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今年夏天8月和9月中旬这段时间,我在帮家里长辈搬家,从广州到地球另一面的英国曼彻斯特。搬家本身,就是一个重新审视生活的过程,特别是跨国搬家,在两种文化差异的适应与对比中,充满了挑战,也会引发一些有趣的思考。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张图片

比如,生活里到底有哪些必不可少的物品?林语堂先生向往的理想生活:“住英国乡村,用美国设备,雇中国厨子”在今天是否仍然适用?英国的天气和食物是否真的很糟糕?关于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有哪些细节?对公共服务和医疗的初步观察等等,都会在今天和之后的文章里跟大家慢慢讨论。

我所理解的极简生活,是个比较开放式的概念,不被大量物品和消费主义所羁绊,专注内心所追求的重要之事,感受生活本身的美。之前写的日本例子比较多,今后由于经常往返中英两地的缘故,也会陆续加入对英式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2张图片

01  行李

可能每个接触极简的人,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多少物品?

以我们这次搬家来说,每个人30kg的托运行李+7kg的手提行李,已经大致能覆盖基本生活所需。这里面包括了个人衣物,被子枕头和基本床品,基本餐厨具,基本家用工具包,个人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旅行护肤品和证件。推荐宜家的子母羽绒被和羽绒枕,适合四季天气,用真空袋压缩后并不会占据太大空间,整体体积差不多是一个28寸行李箱和一个20寸登机箱。对于大部分精装修房子来说,已经可以拎包入住完全没问题了。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3张图片
图片来源:网易严选 我买的28寸箱就是这款

阿联酋航空和国泰航空从香港飞英国的航线都是这个限重标准。不过不同航空公司对行李要求多少会有不同,如果你也是跨国搬家,长期旅居,或者行李较多,务必在买机票之前了解清楚限重和体积要求。

整理行李的思路可以是:哪些是最低限度必须携带的物品?对于其他的物品,属于日用消耗品吗?如果带上的话,什么情况下会使用?一些体积大分量重的物品,是否当地可以轻松购买?……这样看来,经常搬家是真的可以提醒自己随时控制物品数量和质量。

02  天气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4张图片

英国的天气,其实是个一言难尽的话题,最明显的特征应该还是“冷”和“多雨”。

位于中部的曼彻斯特,夏季晴天气温在10-20摄氏度之间,我在8月底遇到雨天降温到10摄氏度以下的情况,薄连衣裙外面直接穿上了羊毛大衣,整个人都有点懵。在南部的伦敦,8、9月的晴朗午后还是很舒适的20摄氏度左右,很适合在公园晒太阳发呆,只是早晚温差有点大。下雨则往往是连绵的小雨,时下时停,一天会下20次雨也说不定,路人连伞都懒得打。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5张图片

介于这样的天气,很夏季的衣服其实是用不上的,也没有收进行李里。反而到地之后真正认真添置的,是家里每人一件防雨外套。

其实每个地区的服装风格,除了文化习俗更多还是取决于天气本身。能够一年四季西装革履,是因为很少有极端的高温和寒冷天气(今年前阵子的30度高温是多年未遇的特例)。而经常出现在英伦街拍中的机车夹克配纱裙造型,也是因为这玄幻的夏季气温,确实这么穿才合理。

03  生活成本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6张图片

有很多朋友问过我当地生活成本的问题,这个其实有点难比较。是旅行或者定居,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加上每个人生活方式的差异,涉及到变量太多了。我个人的感觉是,伦敦生活成本可以对标北京再略高一点,曼彻斯特生活成本可以对标广州再略高点。

房价伦敦一区的房价大约是10万人民币/平方米,当然一些特别好的区域和豪宅会有超过10万的也很正常。从一区向外递减,伦敦三区大约6万多人民币/平方米。曼彻斯特市中心新房4-5万人民币/平方米,稍外围一些的区域2-3万人民币左右也有。价格都是直接按实用面积算,产权250年到999年不等。除了房价,会涉及到地租,council tax(市政税),有线电视许可等费用,以及水电等能源价格也比国内高,所以持有成本比国内是要高一些的。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7张图片

物价:以离家最近的ASDA超市为例,牛奶1L,面包一条,甜点一盒,以及当季水果一盒大多是定价在1镑左右(1镑=9元人民币),略低于广州超市的同类产品。牛羊肉,鸡肉,鸡蛋,鱼虾,西式蔬菜,和绝大部分日用品的价格,与国内区别并不大,比如牛肉7镑左右每kg,鸡蛋1镑大约有7-10个。当然有些中式口味的调料、蔬菜和东北大米,要去中国超市才能买到,这个价格会明显贵很多。

说到这里跑一句题,大型连锁超市的网购送货做得其实很方便,ASDA可以指定送货时段具体到小时,配送车有常温/冷藏/冷冻三个仓,比京东的体验还更好一点。但中超还是有挺大差距的,因为中超店铺数量太少,大家对网购的需求反而更强。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8张图片

交通:公交车和地铁单程2.5镑(22.5元人民币),感觉每次出门都是打车,不过周票月票的出行成本会低很多。以及火车票也是浮动票价,提前购买或者非热门时段都会有比较大的折扣,比如曼城到伦敦的火车,车程2小时,我看到过从20多镑到100多磅的各种价格,用完全市场化的价格来分流高峰时段乘客也未尝不是个好想法。

04  饮食

文章开头提到林语堂先生的理想生活,再美好的英国乡村,也要雇个中国厨子才能实现。另一个相关的段子是,世界上最薄的三本书是,《法国战争胜利史》《德国笑话集》和《英国菜谱》。英国的黑暗料理,似乎已经是全世界有共识的一件事情。但公平一点说,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黑暗,是品种少导致的单调感,特别是对饮食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国人来说。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9张图片

英式早餐和下午茶是可以放心吃的品种,炸鱼薯条和海边小镇的各种小海鲜也都基本不会踩雷,还有香肠土豆泥,牛肉派,牛排和烤肉等等,如果想快速解决一餐,随时有各家便利店的三明治/沙拉简餐,下班后想喝杯小酒也有各种威士忌和啤酒可以选。(如果真的有人感兴趣英国饮食这个题目,我再单独详细写一篇)

一个国家的传统菜式,能经历过漫长时间考验,大部分都还是靠谱的。只是从上面几种也看得出来食材和做法确实比较单一,跟八大菜系煎炸烹炸的变化肯定没法比,非常容易吃到腻就是了。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0张图片

05  地址证明这件小事

刚刚搬到英国要办理各种手续,听到的最多两个词就是,“预约”和“地址证明”。

不管是银行、医院、警局还是NI注册,几乎所有办事机构都是要提前预约时间的,虽然避免了直接办理排长队的时间浪费,但对个人日程管理的要求变高了,随时要留意第二天到底有什么预约。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1张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地址证明也是办理所有事项都要带的一份文件,可以是水电费账单或者银行账单信件,目的是证明“这个人住在这个地址”。问题在于,去办银行卡本身也要地址证明,有了银行卡才能有银行账单,如果是刚搬到新家一时不会有水电费账单,有了水电费账单也得用当地银行卡交费。这种尴尬的循环问题可以说是很英国了。

我们的解决办法是直接催自来水公司赶紧寄账单,哪怕水表只走了几个字,然后第一份账单的地址居然还出了错,又重新寄了一份才能去办理各种需要地址证明的事情。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2张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所以非常诚恳地建议留学或者旅居的朋友们,在国内的外资银行(比如汇丰)先开好内地账户,然后持有效签证开通该行的海外账户,到地直接去当地支行取卡,避免在繁琐的手续上浪费太多时间。

06  医疗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3张图片
图片来源:NHS

英国的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是世界知名的公费医疗体系之一,具有社会福利性质,持6个月以上有效签证的外籍人员也可以享受。

NHS分为社区医疗(GP)和综合医院两个层级,在居住地的GP注册后,会指定一位全科家庭医生,并约定时间先全面了解既往的健康情况,以便后续遇到问题能更好的处理。一般感冒发烧的小毛病在GP就可以解决,严重病症比如手术和住院,经过家庭医生同意才会转诊到综合医院,而后续的康复、随访又会转回GP。我感觉这种制度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家庭医生更了解每个病人的长期情况,也减轻了综合医院的工作压力,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大病和疑难病症上。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4张图片
图片来源:NHS

缺点就是特别常见的问题,家里还是需要常备药品的,毕竟如果是感冒,等预约到医生时间可能还不如直接吃药好得快。但如果真的是紧急情况,医生也会尽快处理。我们因为预约见到指定医生的时间有些晚,而家里长辈的降血糖药(处方药)快吃完了,就去GP问了一下怎么处理,医生当天抽空简单问诊后,次日就拿到药了,还直接安排了后续的血糖检查。到正式见指定家庭医生的时候,已经可以拿着检查结果讨论后续治疗方案。

07  环境与垃圾分类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5张图片

经常能看到蓝天白云和小动物的身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在朋友圈感慨过伦敦大大小小公园与市民的互动性,极度追求观赏园艺的精致优美,也能在池塘河岸给水鸟和松鼠们保留一片原生态的小湿地,让它们自由生活,确实是一种经典的平衡。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6张图片

每家会有四个大垃圾筒,我们新家收到的第一封信就是垃圾分类说明。绿色垃圾桶存放所有食物垃圾,树叶花草等,并提供可降解的食物垃圾袋。棕色垃圾桶存放所有塑料瓶、玻璃瓶、罐头瓶、锡纸等。蓝色垃圾桶存放各种纸盒、废纸等纸质垃圾。灰色垃圾桶存放不可回收的垃圾,比如塑料袋等。开始的时候,会经常头疼垃圾分类的问题,但真的是按照分类执行才知道自己每天会制造多少垃圾。另外,大部分比较友好的商品包装上,也会说明包装物属于哪一类范围。

但是,不论城市还是乡村,街道上总有些刺眼的垃圾存在。这跟大环境的优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垃圾分类虽然相当严格,但收垃圾的频次之低(一周一次),也是让人费解。我们私下猜测一方面是环卫工人的人力成本过高造成的,并不能像国内一线城市这样高频率清洁,另一方面游客和流动人口确实会产生更多的废弃物,所以造成了街区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7张图片

08  生活方式

关于英式生活方式,我想聊聊两个小细节的观察。

花园:英国人对花园和乡村生活的爱,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来用,每年切尔西花展的盛况可以了解一下。最震撼我的是在科茨沃尔德(Cotswold)地区的乡村,看到村里居民对花园的执着,这片地区与法国普罗旺斯和意大利托斯卡纳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最美乡村,不过在中文互联网上知名度并不算太高,自由行攻略我之后会专门写一篇,非常推荐去感受英式乡村的魅力。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8张图片

园艺和中式生活美学,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尤其在江南,特别是苏州,但更多还是文人赏玩,并不算是普及到市民阶层的生活方式,这也造成了近现代中式古典生活审美的断层。所以看到另一个国度对园艺的全民热爱,赞叹之余还是有点小伤感的。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19张图片

下班后:在遍地“狼性文化”和“996”的中国一线城市,好像谈下班是个特别不上进的话题,本来我也经常吐槽跟英国人发邮件或者联系事情,一到下班时间/周末/休假的时候肯定联系不上人。但在村里住了几天之后,体验过所有店铺五点准时关门下班的景象,忽然反应过来,下班后的时间属于自己,这不是原本就合情合理的吗?我们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7天*24小时回复工作微信和邮件这件事的?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20张图片

不论是去酒馆喝酒,还是去公园晒太阳,不论去市场闲逛,还是去运动健身,或者去山里徒步,去海边吹风,下班后享受休闲生活的自己与上班时奋力拼搏的自己,能达到合理平衡才是最佳的状态。

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第21张图片

当然,由于时间短暂,观察肯定不够深入,如果你也有发现一些英伦生活方式的细节,欢迎随时讨论。

去年跟好友聊过一个话题,当我们定居在一个城市,其实很少去考虑移居它处的可能行,这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惯性,也有骨血里“故土难离”的影响在。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能自由选择定居城市和生活方式,会不会更容易换一种思路来看待生活本身?

以及,一般在描述异国生活的文章里,会倾向于极端化的论调,或者全方位的优越感(比如月亮都更圆一些)或者放大缺陷面(当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这样固然能更吸引眼球和释放情绪,但我觉得每种生活状态都有它自己的优缺点,单独强调某一方面其实并不客观。我会尽量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做对比,也许有些平淡,但至少它是相对真实的呈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搬家到英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