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产业三大定律——《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有三大定律主宰IT行业尤其是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分别是摩尔定律(Moore's Law),安迪-比尔定律(Andy and Bill‘s Law)以及反摩尔定律(Reverse Mooore’s Law)。

1、摩尔定律

所谓摩尔定律,就是每过18个月,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电子产品,每过18个月价格会下降一半。

这一定律是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于1965年提出的。而自从摩尔定律提出以来,计算机行业始终按照摩尔定律的速度向前发展。

然而摩尔定律为什么会实现呢?这要归功于IT行业的特殊性。

IT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太一样的一点在于,它的成本大部分都是研发成本,而在硬件制造上的成本相对来说比例不是很高,它的硬件制造成本主要集中在制造设备上。

可以说摩尔定律主导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首先,摩尔定律要实现,硬件制造厂商不得不加快研究速度,在上一代商品出来之后就立马着手下一代产品的研发,而这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入计算机行业有一定的资金壁垒。

其次,摩尔定律促使计算机性能得以快速提升,而这为软件的升级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希望未来计算机行业继续发展,嘻嘻,我想体验更高的网速。

2、安迪-比尔定律

这条定律,顾名思义,安迪——英特尔公司CEO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比尔——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PS,这一条定律就是赤裸裸的暗示微软-英特尔联盟啊!)

这一条定律的产生与摩尔定律有关,如果按照摩尔定律的说法,如果消费者暂时不想花或者不能花很多的钱,他可以等18个月之后花一半的钱去买相同的产品。

那这样的话厂商怎么挣钱?

这个时候安迪-比尔定律就出现了。

按照摩尔定律,过去几十年计算机的硬件性能得到了飞速提升,然而似乎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性能貌似提升并不如硬件性能那样多,然而软件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这就逼迫消费者在使用一台计算机之后,由于软件性能的限制,不得不重新购买升级。

这听起来一个阴谋,本来电子产品,就像白色家电一样,是耐用消费品,而安迪-比尔定律硬生生的让计算机和手机变成了快消品。

然而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几十年前,软件开发人员在编写程序时非常注意程序的大小,他们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空间,而现在的软件开发人员,似乎越来越浪费了。

这似乎不能怪罪软件开发人员,因为他们也要人性化,以前的编程的客观要求软件开发人员极低,而现在由于摩尔定律生效,软件工程师可以比较自由地利用硬件资源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另一方面由于人力成本的提高,为了编程人员的最大利用化和缩短编程时间,因此编程语言越来越易懂、好用,而编程语言越来越臃肿。

3、反摩尔定律

这一定律是由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提出的,“如果你反过来看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十八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下降一半”(吴军)。

这样子下去的话IT公司就很惨了,因为他们花了同样的劳动,却只得到十八个月之前营业额的一半。而反摩尔定律就是硬逼着硬件公司跟上摩尔定律的速度。

反摩尔定律也有积极作用,就是促进IT行业不断寻找质变,而非像传统行业更多的是量变,而且反摩尔定律对新兴的小公司也是有极大好处的,因为在新的浪潮到来之时,新兴小公司和大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

读后感:看过吴军博士对计算机行业三大定律的介绍,解答了以前的一个疑惑:例如为什么计算机和电脑越用越卡,是不是他们的阴谋?这个问题就是第二条定律能解答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产业三大定律——《浪潮之巅》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