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分享说到分答

从知识分享说到分答_第1张图片

最近知识分享火了,我觉得知识分享可以看作分享经济的一部分。分享经济从几年前开始火遍全球,比如做专车的Uber、做短租的Airbnb。现在来看,大部分的分享经济,分享的还都是实体,能够快速地被用户感知、量化、描述、传播。相比而言,像知识分享这种偏虚拟的,一直与商业、经济离得较远。

其实说到知识分享,往大了说,web2.0可以认为是知识分享,比如豆瓣,比如一些BT网站。但是知识,不太容易产生统一的用户感受,甚至很多人不觉得那是一种知识。

在知乎刚出来的时候,高质量的回答比例相对多一点,更符合它的slogan。不过知识分享的难度更高,因为越是高质量的回答,受众越少。比如,一个物理学教授分享的学科知识,普通用户很难理解。所以刚开始的知乎给人一种曲高和寡、逼格十足的印象。这其实不是知乎的问题,这是知识分享面临的天然难题。要想更多地分享,就要迎合大众;要迎合大众,就要降低参与门槛。知乎的点赞就是一个很棒的降低门槛设计。赞数越高的排名越靠前,也就意味着容易被更多地人发现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分享传播。越迎合大众,则免不了要往简单低俗的方向上走,这条路走得越远,则距离知识越远。

另外知识分享的概念在国内还面临一些颇具特色的难题。比如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

把知识也当成一种资源,是现在普遍的认知,不过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不同。欧美国家的民众对知识产权的意识比国内要高不少,所以他们认同为获得知识和体验付费,比如听音乐、玩游戏等。但是这些在国内又是另一种情况。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让国人习惯了免费获取,哪怕是盗版的,系统、软件、音乐、电影、书籍等等。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知识产权,为知识产品付费,比如购买正版图书、买票看电影等,但还是有大量的用户习惯或乐于使用盗版的产品。比如我8号在地铁上就看到有人用手机看《x战警:天启》的枪版录像。不去批判这种现象,这种习惯会使得国内的用户对于为知识付费,不太容易接受。

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不足也使得知识分享的源头受到了影响。知识在分享出去以后,则很难保证不被人抄袭。知识的原创所付出的精力,被抄袭者轻易地复制粘贴后变为自己的产出。如果这个抄袭者又深谙传播之道,那可预见的是一个微博或知乎大 v就诞生了,然后再从中牟利。整个流程中,最受伤的是知识分享的原创者,最容易受误导的是围观的群众,而受惩罚最轻的是抄袭者。这种制度性的不足,从根本上也影响了知识分享可能达到的规模。

知识分享很难做,在行可以认为是知识分享。作为一个咨询服务类的平台,面向的受众相对就少了很多,也没有火起来。

最近果壳又出了分答,我开始以为是在行的补充。毕竟有果壳、在行的标签在,加之对方的宣传,我天然地以为,它是一种新形式的知识分享。在试用一段时间后,我认为它跟大家理解的知识分享完全是两回事。

分答的用户有三种角色:回答者;提问者;偷听者。回答者一般是守株待兔,以不变应万变,他的收益来源于提问者(固定)和回答者(不固定)。提问者要绞尽脑汁并期待运气好,可以让自己的问题被回答被传播,他付出提问的成本,收益来自偷听者。偷听者付出1元听回答者对于提问者提出问题的60s语音,他的收益是这60s语音的内容,同时问题+内容也影响了他是否进行分享。

为什么说分答跟知识分享是两回事呢?

首先,给知识标价这个事本身就很难形成统一且合适的逻辑,总不能按照谁的数据量大吧。偷听者在花费1块钱之初,并不知道内容,连提示都没有。只能知道问题和回答者。这种设计,如果用知识分享来看,逻辑上就讲不通了。

另外也是很关键的一点,60s的语音可承载的知识太精炼,对回答者、提问者、偷听者的要求都很高。受众会更低的。

从知识分享说到分答_第2张图片

如上图所示,如果是知识分享,虽然是60s语音,但是回答者可能要准备几个小时,然后提炼精华,从大做小,从厚做薄,最后做出60s的语音,而这60s包含的信息量很丰富。提问者或偷听者,要把这60s语音还原到大而厚,才可以理解、掌握,然后二次传播。这对于用户的要求太高了。知乎上一个简单的问题洋洋洒洒写一大篇论文都不一定能让别人理解,指望60s语音就可以让听者茅塞顿开?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如果分答不是知识分享,那分答是什么呢?

不要受果壳、在行的影响,单独看分答,它其实是一个娱乐型产品,是偶像经济,而不是知识分享经济。分答的产品流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回答者的身份标签。同样一个问题,我回答出不去朋友圈,王思聪则可以获得几万的偷听。越容易获得关注的标签,越容易获得偷听,而这上面,偶像标签最引人注目。窥探偶像隐私的提问更容易获得偷听。也只有这样,1块钱偷听才能从逻辑上讲得通。1块钱买不了吃亏,1块钱买不了上当,1块钱就可以听你的偶像回答你感兴趣的问题,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种机制的设计,让变现更直接,娱乐性更强。

用户想偷听什么?不外乎低俗、八卦、猎奇这一类的。但是贴上了知识分享的标签,参与者都觉得高大上了。就像有一些知乎用户瞧不起贴吧、论坛,觉得在知乎叫知识,其他的地方只能算八卦,每天刷知乎用来学习和感受世界。其实有什么区别呢?刷微博、逛贴吧、玩知乎,都是消遣。但是人就是喜欢给自己很 low的行为贴高大上的标签,尤其是中国人。逛窑子叫寄情风月,养小三叫真正的爱情,偷听叫和偶像零距离……

不过从分答来讲,它是一个好产品,找准了用户的心理和市场的爆发点。分答没有责任教用户天天向上,取巧的地方可能是宣传时利用了知识分享的标签来让用户产生了自我心理安慰。不过,分答爆红背后的隐忧,在我看来是持续性。对于用户,尤其是回答者,这一波短暂的新鲜感过去后,如何保持热度和参与度,保持问题在目标群体的传播,是留住他们的关键;同时对于偷听者这个收益的来源,怎么提高参与度,保证在一时的窥探欲满足后还能留下则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知识分享说到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