收盘价(46.64)算,每股赚1.36美元,99股总共获利134.64美元。
交易完结。
作者:王了了
来源:投研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