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孩子,都来自于妈妈的用心陪伴

最近看到一篇有关陈美玲将三个儿子先后送入美国排名第一的斯坦福大学的文章,不禁心生感叹:她不算强壮的身体里蕴藏了怎样的力量,托举出如此优秀的三个孩子?看完对她的采访,才知道原来这样优秀的孩子来源于陈妈妈的用心陪伴。

因为她带着大儿子和平去工作,引起了日本舆论的讨伐,导致了“Agnes争论”。然而她并没有因此妥协,她宁愿大着肚子带着儿子去留学,也不愿屈服于舆论压力,放弃陪伴孩子。

不管多忙,她都坚持每天早上起来为孩子做早饭。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从不间断,她坚信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足够地信赖她,家才是孩子心底的避风港。

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不分时间段。当她还在做菜的时候,如果哪个孩子突然跑过来问她问题,她选择的是关掉灶台上的火立刻回复好奇的孩子,而用“等一等”来敷衍。

家长面临的有关孩子的学习难题,也被她轻而易举地糅合在了玩乐之中。若遇下雨天,她不是庆幸地认为孩子可以在家好好看书了,而是让孩子们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外面玩,并在玩乐中引导他们学习大自然里的知识。

在妈妈如此用心陪伴下成长的孩子,陆续成为优秀的人才并进入斯坦福这样的高等学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就算进不了美国排名第一的大学,我想他们的人生也必将是充满阳光的。

我们家邻居李阿姨的女儿两岁左右的时候被确诊为脑瘫导致右腿没有力气,这对于一个刚建立不久的小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李阿姨夫妻俩本来都是在厂里上班的,当得知女儿这个病要坚持做康复训练的时候,她毅然决定辞去工作,踏上了带女儿去做康复训练的艰难之路。

她们在医院的训练生活是非常单调和痛苦的,我们常人很简单的动作对她女儿来说都要重复训练一两个月还不一定做的如常人那般自然。大冬天,就算穿一身秋衣秋裤也能训练得汗流浃背。

女儿的康复治疗一个月就要花费近万元,对于月入几百的他们来说实在吃力。于是他们就打起了游击战,没钱的时候在家给女儿锻炼,顺便攒钱,等钱攒够了,他们就出去康复一段时间。

他们不去医院的那些时间,李阿姨就给女儿找要求没那么严格、氛围也没那么紧张的学校上课,让她过过她这个年龄段该过的正常孩子的生活。

为了让女儿在学校不被歧视,李阿姨经常请女儿的老师吃饭,还常让女儿将同学带到家里来吃饭。女儿的同学都以为李阿姨家有权有钱,所以都高看了李阿姨家的女儿,从不欺负她。

女儿喜欢看书,李阿姨就经常带她去书店买书,只要是女儿喜欢看的书,李阿姨就会毫不犹豫地给她买回来。当时他们手头的钱并不多,几百上千的书她会给女儿买。她知道女儿太苦了,这么点兴趣必须要满足。

女儿喜欢林夕,有一次林夕去隔壁城市录节目,李阿姨特地带着女儿去那个电视台,并想方设法地让女儿和林夕聊了一会。

被李阿姨这么捧在手心的女儿,虽动作慢点还走得不太稳,但自理能力已经接近正常人。她坐在沙发上,你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个脑瘫儿。除了身体的些微缺陷,她的内心非常地自信阳光,她从不觉得自己和正常人有什么区别,腹中诗书也不亚于很多正常孩子。央视播出的《诗词大会》,她在选手还在犹豫的时候,就能说出了大部分的答案。如今,还在网上写写文章,拥有的粉丝也有几千人。

我想,如果没有李阿姨这二十几年的付出,她的女儿至今还只能坐在轮椅上无法走路。如果没有李阿姨的用心陪伴,女儿也不会成长为这样自信阳光、腹有诗书的才女。

每个孩子都是形状各异的钻石,而妈妈则是拿着切割刀的工匠。钻石最终的形状取决于工匠的技艺,而孩子最终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与妈妈是否用心陪伴有着很大的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秀的孩子,都来自于妈妈的用心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