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火币官微发布消息,合约业务上线8个月后,合约交易量+深度现稳居全球第一。此举似乎引发了老牌竞争对手OKEx的不满,其首席执行官Jay Hao随即转发该微博,并配文:“欢迎竞争,但麻烦把刷量停了,把提前爆仓问题解决一下吧,多坑了散户多少钱?”
随后,OKEx直指“友商”过早提前爆仓的问题,推出“他所提前爆仓,我所给予补偿”的活动,引起币圈强震。一场以OKEx猛烈进攻、火币被迫防守的近身肉搏战拉开大幕。
实际上,合约一直是数字资产交易市场的一个“香饽饽”,由于其“旱涝保收”的特性,一直都是被众多交易所“环伺四周”。到今年以来,合约业务涌现了大量的进军者欲分羹一碗,其中不乏头部交易所,一场场激烈的肉搏竞争热潮或明或暗上演。
在老对手OKEx的猛烈狙击下,火币合约业务用户负面情绪不断高涨……今天我们从交易深度、运营经验、账户模式、指数计算逻辑、费率、风控、系统设计、团队等多个层面,对这两家风口浪尖的交易所合约业务进行一次全面的“近身肉搏战”比拼。
第一战:交易深度比拼
所谓“得深度者得天下”,交易深度可以说是数字资产交易所的一项硬核指标。例如OKEx此前推出的各种减免手续费等活动,实际上其核心目的在于扩大用户规模,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交易深度。
因此很多交易所可能会用各种方法来提高这一数字,甚至不断进行交易雇佣自己的做市商,来进行刷量。所以,我们首先从合约交易的用户规模这一项来看,OKEx和火币同样作为早期的老牌交易所,均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但仅就合约交易业务而言,火币显然与OKEx具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OKEx作为老牌交易所,可以说一直以合约业务领先,其拥有包括成熟的量化机构、合约交易大户、众多普通投资者等等。其次,从交易深度上来看,OKEx目前显然拥有着国内合约市场上比较为领先的深度。
OKExBTC合约截图
而从开设合约业务的时间上来看,火币合约推出仅8个月,且在启动初期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内测阶段,出现极不寻常的冷启动、正向循环极慢的现象。
以至于大户和量化机构对于系统稳定性没有足够的信任,所以每天的交易量和深度,相对OKEx稍显不足。
而合约交易如果没有较好的深度,量化机构就没有套利空间,而对于大户和普通投资者,就有很大的风险被市场操控、定向爆仓。而且如果市场深度不好,也很容易出现连环爆仓的问题。
极端行情下,三家主流交易所合约深度对比
不少大额投资人和懂行的散户,对于火币合约的负面评价,也是主要基于这一点。具体主要体现在:
第一,用户少,缺少专业做市商补量,常常出现插针、大额订单难成交的问题。火币合约"插针"主要表现在极端行情波动时,合约价格暴跌迅速而剧烈,未给投资人任何缓冲机会。
第二,投资人找不到对手盘,大额订单难成交。有网友反馈,他在火币挂单 0.5个BTC开了20倍杠杆做空,挂单后吃不掉(成交不了),或者只能吃掉一点点。
另外总体来看,火币合约币种较少、只有全仓模式、没有永续合约,交易选择有限,交易体验不足,难以吸引高质量的合约交易者,因此合约用户和交易量都远不如OK。
★第一战结论:用户量旗鼓相当,但合约交易量、深度OKEx完胜火币。
第二战:运营能力比拼
OKEx和火币均作为头部交易所,也是最早涉及合约业务的头部交易所。早在2015年前后,OKEx和火币先后推出了合约业务,时间对比上可以说相差无几,但随后的发展中,两家交易所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径。
上文我们提到,相比OKEx火币的合约业务一直处于不断折戟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根据火币目前的官方宣传,合约业务推出时间为8个月。但如果是老币圈用户,应该能记起早在2015年火币就推出名叫bitvc的合约业务。
首先这里一个槽点,就是关于20、50倍杠杆的问题。彼时火币曾多次发生bitvc46%巨额分摊的事情,也是当时大多数用户选择抛弃李林和杜均的主要原因。
bitvc上线以后,火币管理层看到OKEx和796支持20倍杠杆,内部激烈讨论,一度打算上线50倍杠杆,靠50倍杠杆抢市场,干死OKEx和 796。最后因为风险控制问题,决定暂时上20倍杠杆,观察一段时间再说。据用户回忆,当时如果上线了了50倍杠杆,可以想象bitvc本次的分摊可能远不止46%那么简单了。
其次是关于bitvc上的虚假挂单,当时很多用户发现,bitvc上线以后没有对手盘,火币进行人工挂大量对手盘和用户成交,以制造虚假流动性。bitvc上的大单经常一段时间在,一段时间突然消失了,业内猜测真实原因极有可能人工挂单…
后来,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收紧,火币bitvc业务也在匆忙收缩,最终无疾而终。相比来看,OKEx的合约业务则选择的是稳步合规拓展,提升合约技术的路子。当然OKEx近年来的槽点就是合约的维权事件,但总体来看合约业务上的经验在业内是领先的。
据其官方消息显示,OKEx的BTC合约2019上半年0分摊、总合约双向交易量近10000亿美金。另外,对于不同仓位大小的用户,OKEx实行梯度维持保证金制度。即用户持仓越大、所需维持保证金率越高,用户可选的最高杠杆倍数则越低,这一机制避免了大仓位用户被一次性全部强平的风险。(这一点我们在后文细表。)
这样一来,一方面平台采用更接近现货的价格对爆仓单进行委托;二是可以不断调整挂单价格以促进爆仓单成交,灵活阻止了无法成交的穿仓爆仓单在单边行情下持续损失。
这一升级的效果,我们从一个案例中可以“管中窥豹”。今年5月17日,加密货币一度形成瀑布走势,比特币更是在短时内下探近千美元,这直接导致了当日市场的震荡。
彼时,BitMEX比特币永续合约从8000美元跌至6380美金、火币季度合约跌至 6791美金、OKEx季度合约则跌至7025美金。相比之下,OKEx跌幅最小,比特币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距离较近。
★第二战结论:上线合约的时间相差无几,但OKEx的运营能力显著优于火币。
第三战:账户模式和指数计算逻辑比拼
如果从账目模式来看,火币新上线的合约交易与OKEx也有着极大的差别。一般用户应该都知道,OKEx目前在账户模式上提供的有逐仓、全仓等两种可供选择模式,而在火币新上线的合约交易系统中,我们只看到了全仓这一种模式。
这一点对于投资者来说极为重要。全仓的意思就是同一个币种账户内,所有仓位持仓的风险和收益将合并计算,所以触发爆仓线时,该币种账户下所有仓位将会被一起爆仓。而逐仓则是同一个币种账户内,每个合约的双向持仓将会独立计算其保证金和收益。当一个仓位爆仓的时候,其他仓位不受影响,用户最多亏损的就是加入该仓位的固定保证金。
我们发现,账户模式的设置,直接关系着被爆仓后损失多少的风险,显然火币仅提供全仓这一种模式,无疑加大了投资的风险。
显然火币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是逐仓的账户模式会让系统的复杂度更高,需要在每个币种下再去生成一个子账户,并且要开发配套的追加保证金、自动追加保证金等功能。由于没有较高的产品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很难实现这一点。
此外在这一部分,我们还要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指数计算的逻辑。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交易所的指数为固定几秒更新一次。目前,OKEx等头部交易所已经升级为实时更新+流式计算,数据显示已经做到灵敏,这对需要做对冲的量化机构而言较为友好,这也是OKEx可以顺利实现标记价格系统上线的重要基础。
OKEx指数计算为实时更新、流式计算
而火币的指数计算逻辑,目前的逻辑基本采取了业内很久之前的旧版更新方式,而且整个产品逻辑、解释说明,也都有明显抄袭的意味。
火币指数计算仍停留在旧版,最近传闻要升级实时更新
另外,为保证现货价格指数尽量公允的反应市场普遍行情,OK选择了4家以上主流交易平台的现货价格作为指数权重成分,并设计了异常处理逻辑,保证单个交易所价格出现大幅偏离时,指数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而移动平均基差的机制平滑过滤短时间内的合约价格波动,减少异常波动产生的不必要爆仓。
所以,在标记价格制度升级之后,我们能够明显看到,在遭遇极端行情时,OKEx的合约价格相较于火币更为平稳。此外,OKEx的指数成分偏差处理逻辑阈值,由原来的10%调整为3%。这样一来,由于某一家指数成分数据异常而导致异常波动情况就会少很多。
★第三战结论:账户模式和指数计算上,OKEx较火币更为科学。
第四战:合约费率比拼
另外大家都会重点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费率情况。首先来看OKEx的费率:OKEx实行的是梯度手续费制度,这种梯度手续费制度下,手续费和用户的交易量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交易量越大手续费越低。
OKEx交割、永续合约费率表
第一档的合约仓位限制在1000张合约以内,其最高杠杆倍数为100倍,维持保证金率仅0.5%,但随着仓位数量的增加,用户获得的最高杠杆倍数会逐渐减小,维持保证金率则逐渐增加。
而另一方面,普通用户对于手续费率并不是很敏感,对交易量小的用户收更高的手续费其实有利于维持平台收入,支撑平台更好的发展;而对于交易量较大的机构用户,收取较低的手续费费率对于深度会有较大的帮助,很多的机构会通过做市商策略提供深度,赚到手续费返点和盘口点差。
此外,在梯度保证金的基础上,OKEx还设计了强制部分减仓制度:当用户的仓位档位处于level 3及以上时,如果仓位的保证金率低于当前档位所需维持保证金率,但是依然高于最低档位的维持保证金率时,将不会直接将用户的全部仓位爆仓。
火币合约费率表
其次我们来看火币的费率:火币的合约交易,对于所有用户全部按照相同的手续费来收取费率,并没有根据交易量来区分用户,做进一步精细化运营。而对于交易量大的用户,也没有任何的优惠政策。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对火币的内部决策和平台用户量做任何判断,但这样的费率显然存在明显的不太合理
★第四战结论:OKEx的费率设计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完胜火币。
第五战:风控能力比拼
合约产品具有风险规避、价格发现和资产配置等多种功能,一直是众多专业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的重要金融工具。但合约交易的高杠杆的存在决定了其高风险的特征,合约杠杆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亏损。
可以说,数字资产合约市场风控制度的设计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很多传统金融市场的成熟经验并不适合直接照搬。
我们从OKEx今天发布公告的内容可以看到,OKEx和Bitmex两家合约巨头的保证金制度中,当用户保证金剩余10%时会被强制平仓。而火币的制度下,用户显然会更容易爆仓。
一般情况下,交易所在选择强制平仓时,应该进行反复试验和权衡。如果爆仓时用户的保证金余额过小,则会造成穿仓。但是如果将保证金余额比例定的太高,又会增加用户不必要爆仓的风险。
可以看到,OKEx 和Bitmex能够等到用户的保证金剩余10%的时候才采取强平措施并且避免穿仓风险。从这一点来看,火币显然驾驭合约交易产品的能力还并不成熟。
此外关于分摊的问题上,目前火币和OK均表示自觉承担起更多的穿仓损失,且两家均表示一直保持着穿仓0分摊的记录,实际上这也是两家头部交易所最近出现争端以至于互掐的源头。
有不少用户对火币的0分摊表示出了质疑:“提前爆仓的48美金被火币那走放到了自己的风险主背景里,然后宣传自己没有分摊。”
在很多用户看来,一方面火币用提前爆仓,牺牲用户权益,来给自己争取平掉爆仓单的时间和空间,以此来减少用户的穿仓损失。数据显示,火币比OK多了10%的平仓空间。而这10%的损失,就要由用户自己来背负。
另一方面,火币用提前爆仓来增加平仓盈余。而这部分盈余,就会归到火币的风险准备金中。也有投资人反馈,在严格按照火币的计划委托教程进行操作,最终结果还是被提前爆仓了。甚至还出现"无故被火币强行爆仓,爆仓还盈利"。
我们以BTC合约为例,如果用户以价值500美金的BTC作为保证金,开20倍杠杆合约,合约价值为$10000,以下是OKEX、Bitmex和火币交易所的爆仓情况:
可以从上述的案例中看出,6月28日前,火币比OKEx提前了$100爆仓;7月19日前,火币比OKEx提前了$70爆仓;当前,火币比OKEx提前了$50爆仓。
★第五战结论:OKEx爆仓时的剩余保证金比例低,风控能力优于火币。
第六战:系统设计和团队比拼
最后,我们来对比一下两家的系统设计和团队。虽然设计和团队这两点并不足以造成两家合约业务的明显优劣,但对于用户而言仍有较高的参考意义与价值。
众所周知,与合约交易相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杠杆”,就是利用小额的资金来进行数倍于原始金额的投资。投资者往往以期望获取相对投资标的物波动的数倍收益率,抑或亏损。
这也就造成了交易在短期内波动较大,往往手动交易的用户需要快速的根据行情、深度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仓位,进行下单或者平仓等操作,这对用户界面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用户界面设计上,OKEx显然显然深谙用户的需求,无论是K线、深度,还是下单、持仓等操作,基本在一屏之内可以完成,用户可以在瞬息万变的行情时刻,能够快速进行交易。
OKEx合约界面
但是这一点,或许由于经验和对用户习惯较为陌生等多方面问题,火币的合约交易页面需要三屏才能完整呈现。最致命的是火币合约界面中的K线页面和深度、下单分别在两个页面,这就导致了用户无法同时查看,操作的时候还需要反复上下滑动,亲测以后的体验是极为不便。
对于投资者而言,出现极端行情很常见的事情,再加上杠杆对风险和收益的放大,在这个时候可以在同一屏进行交易操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此外,一个团队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这一点毋庸置疑,从整个集团的构成来看,火币无论从人数还是架构都要胜于OKEx,但是两家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仅从技术团队角度而言,火币却一直落后于OKEx。
据火币内部人员称,早在8个月前,火币为了上合约交易服务,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但是由于技术的短板,历经半年依旧没有正式上线。该员工还透露,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技术问题导致合约上线的期限一拖再拖,最终为了赶工,所以部分代码交由了外包团队贡献。
而在火币的内测阶段,火币合约系统在撮合中,挂单数据还出现了无法还原的严重BUG,最终在北京的技术团队指导修改后才勉强进入了内测阶段。
实际上,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早在2015年熊市期间,多家交易所均试水了合约交易,最后只有OKEx活了下来。3年后的熊牛交替,OKEx无论是技术、团队还是运营能力,均积攒了较为丰富经验。目前交割合约、永续合约的稳步运转,在这一点上,以技术为导向的OKEx也显然略胜出于火币一筹。
★第六战结论:系统设计旗鼓相当,团队水平OKEx全面领先火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