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练技术的三知三悟-- -----读《唤醒沉睡的天才》一书后记

今年伊始,重新阅读了玛丽莲老师《唤醒沉睡的天才--教练的内在动力》一书(本书系列遛书笔记)。那么,我学到了什么?

我觉得,学本书所得可归纳为三知三悟一决心。所谓三知,指从书中习得的三大块知识,所谓三悟,是我实践书中知识和小伙伴们作教练对话练习、讨论交流时获得的三个主要领悟。

  • 三知之一:大脑的三层模型及超意识系统。教练技术是对人体这个系统研究的产物,明白了大脑模型,我们对这个系统的实体基础会有更深了解,就能更好的与之配合。比如,当我明白了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机理,就能理解对话中防止误激发应激层和情绪层的过度反应的意义和价值,也懂得了为什么非暴力沟通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是必要的。明白了大脑皮层的视觉化特性也就对为什么愿景清晰化,和为什么需要扭转否定为肯定有了更多认知。明白并感知到超意识系统的存在,也就对每个人都有足够内在资源有了更多的信心。

    学教练技术的三知三悟-- -----读《唤醒沉睡的天才》一书后记_第1张图片
    图 1人脑机理

  • 三知之二:人的计划、改变框架及应对小妖之法。这块是关于人思维行动模型的研究。理解了这块,不但能进一步了解我们自身的思维模式,也让我们得到了一套简单易用的教练对话基础框架。这些再辅以意愿激发注意力牵引这两大工具,教练获得了帮助自己和他人的强力武器。

    学教练技术的三知三悟-- -----读《唤醒沉睡的天才》一书后记_第2张图片
    图2计划框架和关键问题

    学教练技术的三知三悟-- -----读《唤醒沉睡的天才》一书后记_第3张图片
    图 3战胜小妖的意愿激发及注意力牵引工具

  • 三知之三:多维度的幸福感知和生命之旅。教练的终极目的是帮助更多人得到幸福和欢乐。但助人先助己,我们先得让自己在生命之旅中面对过更多挑战,感知到更多幸福后,自身能量足才容易引发别人心中的共鸣。本书提供的四类幸福联动感知练习以及英雄之旅的生命演化感知练习,能让人体验更立体的生命存在感和幸福感。这为教练如何改变自己,进而进一步去带动周边环境共振,提供了非常棒的修炼方法。

    学教练技术的三知三悟-- -----读《唤醒沉睡的天才》一书后记_第4张图片
    图4四类幸福的联动感知

    学教练技术的三知三悟-- -----读《唤醒沉睡的天才》一书后记_第5张图片
    图 5英雄之旅型生命演化历程

以上是读本书的三知,那三悟又是什么呢?

  • 领悟1: 感知力的增强需要刻意练习。世界一直都在那里,我们缺少的只是发现,不管是对超意识领域的感知,还是对幸福的感知,皆是如此。如果我们是选择向世界索取幸福的方法来让自己获得更多幸福体验,必然会更多受制于外界。而选择通过增强自身感知以让自己获得更多幸福体验的做法,就完全决于自己,且最终个人所得的幸福体验总量往往还高于前者,何乐不为?冥想、写各类感知日记、练习用自己的全身心去感知外界,感知自己和世界的连接,这是我们每个人随时都能启动的事,做起来!

    图 6感知练习(感谢社区的小伙伴麦兜兜,这是借她的图)

  • 领悟2: 世界给我们的反馈和我们与世界交流时抱持的基本信念直接相关。选择不同的信念,和人的交流就会呈现出不同面目。本书给出了埃里克森五原则作为教练对话的基础信条,这是一个非常精练的信念系统,整本书又对其进行了充分论证,让人信服,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所持信念的起始基准。我们和人对话时,需要时刻把这些信念抱持于心,而非留于嘴上。这些信念是对话交流和平时个人冥想时需要反复内观体察的。

    学教练技术的三知三悟-- -----读《唤醒沉睡的天才》一书后记_第6张图片
    图 7埃里克森五原则

  • 领悟3: 教练状态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最难练习的一点。这个状态让我们能稳稳占住教练位置,它既要求投入——让自己进入客户内部,从而获得真正的感知;同时又要求抽离——站在外部,中立而客观的看到客户和我们在这个交流过程中的状态变化。这绝对不是靠知识和意识系统就能解决,必须要借助超意识系统。我们做练习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专心听客户说话,就不知道自己下面该问什么问题;老去想下一步问什么问题,就导致自己没注意客户在说什么。这是投入和抽离的矛盾,如果往深想,这是因为此时的投入和抽离都只做在意识层次。由于意识的注意力范围狭窄,且惯于顺序关注一个个焦点,所以我们无法做到同时兼顾两者并自如的切换。有学开手动档车经历的朋友,多有过类似体验,学习初期,观察镜子就忘记换挡,注意档位就没余力看四周。那后来我们是怎么解决这问题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刻意的多练,对驾驶是多开车,对教练是多做对话练习,或者借冥想多去感知并反复体味那种念头在身边自然涌现又自然溜走的状态。另一种方法,则来自我学车的经历。我直到领驾照时,还完全处于手忙脚乱的初级状态,随后,整整有五年时间没碰过车,本以为自己已经不敢再开车了。但后来接触的车是辆自动挡,这下好了,不用考虑换挡,只关注车窗和镜子即可。于是第一天就很轻松的开车上路。然后又大概半年左右,遇到一些事,我需要和他人换车开,这辆车是手动档的,结果我惊奇的发现,这次开手动挡车也变得很容易,因为这时候我已经习惯很自然的用眼角的余光(超意识)去观察车辆周边,虽然这时候我还是要把很大注意力放在车辆换挡上,但已经不对我行动构成大的障碍!也就是说,同时用意识去关注两个焦点会手忙脚乱,但用意识关注一个焦点的同时借超意识关注其他点那难度会小很多。那么,教练状态是否也可如此练习?如果无法同时把握好倾听和问问题,那么干脆一开始不考虑问问题这事,就是练习倾听如何?开始的练习就是专注在深层次的倾听上,通过使用“是的”,或者简单重复对方话语的方式来确认并给对方提供反馈,这其实已经能给对方带来帮助(前周灵感活动时,小波和小仙的一组对话就是这种模式)。等这种练习已做到炉火纯青,自己能够很轻松就进入深度倾听状态时(可以靠超意识来接管了),再转入如何问出更强有力问题的练习,最终让自己能够很容易进入投入和抽离同时具备的教练状态,这是不是一种更有效的练习途径呢?

    学教练技术的三知三悟-- -----读《唤醒沉睡的天才》一书后记_第7张图片
    图 8新司机的苦恼

    这些是我读本书的所知所悟。最后,再说说一决心。本书一开始强调过,修炼是一种大师游戏,非足够投入是玩不转的,说不定反会带来无谓的纠结,甚至毁灭自己。对这点,我已经有所体会了。当年我在团队中做事时,虽然经验不如现在,但行为却是果断的。觉得该怎么做就拉着团队一定要这样做,不然我会在道理上PK你,行为上压倒你。这一种做法,在越来越多的接触教练技术后,感知到副作用众多,毕竟这时候我其实是在做单向的广播,并没有真正去激发出团队伙伴们的内动力,只是我拉着他们跑。但另一面呢,当时我果断、干脆,实际上由于个人判断力并不差,也取得了很多成果。现在呢,认识是提升了,但我反而开始纠结。遇事情总希望对方自己领悟,对直接告知、给建议、提要求会觉得没对,但自己的教练能力又不足以支持激发对方自己想清楚如何前进,结果,反而是打转的时候多。虽然自己也明白,告知、辅导、建议、引导、教练等所有的方法都各有其适用场景,互相之间并不排斥,可以综合使用,但实际上,在合适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工具,把握好尺度并不容易,所以在这个过渡期不纠结是困难的。旧力已去,新力未生,认知提升反而导致尴尬状态。怎么办?通过书籍知识的学习,通过和社区小伙伴们的互动练习,我现在越来越确定这个方向是没错的,既然没错,那就坚定的走下去,全身心参与到这个大师游戏中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教练技术的三知三悟-- -----读《唤醒沉睡的天才》一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