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可说能说敢说与会说

有很多朋友问我,你怎么总在分享沟通的话题?我笑着说,谁让咱上学的时候看《演讲与沟通》比较多呢?

其实,这是开玩笑。之所以我经常分享沟通的话题,主要是因为小新哥从事的工作与人有关系。和人有关系的,尤其是和中国人有关系的工作就得学会沟通,学会说话。

我总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情绪化最严重的人。这个没有之一。而且,中国人的情绪化一般很难把握,主要是因为中国人“讲面子”“论交情”,很少把情绪挂在嘴边,摆在脸上,所以,你无法看到。既然无法看到,就要通过说话去试探,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讲,沟通,说话不只是表达什么,而是要从说话探知别人的情绪,心理。

总的说来,中国人说话分为“可说”“能说”“敢说”和“会说”。

先来聊聊“可说”。中国人所谓的“可说”主要是指要说的话可以说,这种情形主要出现在下级对上级,陌生人之间。一般情况是这样的。“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这里所谓的“当讲不当讲”其实就是“可说不可说”的意思。

换句话讲,“可说不可说”“当讲不当讲”一般是因为摸不清对方情况,或者是明知要说的内容可能会触及对方相应的敏感地方,比如利益,隐私等等。其实,这句话说出来就是试探,试探对方的反应。对方没反应,或者反应是正向的,那么但说无妨。如果反应过激,或者反应是反方向的,就不要继续。

说完“可说”,我们再聊聊“能说”。

一般情况下,“能说”主要出现在要代替对方说话的时候。言外之意是,“能说”是我们在知道对方能够表达但不表达的时候,我们要征求对方同意。

现在很多下属之所以会让上级难堪,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太过自以为是。

诚然,下属有的时候会比上级更了解情况,但是,多数的时候只是上级因为情分,面子,权衡等原因不能急于表态。作为下属就算比上级再了解情况,也不能自以为是地表态,喧宾夺主地抢了上级风头,急于表态。

当然,作为下属也不能不表态,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一句“能说吗?”化解局面的尴尬。相反,如果下属急于表态,上级会觉得你在多事,代替了上级,这是最危险的。

下面,我们再聊聊“敢说”。“敢说”主要体现在勇气方面。

什么时候体现“敢说”最为鲜活呢?就是上级在征求下属建议的时候。如果一个上级在愁眉不展,一筹莫展的时候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下属有人毛遂自荐,而毛遂自荐就是“敢说”的体现。

也许有人会说,你不是刚说完不能替代领导表态吗?怎么一转脸就又让下属“抢着说”了?太矛盾了吧?

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因为场景不同,背景不同,情况不同。刚才说了,“敢说”主要出现在上级没有办法的时候,或者要急于打破尴尬局面的时候,这个时候就算下属替代上级表态了,决断了,上级也不会觉得下属多事。而是会认为下属有担当,有作为,有勇气,有胆量,是可用之人。

最后,我们说说“会说”。其实,刚才说了“可说”“能说”“敢说”,如果这些我们能够灵活掌握,运用得当的话,就是“会说”的体现。

如果非要将“会说”做个提炼,那么应该是这样的。“可说”不说是咨询,“能说”不说是尊重,“敢说”当说是担当。“会说”与否看情况,分人分事分场景。

中国人的可说能说敢说与会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人的可说能说敢说与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