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瞬间的快乐还是快乐的能力

01

最近这几天,爷爷天天念叨着要给豆豆买一个电动汽车,就是坐在上面带着音乐和闪光灯的那种。

  起因在于小区里有一个小朋友坐着这种汽车,豆豆目不转睛的盯着。

  爷爷内心中实在无法忍受孙子喜欢的东西不能立刻马上去玩儿,第二天就带着豆豆打车买了一辆回家。
  前天其实已经表达过这个愿望,我说不着急,等周末我和他爸爸商量一下再说。
  没想到第二天就发现豆豆已经悠哉悠哉坐上了同类的电动汽车,红色保时捷,花了六百多。

  刚开始时,宝宝非常激动,坐在上面眉飞色舞,半天不肯下来,直到下午连一直规律的午休都拖延了。

    爷爷连连感叹,早知早就给孙子买了。

  没想到过了两天,豆豆对汽车的兴趣已经渐渐少了,有时坐一小会儿就不愿意再坐。直到基本上摆在他面前,都不会主动去玩儿了。

  再过过,应该就要叠灰了。


02

通过这件事,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什么才可以让孩子持久的获得快乐。

  像这些新鲜的玩具,比如汽车,比如手枪,比如爱吃的零食。好像只能带来瞬间的开心,它们与一个矿泉水瓶,一只袜子带给孩子的意义并无区别。

也许多的只是稍微持续的一些兴奋。

好比我给宝宝买了一些贝比玛玛的米饼,一开始特别喜欢吃,我们跟他要,都会跑开自己吃。

后来我囤了几盒,没几天,他就开始乱扔,再也不爱吃了。

这些玩具与食物,带给他们的只是刺激大脑皮层活跃起来的一瞬间,无论长与短。
  也许,我们换位看待,自己当做自己的宝宝,难道就可以从这些外物上获得持续的快乐吗?
  我们买一套化妆品,买一件新衣服,KTV去唱歌,和一大群朋友聚会,都无非是转瞬即逝的开心。

03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持续快乐的能力呢?

  这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支撑源泉。它体现为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快速的挫折自我修复能力。

  这种内在的源动力,将让人更有自信地面对和接受困难和挑战。

  在自身幸福感增强的同时,还能把快乐感染身边的人,使之更乐于合作与分享。

  部门新入职同事小欣,由于我比她大两岁又都刚升级宝妈,所以比较有共同话题。

  她和我目前都比较苦恼的并不是育儿问题,而是夫妻和婆媳相处之道。

  一个亲密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获得快乐,拥有自信的核心与基础。

  在小欣的家里,婆婆来自农村,她来自城市,而现在确实需要婆婆帮忙带孩子,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却大相径庭。

  婆婆可以三天不扫地,而小欣却一点也忍受不了脏乱,婆婆可以一天不给宝宝洗脸洗手,小欣却每天早晚都要给宝宝洗手洗脸。

  她认为婆婆不讲卫生,婆婆却说娃娃就得这样养才健康,认为小欣矫情。

俩人每天都要为这些问题大吵一架。

在那段时间,孩子总是生病,动不动就要往儿童医院跑。

  而丈夫却是甩手掌柜,完全帮不上忙,每天斥责小欣不尊重他妈妈。

  小欣说,宝宝变得胆子很小,爸爸一吼就赶紧往她怀里扑。

孩子获得快乐力的核心首先就是良好的夫妻关系,其次才是亲子关系。
试想,一个每天都不开心的父母怎么培养出一个阳光又开朗的孩子呢。

04

  有资料表明,在和睦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比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对于孩子来说,那种因为“生活如此美好”而产生的快乐,比起一件新玩具或者一盒香甜的糖果所带来的快乐会持续得更久,意义更深远。

  再有就是要培养孩子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建立广泛的兴趣。

  我经常收听的一个节目叫做“未来社群”,就很认同主播韩永国的育儿理念,他为了拓展孩子的视野和思考能力,会带孩子一起体验和探索任何孩子感兴趣的城市和事物。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自己的生活便味如嚼蜡,每日除了上班下班洗衣做饭,节假日带着去儿童乐园转转,就当是完成了做为父母的责任。
  其余时间要么懒懒散散躺在床上看手机看电视,要么就是菜市场超市买买买。
  这样家庭培养的孩子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怎会不囿于那个小小的圈子。怎会不感到乏味和无趣。

  同事黄姐恰恰相反,她和老公约定每年都要带孩子去爬一座山,到今年孩子刚上初中,已经去过泰山,黄山,华山等等。

  她说这样孩子在登山过程中,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强身健体。同时能体会到登顶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和气度。

  在写作文时也不会空无一物,到不追求老师的评分多么高,而是孩子的真实感受。

是啊,每个父母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一定明白怎样是真正的爱孩子, 但愿每一个父母每一个家庭都能积极培养出自信快乐的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需要瞬间的快乐还是快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