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了你的破木桶吧

人越长大就越羡慕小时候的自己,上学回家写作业,吃嘛嘛香还不用数卡路里和热量,记忆力比金鱼的长一点儿,不记仇不焦虑,晚上沾枕头就睡到大天亮,还能在梦里笑出声。

扔了你的破木桶吧_第1张图片
人的自然状态便是快乐喜悦的

想想现在希望自己每天过得开心,其实也不过如此,但却感到想活得没心没肺真的很难,一些简单的幸福都需要刻意去营造和追求。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这几年涌现出了很多题材类似的书,都是在教成年人们怎么开心得生活,怎么克服loser mentality ,走出忧郁症的阴霾,把快乐step by step的当方程式分解给大家,希望输入如愿变成想要的输出。

除了觉得这些书籍对我们了解幸福和快乐的本质有很大帮助,我不禁反思成长的代价就必然是这些让人痛恨却挥之不去的负面情绪吗?精英和成功人士为什么很多都受到抑郁症的折磨甚至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难道无知真的是福吗(ignorance is bliss)?


扔了你的破木桶吧_第2张图片
铺天盖地的畅销书都在教我们怎么幸福

自己的认知还不足以让我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个像样的答案,但很庆幸自己意识到了成长的代价远比想象中大得多,也残酷得多。这个white elephant也似乎是小孩成长过程中被遗忘的盲区,没人告诉我们快乐不是一种default mode,更很少有人提醒自己要加倍珍惜儿时的无忧无虑,因为它们迟早会消失,等到再去找寻的时候可能就是捧着哈佛最有名的公开课《幸福课》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得不到幸福感的原因,找工作失意,同事们口蜜腹剑,家庭关系千头万绪,朋友之间的芥蒂等等,都让我们越来越看清,自己真的没什么了不起,也不是任何人世界的全部,而能把这些细致纷乱的小事打理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一直觉得成长不可避免的焦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喜欢比较,和自己抬扛。真的,人挺可怕的一个缺陷不是嫉妒或自私,而是喜欢用别人衡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最抓狂的是我们偏偏喜欢拿别人牛逼的地方和自己的短板相提并论,兜了一圈把自己的弱势赤裸裸地列出来,然乎下一个自己是大Loser的结论。反正这样在脑子里评判自己的事我是没少干过。


扔了你的破木桶吧_第3张图片
对比是幸福的死亡

我曾经特崇拜那些数理化大牛们,什么附加题和奥数竞赛都不在话下,和他们比起来我的脑子可能少长了好几个褶儿。我也曾向往那些弹钢琴像呼吸一样流畅的天才,羡慕那些像模特一样身材好颜值高的大长腿女神们。

一般人被比较刺激了之后都会给自己打一剂鸡血,信誓旦旦地要365度提高自己,但是很多朋友没过几个星期,甚至熬不到第三天,就告诉我他们精心的计划和铁打的毅力完全fail得找不到北。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人最终放弃了5点起床,每天workout,一星期看三本书,减少用社交网站等严苛的生活习惯,一是因为精力的有限,二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失去了spontaneous happiness(自然随性的幸福感),三是并不是所有你听到的好习惯都适合你。

这个以身试法的人说得不无道理,有的人就是晚上效率爆发事半功倍,那为什么逼自己在状态平平的早上工作?有的人用社交网站可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为什么要忍着不去看呢?读书也不是看你读得快读得多,而是你的深层认知到底有没有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是更牛逼?

后来觉得盲目的比较,然后随便找一个貌似很努力的体制虐自己,是受了“木桶定律”的欺骗,其实大家一贯抱有偏见的tunnel vision似乎更快捷,那就是找准自己的强项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说白了,比较的正面力量,其实是帮你分析自己的不同,也就是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而不是让你看到自己一箩筐的缺点。一个在银行做私人财富管理的姐姐说这几年一直在探索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下次银行又要裁员,凭什么裁你邻桌的,而不是你?

美国著名黑人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Oprah小时候被强奸,生下的孩子又夭折,一辈子被和体重周旋,但是人们根本就不把她的体重作为对这个伟大女性的衡量标准。就连维秘模特刘雯也不是中国人眼里标准的美女,他的细长丹凤眼和高耸的颧骨却在国外炙手可热。


扔了你的破木桶吧_第4张图片
超模刘雯

​比别人好一点的技能只能让你优秀,但Core competence却能让你不可替代。与其忙着补自己的所有短板,不如练好一个让你闪光的牛逼技能,听起来还是还是划得来的一笔交易。

今天只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2017年已经过完了1/6,大家可都还开心顺利?释怀前1/6的失误或失败,我们歇斯底里或是郁郁寡欢,地球还会继续转动的,但是你却不知道很多人其实是在为你而活,别让自己的情绪垃圾成了他们心中的负担。感谢那些还记得打电话拉我出去放飞自我的小伙伴,让我们继续没心没肺的碾压生活吧~


扔了你的破木桶吧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扔了你的破木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