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独立,对于一个现代女性而言有多重要?
答:千金不可换!
亦舒师太的《我的前半生》一书被翻拍成电视剧,火得不行。听说书和电视剧出入不小,但剧本的基本逻辑一致。我看的是书,讲的是一个被圈养多年的家庭主妇,敌不过丈夫寡情,重做职业女性,肉身掉进砂场,几番磨砺,赢得爱情和事业,逆袭翻身。
故事并不复杂,甚至总有种在哪见过的熟悉感。
听说这两天追剧的观众看得痴迷,代入感太强,以至于把剧里扮演小三的演员骂得微博不得不暂时关闭。
为什么?
因为观众看见了自己的恐惧,那婚姻里的潜在危险,正在不远处呲着獠牙,隐隐可见,索性就先将生出的火气发到一个无关的演员身上。
演员很无辜,观众很脆弱。
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哪怕爬到了生物链的顶端,仍然逃不过被社会法则摆弄的无常和忧惧。
而女性,是更容易起忧虑心的群体。在男权主义横行的社会里,她们相当不容易,既要承担生育的痛楚,还要在职场上不输人后,青春经不起时间敲打,转眼到三四十,立刻像货币一样缩水贬值。而男性此时,却正吃香。
男女平等?只能说,呵呵。
你若问我,桑叔,你为何对女性抱有如此强烈的同理心?
你不知道,我的读者里,常常来抱怨家庭问题的女性可不在少数啊。
抱怨公婆对己苛刻薄情;抱怨丈夫的缺乏理解;抱怨感情的忠贞问题;抱怨婚姻里地位的不平等.....
在抱怨里,我似乎看见,无数个油腻、寡情、善变的丈夫们,和无数个惶然、幼稚、柔弱的妻子们。
懂了吗?
妻子如果是不堪一击的,在她的视角里,丈夫也必然是个混蛋形象。
人和人,一定是同等的身高,站在一起才不至于有违和感,才显得和谐。
女性,不该自己先贬低自己,成为另一半的依附品,整天围着丈夫和三尺灶台。如果你这么做了,婚姻里出现灾难,是早晚的事。
地位不对等的双方,如果有温情,那是一时的情义,如果有辜负,那是必然的人性。
遗憾的是,现在,多少女性嘴上喊着男女平等,但逢人生重要关口,弃之不顾。恋爱时,要求男方房子如何,车子如何,薪水如何。结了婚后,又主动放弃自己的事业,一心想成为家庭主妇,不愿受公司差遣。
家庭主妇可是好当的?
日常生活里的付出,是写不成满满的工作周报;付出再多,犹如滴水汇入大海,别人只道是你理所应当。更何况,换来的很可能是不被尊重。《我的前半生》一书里,女儿对母亲最大的愤怒,是认为母亲不够上进,只顾贪恋家庭主妇一职的安逸。想想,自古只听说父母教训子女说恨铁不成功,居然颓败到被子女嫌弃不争气,真让人起鸡皮疙瘩。
女性的不独立,不仅会让子女瞧不起,连丈夫也可以公然地欺凌自尊。
社会学家傅高义,曾在日本做过数年的田野调查,发现在半个世纪前,日本的女性几乎都是全职主妇,丈夫承担着在外工作的职责,在这种社会情境里,女性可悲到明明得知丈夫在外厮混,也只得睁只眼闭只眼。
傅先生在书里是怎么描述这些全职妻子呢?
“她不知权利,只尽义务,改变生活的唯一方式是调整自我以符合他人期望”。
悲哉!妻子对丈夫的经济依附,换来的是一个在情感上近乎奴隶的臣服地位。
幸好,这是旧时的日本,现如今,女性已经走出,成为熠熠生辉的职业女性。
别人走过的路,我们不必再重新走一次吧。
一个人没有独立,幸福便无从构筑,无论男性女性。
但女性,更容易忽略这一点,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观念的本质就是否定男女平等,默认主外的人是强者,主内的人是弱者。无疑,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
嘴上说要平权主义,但内心根植的观念仍旧是传统甚至封建的。两者割裂,这是女性婚姻悲剧的起源。
我欣赏亦舒,不仅在于她聪颖、文笔一流,洞察人事,还在于她倡导女性要自爱,她的作品对蒙昧无知的少女们,实在是心智启蒙的最佳教材。
而她本人,更是活典范。写作高产之极,十年平均每年出书6本,勤奋程度,让后来者自愧弗如。
《我的前半生》能火起来,不是没有缘由的,书的内容因为其实是旧时港女的样本写照,为了拍成大陆人能看的电视剧,剧情做了大幅改动,但没有改变的是,不同年代,大陆香港的女性共同面对的命题和答案。
感谢亦舒,用四两拨千斤的力道,徐徐拉开婚姻的华美衣袍,将虱子抖落一地,让每个人挠一挠自己婚姻关系中的痛痒。
亦舒本人
其实,美国也有一佳片值得推荐。小李子和当年的泰坦尼克号“露丝”再度合作的《革命之路》。很多人看完后,大呼绝望。倘若知道杰克和露丝的婚姻生活如此,倒不如就“you jump ,i jump”就此了罢。
糟糕的婚姻,是爱情的撒旦。
《革命之路》这部片子将婚姻中的绝望压抑、互相伤害、精神危机演绎得异常真实,让观众触目。男主人公是一位以抱怨度日的倦怠的上班族,女主人公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演员梦想,日渐刻薄,男主出轨,女主报复....在循环往复的彼此敌意间,爱早已演化成恨,最终以惨烈的悲剧收尾。
这部电影,在豆瓣上得分很高,有人说,年少不知事的时候,看过并无感觉。经历了婚姻和感情后,拿出来再看,一边看,一边流泪不止。
《革命之路》
婚姻,是最复杂的工程,难道不是吗?
投入了无知、激情、单纯、祈愿,但在婚姻的模型里,它不一定给你想要的结果。
女性的悲剧往往来自于,误以为婚姻,便是一生的信仰,是唯一可抓住的东西,误以为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爱是打开所有难题的钥匙。
亦舒是通透聪敏的,她已经告诉了年轻的少女们。
活着主要是要自己快乐,不是为了满足别人。
她也叮嘱,该离场的时候,多不舍得,也要离开。
显然,她是对的。对于缺失人格独立的人,爱是速朽的。
如果年轻女孩能够意识这些,就不必总是做着“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痴梦,也不会靠着削骨抽脂的美容术试图钓来一个高富帅,更也不必在婚姻里总是扮演乞求的弱势角色。
先自爱,沉稳,而后爱人。
独立,宛如自己搭建的诺亚方舟,倘若一日,婚姻崩塌,生活失序,洪流涌来,尚有一处可栖,即刻便能建立起自己新生活。
这大概,便是独立的意义。
但愿,每个女人都能造一艘“独立号”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