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麽帶來力量——鄉村兒童的教育

全書讀來,其實盧安克是出於個人的興趣,選擇在中國廣西的一所鄉村小學開展自己的探索和實踐。
至於爲什麽選擇那裏,我並不清楚,也許可以從他曾經的網站中知道
http://www.jiaoyu.org/。

書中記錄了盧安克的探索活動和反思,他也是邊做邊學,通過翻譯斯坦納的書來反思自己的探索。
不明白他爲什麽在設計活動的時候那麽强調合作?
讓學生看到階段成果以提昇他們的信心並改善他們的行爲,讓我想到了《心流》和《刻意練習》。
不明白他爲什麽選擇拍攝的方式來創作?也許是條件所限吧。

全書精華在最後一章“作爲教師與志願者”:

從拍《和平劍》以來,我就已經不重視任何教學方法,而是把全部的力量都投入到我的整個教學心態的培養中。
……
只要我能夠觀察,我就能理解紀律問題的來源,而在理解的時候,問題就已經不存在。
……
信任會帶來很大的力量。……如果我相信學生做得到某件事,他們也就做得到,因爲他們依靠了我的信任給他們帶來的力量。
……
鄉村小學的老師真的不需要某種方法,作爲手段的方法在這種地方根本不起作用。唯一能起作用的,是學生對老師發揮的感覺,是“這個老師完全屬於我們,不可能被拿走”的這種感覺。這種感覺會給留守兒童帶來力量,而這種力量就替代著所有的方法。學生去學習所依靠的最關鍵之處,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的相互影響,包括身體、心理(靈心)和精神的各個方面。這就高於所有的方法。如果一個志願者給不了這些,他在離開之後留下的就只有空虛感而已。……只有我們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命運,允許學生的事情影響到我們(老師)的命運,也讓學生感受到這一點,學生才可能把老師當成是真的、才可能接受他本人,並發生真正的改變。只有我允許當地的學生來改變我的命運,他們才可能讓我同樣去影響和改變他們的特點。
……
如果不放棄自己與當地的不同,志願者也無法起到真正改變當地的作用。只有我放棄自己與當地人不同的地位,我做出來的與當地人不同的事情才可能被他們接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什麽帶來力量——鄉村兒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