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第二十三周课程回顾

096|金融市场的“暗器”:金融衍生品

1.衍生品:实现风险的转移、再分配的金融合同

(1)金融衍生品的来历

因为在日本德川幕府(17-19世纪)时期,用来交税的大米价格波动太大,为了避免价格波动,交易双方就形成一个远期合约,约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以一个固定的价格交易一定数量的大米,远期合同就是大米的衍生品。远期合同实现了风险的转移和重新分配。但由于远期合同是一对一签订的,所以容易违约,也不易于转让。在十八世纪的时候,堂岛的大米交易所就发行了一种“米票”,对远期合同进行了标准化,这样每一个人拿到的都是统一的米票。这种标准化的远期合约,就叫“期货”。大阪的堂岛也就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市场。

(2)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合约,这个合约的价值必须衍生于某种基础资产。

2.衍生品如何交易: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

(1)套期保值是衍生品存在的根本原因。通过购入某一商品的期货合约,来锁定未来的价格波动,对风险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然后用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风险偏好。

(2)投机套利就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波动,造成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于是出现了只交易期货合约获利的行为。

(3)期货交易的是基础资产未来的价格,参与的人越多,交易地越频繁,市场上的信息就越多,就越能准确的反映基础资产的价格,这就是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

097|商品不必是有形的:金融衍生品带来的第一次认知升级

1.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是为了对冲风险,它也体现了金融的本质——人类为了对抗不确定性所使用的工具,以及所做的制度和安排。

2.从“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的第一步:对冲波动

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对农产品进行价格管制,导致农产品价格和期货交易低迷,为了生存,芝加哥

农产品商业交易所就需要创新,它的领导者利奥·梅德梅拉就一直想把期货引入到金融领域。这个机会出现在七十年代初,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不均衡,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就无法维持下去了,导致汇率和外汇的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人们对冲外汇风险的需求就大大增加了。在当时,大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想要做空英镑而不得的行为引起了利奥·梅德梅拉的注意,在与弗里德曼的深入沟通后,弗里德曼很快就替货币期货写了一篇文章,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很大关注,也使得货币期货能够顺利推出。货币期货的推出,对冲了外汇市场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市场的波动,也丰富了人们对于商品的概念。

3.从“货币期货”到“利率期货”:“商品”不再有形

1973年,美国废除了利率管制,梅德梅拉敏锐地意识到利率波动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与个人也息息相关,于是就及时地推出了利率期货。利率期货对应的基础资产是短期国债,它的推出不但能够帮助投资者分散风险,还体现了人们关于未来利率的看法,成为了预测利率走向的风向标,也使得商品的概念从有形扩展到无形。利率期货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期货品种之一,各种期限的国债合约差不多要占到整个衍生品交易的一半以上。

098|交易不必交割:金融衍生品带来的第二次认知升级

1.期货是如何交割的?

期货的交割就是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约定的数量和价格来进行钱货两讫。1982年以前,只进行现金结算而不进行实物交割的期货交易是违法的。

2.从交割到现金结算:股指期货的诞生

金融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需要进行对冲,但反映市场风险的股指是一个按照一定权重,包含着很多支股票的组合,它是一个概念,无法进行所有权的转换,所以在必须交割的要求下,股指期货无法推出。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资管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金融市场风险对冲的需求越来越高,1982年的,美国当时的监管机构就废除了期货实物交割的要求。之后不久,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就推出了标普指数的期货合约。

你可能感兴趣的:(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第二十三周课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