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的喜欢与关注,我已经长久不在写作了,最新的自我提升、情感、读书等文章,有兴趣可以在豆瓣关注:艾莉森王,或是公众号:醒awake,有全文收录,很期待再遇见你❤️
我们常常问恋人,你到底爱不爱我,却忘记问问,你到底爱不爱自己?
今天早上,仍然在5点20醒来,我光着脚在厨房为我们的清晨沏上一壶茶,是叔叔送的普洱茶饼。坐在厨房的餐桌前,他拨开我脸颊旁的头发,问:你怎么那么快乐?(Why are you so happy?)
这个问题让我开始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来,自己曾是一个多么不快乐的人。
难以想象就在去年的同一时期,我还经历着可怕的焦虑不安,常常失眠至天明,对人生的无常迷茫又无助,甚至暴发过多次毫无理由大哭的现场,我以为这是成长的代价,作为“大人”必须要受的苦。
这些年来,我曾憎恨过自己泛棕的肤色,于是买了一瓶又一瓶“能”给我光泽的隔离液,却发现偏干的肌肤看起来只有更糟糕而已;我也长期经受发量少的折磨,所以除了下定决心要去烫头发,是不会踏入发廊半步的(倒是省了不少钱),因为害怕理发师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发量的多少,而自尊心受到伤害;在恋爱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就把幸福的掌控权交给了对方,他应该如何如何对我,他应该对我说怎样怎样的话,如果他没有这样做,那我就会立马变脸伤心欲绝;如果他离开了我,那我便是孤身一人,毫无支撑下去的能力(大家都还记得与第一次深爱的人分手后的那段光阴吗)。
难过的时候也会喝酒夜宵小龙虾,无聊的时候也会去商场购物一次买全套,生气的时候也青筋暴露任由其轰炸,如此放任的放肆,谁说我不爱自己了?那么,既然那么懂得爱护自己,照顾自己,为什么还是那么不快乐呢?
人们总说我们要努力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我一边努力着一边发现,我心目中的那个自己是由三个最重要的部分来定义的:他人对我的评价、我的外型、我的恋爱关系。好吧,我身边的人好像认为我挺酷挺有趣的,那我就继续保持这个姿态去生活吧!我的外型,嗯,在有时候穿上了正确的衣服还是算是个好看的姑娘,将就算及格吧!啊,对了,我嫁给了我的灵魂伴侣,我们感情好易沟通而且相互理解,这应该可以给我带来终极的幸福生活了吧?
放屁!
即使满足了以上三个寻找自我的需求,我发现自己还是一个不大快乐的人,悲观又犹豫,处理关系时也常常被动又防御,对生活充满了迷茫与敌意。
爱自己的第一阶段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每天都在顺理成章地长大,长高了一点,变得强壮了一些,更有能力面临学习生活的挑战。许多人以为这种成长也是自然而然发生在精神与智力上的,好像只要随着年月的累积,我们就真的会越来越睿智一样,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去年年底,我第一次在John Maxwell的书里读到这句话时茅塞顿开,成长,是需要刻意练习的,而爱自己,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如何练习
01. 学会问为什么
如果可以最好你能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并且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需要更爱自己一些?
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最关键在于为什么,你一定要给出一个具体一点的原因,例如,因为我最近很不快乐,所以我的为什么其实是想变得更快乐一些;或者,因为我最近比较累,所以我的为什么是能够学会放松一下。对于我个人来说,当初的那个为什么也是支撑着我后来一切行为的缘由,因为我想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
《欲望都市》电影版里的Samantha即使深爱她的男朋友,仍然做出离开他的决定,因为在这段感情里她快要看不清自己了,分手时她说:“我很爱你,但是我更爱我自己。”18岁时的我看得目瞪口呆,简直想要站起来为这个女人拍手叫好,她真的太酷了。而后来的生活,接触到的人群,让我不得不怀疑像她这样的女人是不是只存在于银幕上?直到我认识那位德国女孩汉娜。
大家还记得我之前写过的德国女孩汉娜吗?
“通过新来的意大利实习生,我认识了她的室友汉娜,汉娜29岁,有着典型德国女人的姿态,漂亮而粗犷。最近她刚与在一起快要8年的男友分了手,原因是她不想结婚。
她总是笑着说,当然也会很想他呀!但是比起在一起还得结婚来说,不如分手了继续单身更爽快。”
之前我没有观察到的细节,在今天的思考后变得明晰,她之所以可以如此优雅地处理这段关系的结束,正是因为她十分清楚自己“为什么”与他分了手,并且坚持地追随这个理由在继续生活着,也是因为这个理由她不再为这条突然改变的道路而感到惶恐与吃惊。
常常想起来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情,是我学会的第一个秘诀,当我在瑜伽垫上支撑一个体式却很想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提醒自己,为什么我要做瑜伽;当我开始讨厌自己日复一日的工作时,我也会提醒自己,为什么我要做这份工作,当我们想起来当初的那个理由时,就可以更从容地面对面前出现的困难,踏出更多坚定的步伐或者甚至勇敢地开辟出另一条道路来。
我以前很喜欢李志唱的《梵高先生》,「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我们生来就是孤单」,现在的我觉得他太随意了,我们确实是独自来到世界上的,我们是只身,但绝不是孤独或孤单的。
这也刚好契合了我们的第二条法则。
02. 改写内心独白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他的布道常常是全球电视直播,吸引百万计的民众前来接受洗礼。牧师有一个儿子叫Joel Osteen,那时,名不见经传的Joel常常就站在一旁默默观看父亲的讲演,他十分害羞,虽然父亲希望他也可以做一些公众的传道,他却更宁愿躲在摄像机的后面,能隐形就更好了,而这一躲也就是17年。可是父亲终有离开的一天,当这一天来临时他不得不担起牧师的职责,开始布道。
Joel紧张死了,是胃部痉挛想吐还尿急的那种紧张,残忍的是,这种紧张持续了大概两年才开始有好转,而那个转机出现在一天清晨,他刷牙的时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想起来好莱坞电影里那些狗血的桥段,也就是对着镜子说自己能行!他试了试,那天他对自己说的话,也成为了后来他成功到可以自如地在体育馆为现场的几万人演讲,并开设了属于自己的节目频道的开端。
后来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也毫不吝啬地公布了那段直到现在他也会不时在脑海里重播的句子:“I am strong, I am confident. I am coming into the fullness of my destiny. I am a victor and not a victim.”(我很强大,我很自信。我将完成自己此世的使命,我是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一位受害者。)
不知道上一次你对自己说:“我眼睛太小了,我屁股太大了,我体力太弱了”等等这样自我否定的话是什么时候,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在心理批判自己的时间远远地超过了我们夸奖自己的时间,那种与生俱来的自卑与自责,其实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对自己说话的方式来消灭的。
例如,从今天起,与其对自己说“我做不到”,不如换一个字,换一个字而已:我做得到,我会很爱自己。
03. 接受改变,改变自己
如果说前两条是让我们从心理上变得更柔韧,那么这个方法则是在行动上切身地开始关爱自己。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著名的话: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万物的流动,世事的无常,这一切都在变,难道你还没有感觉到吗?虽然是不言而喻的道理,我仍然想再说一遍,因为这个道理就算听了无数次,就算好像心里懂了无数回,却也还是没有变成让我强大的原因,直到现在。
我们无法控制周遭环境的变化,年岁的老去,爱人的变心,唯一能够控制的便是:叮!我们自己。我们大家都希望别人爱的是自己最原本的样子,可是这世界上哪有什么最原本的样子?我们的一切行为,我们的一切决定,随时都在改变,随时都在分崩离析。
萧伯纳说过“Life is no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时刻为我的生活指明着方向,所谓我们,都是通过每一次做出的选择而塑造出来的一个自我,而自爱的最佳方式便是不再随波逐流被生活推挤,而是先发制人地去推动生活流动的方向。
我认为一场美好人生的根基便是:健康、财富与智慧。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那请在每一个大范畴下做一点小小的改变,例如,比往常早起15分钟?关心一下自己每天吃进去的都是些什么东西?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例如冥想?读点书?写点字?做做运动?你绝对比你自己想象地更强大。
有一位作者曾这样描述她打算好好爱自己,好好接受应该时常改变自己时所产生的对白:“我......不是不喜欢你,只是因为我想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不得不去改变你的一些细枝末节,我跟你保证,我的本心从未改变过,而且我会为你增添一些很棒的东西,你听到了么,以前的自己。”
还有最重要的,接受自己的外形,除非真的总是脏兮兮。
04. 以“我”为主角
中国人原本就是客气好客低调成性的,那种温柔善良讨好型人格的普遍存在便是不争的事实。
以“我”为中心,不仅仅在人际交往中能让我们更加轻松一点,在这里我却想更多的强调与物品的关系层面,我们这一代遇到了全球前所未有的物质昌盛之际,随处可见的劝买“圈套”让我们不得不过剩的物品相处,堆满了衣柜、鞋柜、橱柜、杂物柜,即使是住在豪华别墅的人们也总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用来堆砌更多的物品。
调整自己与物品的关系是我这几年最感激自己所做过的事,留下真正需要的,扔弃或是赠与别人可能需要的东西,会让人有一种愉悦舒心的掌控感,就好像断舍离的作者所说到的那样: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所以,下一次将本季最流行的口红色号,衣物饰品放进购物车的时候,想一想是你被它们吸引了,还是你将它们吸引过来的。
具体的极简生活方式以后会继续探讨
等你真正地学会了爱自己,就会发现,去爱别人不再是那么神秘的事情了,被爱也不再是一种无法企及的远方了,而快乐,持久的幸福,更不是什么握不住的沙,而是你手中最大的法宝。
以前我常因为树荫透过的阳光而明媚温暖,现在即使没有太阳的普照,心里也被温煦的阳光装满照得通亮。是的,我是很快乐,与其说快乐,更是一种幸福的愉悦。不是因为他,不是因为工作,不是因为新买的裙子,而是因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