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一款机箱:骨伽小开拓者。目前还没在国内上市,也不知道最终会不会上,先睹为快。希望我的感受、体验和建议,能给喜欢此类机箱的用户以参考,给厂家今后的改善优化提供帮助。
骨伽小开拓者(后文简称“小开拓者”)其实和已经上市的骨伽开拓者(标准开拓者,或者说“大开拓者”),外部尺寸差不多,造型雷同(参考大开拓者三围:560*226*535mm)。只是说内部版型改成:上限容纳M-ATX主板,仅支持240水冷,硬盘位减少。点评:内部简化、外部真的不小。
小开拓者仍然是中塔结构。这种结构很难出彩,无非是方头方脑加点玻璃侧透,在机头和机顶做些装饰。而开拓者系列不拘一格:双面钢化玻璃,完全的开放式设计,标志性的黑橙撞色,具有极强辨识度。
安装后的造型,如上图
外部造型
它的构造十分特殊:上、下、前部看到明显的铝合金片串联,有点...像冬天用的暖气片(油汀)。而外侧覆盖铝合金面板,它们彼此间牵扯勾连,让小开拓者稳固。
用手敲击,发出沉闷的金属声。不少买过大开拓者的用户,说它比想象中大、沉,真的是一等价钱一等货。小开拓者在用料方面没缩水,这点可以放心。
细节方面:大面积黑色金属部分加了磨砂(比如硬盘仓、机顶等),框架边缘部分加了CNC切割,力图打造出出色手感,手指每一次与之接触都很悦感。
机械硬盘仓在机头,可拆卸。另外不再设机械硬盘位,所以仓库盘尽量选大。在它上方是前置面板(usb3.0 x 2、开机、重启、音频、麦克风),也可以拆卸,模块化理念,便于后期维护更换。
内部构造
虽然是走背设计,但我明显感觉到它还是重正面。因为背部取消分仓理念,仅仅容纳线材,这里有2个固态硬盘位,左边那个似乎与主板位重叠,可能ITX不装显卡能多个固态吧。
再通过上图了解,主板位、电源位、240水冷风扇位、背孔之间的联系。马上就装机了,感受如下:
①背孔夹在主板位和水冷风扇位之间,有点局促,电源位决定了线的走向,某些必须穿出去再穿回来,增加布线难度;
②电源线与水冷泵支架重叠,我用的就是原装线,比较硬,伸出来后侵占了支架的垂直空间,分体水冷用户要自己定制线。支架可拆卸,我没拆,而是用来摆放显卡支架;
③水冷风扇可以安装在机顶,也可以装垂直于正面,为了追求更好的显示效果,通常选择后者;
④前置面板引线短,走背不够长度,从正面连接,就算塞到隐蔽处还是能看到,影响整洁度。我尝试过购买延长线(usb3.0、音频...)走背,只会增加难度,故此放弃;
点评:装下来没有太大障碍,唯一难度是背线整理。
2个机箱风扇+2个水冷风扇就是8根线(每个风扇一组LED控制线+供电线);
2个硬盘就是4根线(Sata供电线+数据线);
骨伽灯光控制器,要1根Sata供电线;
吃饱了没事做买的联力彩虹线,控制模块又多出2根线(Sata供电线+灯光控制线);
24pin(主板供电)和8pin(cpu供电)穿出穿进,显卡8+6pin线特别长;
综所上述,要做到兼容RGB,同时保持背线整洁,很困难。小开拓者背部没有分仓,一马平川不利于线的隐藏。我建议机箱风扇就不要装了,联立彩虹线也不要了,电源线订制合适的长度。尽量保持内部简单一些。
按照这个思路,精简部分配件,重新走背如上图。什么,还不行?我尽力了啊...
另外,还有2点可以改进:
a、机箱深度。钢化玻璃与主板位的距离有点近,显卡线亲密贴在玻璃上,背线也是用玻璃挤下去的;
b、机械硬盘仓的位置。装在机头并不是说不好,但它走线的方向是垂直向下,在开放式的小开拓者难以隐藏。不如在背部开个仓,走线也方便。
最后,提个醒:侧透固然美丽,但危险重重。小开拓者的玻璃面积有点大,距离“地面”非常近,维护时一定要先拿下来,再侧躺(否则会压到玻璃底边)。要在木制桌面上操作,千万不要在地砖、大理石上操作,真的是一触即毁。别问我怎么领悟的,这些经验之谈,不局限于开拓者,对于所有同类机箱都适用。
开机,一次点亮,美滋滋~
总结:小开拓者吸引我的有:①开放式非堆成,②用料扎实,③双面侧透,④水排显示效果好。可再优化的:背后走线、前置面板走线、机械硬盘位、机箱深度。
关于骨伽小开拓者机箱的介绍到这里,有什么建议、想法,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