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

7月24日,雨后的外伶仃洋上空碧蓝如洗,阳光倾洒在澳门的十月初五街。早上9时过后,82岁的曾志挥准时出现在街上的澳门华联茶业有限公司门店,开始数十年如一日的“坐镇”。虽然已将生意交给儿子打理,但这个华联茶业公司的创始人依然喜欢每天到店里坐一坐,与老朋友、新顾客聊聊天。

水渐渐煮沸,茶慢慢泡开,在一斟一酌之间,曾志挥把澳门半个世纪以来的茶界往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茶道”悠悠通澳门

说到六堡茶向境外的输出,澳门是绕不过的地方。

位于澳门下环俾利喇马忌士街的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码头,每当集装箱货船到岸,大型吊机就迅速挥舞巨臂,把船上货柜一箱箱吊装到岸上。在这个现代化货运码头附近,一根根当年旧码头区的货栈木桩依然矗立海边,仿佛述说着时代的变迁。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1张图片

澳门的内港码头。

在陆路交通尚未完善前,六堡茶得以顺利输出澳门,倚靠的是“茶船古道”。

19世纪后期,广西大量土产物资经梧州通过珠江输出澳门。为了更便捷地向澳门地区输出物资,除了经香港中转外,梧州还开通了直达澳门的航线。据《中国旧海关史料》记载,“(1914年)有英旗船一艘,名华新,载重150吨……由梧直达澳门之航路”。沿着滔滔珠江,运茶船只进入澳门。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2张图片

澳门海事博物馆外观。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3张图片

海事博物馆展出的以前往来于澳门与广州之间的船只模型。

20世纪前50年,梧州至澳门长达350多公里的航线上,不断输出着茶叶等土产物资。

澳门“英记”茶庄老掌柜卢章雄1938年从广东走难到澳门,托身于“英记”茶庄。每每有用船从广东或香港运来茶庄经销的六堡茶,当时年仅10岁的他就要前去帮忙接送货。

这种记忆同样存在于曾任梧港船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张荣脑海。在张荣入行之初,很多老船员都告诉他,在1950年以前,梧州每个星期都有船定期运柴炭到澳门,这种“柴炭船”同时运输茶叶等其他物资。

新中国成立后,澳门从内地进口民生物资,以及内地物资通过澳门转运海外,都由南光集团负责。南光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展京的忆述,让人更清晰地了解到梧州六堡茶进入澳门的脉络:梧州、广州、澳门一衣带水,广西输出澳门的货物大多通过梧州出口。20世纪50年代,梧州直达澳门的航线停止后,南光集团以航运的方式,将包括六堡茶在内的生活用品从梧州通过香港转运至澳门。一批批六堡茶在南光码头卸货后,部分供应澳门本地消费,部分转口输出东南亚。20世纪70年代,原为木质码头的南光码头扩建为现代化码头后,南光集团拿下了梧澳直航运输业务的代理权,两地之间每周有了固定航班,六堡茶输出澳门也更为便利。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饮茶卖茶两不误

六堡茶通过“茶船古道”进入澳门后,部分茶叶被转运输出海外。

在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澳门茶叶交易极其活跃,其中就有六堡茶。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香港快速崛起,澳门作为国际中转港的地位逐渐式微。不过,据《广东澳门档案史料选编》介绍,直到1872年,通过澳门运到香港地区和欧洲的茶叶仍有近47000担。

茶叶交易衰落后,澳门港的苦力交易却活跃起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六堡茶的输出。随着大批来自两广地区的华工“下南洋”,寄托思乡之情的六堡茶得以输出到东南亚地区,这种输出直到20世纪初期第一次华工“下南洋”风潮终止方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香港被日军占领后,澳门再度成为中国茶叶出口中转的主要港口,维系着六堡茶面向东南亚的少量输出。这一中转港角色,澳门一直扮演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

不过,相比转运输出,更多的六堡茶流入了澳门的消费市场。

走入树木掩映的澳门茶文化馆,迎面的展墙上是澳门茶楼文化的简介:“澳门的第一间茶楼为1863年的近仙楼,其后分别出现杏香茶楼、得心茶楼。于1920年到1930年间,‘远来’‘吉祥’‘六国’‘得来’等茶楼相继开业。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冠男’‘龙华’等茶楼……”在一众茶楼供应的茶品中,六堡茶的身影不难看到。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4张图片

远来茶楼以前的包装袋。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5张图片

澳门龙华茶楼内景。(网友提供)

陆国基20岁就在澳门的金冠酒楼工作,之后又在多家餐饮企业历练。现在的他,已是澳门餐饮业联合商会副理事长。陆国基接受采访时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澳门茶楼里都供应六堡茶。”

“‘远来’‘六国’‘得来’‘冠男’是澳门最有名的茶楼,各自有相对固定的捧场客,如‘六国’主打街市客生意,‘冠男’的客源主要是地产商、经纪商。”曾志挥对于澳门茶楼消费状况的忆述,多了不少细节,“这几大茶楼都是六堡茶消费的大客户。当时,‘远来’的老板对六堡茶情有独钟,不仅在二楼供应六堡茶用于堂饮,还特地在一楼辟出门面出售六堡茶,‘楼上茶市销六堡,楼下设点卖六堡’一时传为美谈。”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6张图片

澳门茶文化馆内的冠男茶楼情景模拟展示区。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梧州六堡茶因质优价平,在澳门茶楼酒楼备受追捧。与此同时,“祥珍”“英记”“华联”等规模较大的茶庄也经销六堡茶,这些茶庄虽在门店零售茶叶,但更多的货源都供应茶楼酒楼。在卢章雄的回忆里,以前澳门“英记”茶庄的六堡茶很多都销往茶楼。这些六堡茶用大箩筐包装,使用时需将其蒸软敲碎,用茶量较大的“远来”“六国”等茶楼,为了省事还让茶庄代为将六堡茶加工成散茶。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7张图片

澳门英记茶庄以前的包装袋。

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期,澳门时局一度紧张,六堡茶在澳门的消费受到了一些影响。不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很快恢复正常,六堡茶在澳门的消费也恢复了旺盛势头。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8张图片

澳门合栈茶楼的广告。

澳门与香港两地生活习俗相近,六堡茶的消费特点也惊人相似。在澳门的茶楼酒楼里,六堡茶绝大部分也是作为一种原料茶来使用,被拼配进普洱茶里,并被澳门人当成了“经济普洱”。曾志挥坦言:“华联茶业公司1965年刚成立时,销售的茶品大部分是六堡茶。不过,我们对外宣称卖的是普洱。”

一统江湖说“华联”

虽然六堡茶在澳门的消费特点与香港相似,但其在澳门的销售模式与香港截然不同。

受人口总量的制约,相比香港,澳门的消费市场整体不大,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当地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庄只有“正兰”“祥珍”“英记”等少数几家。1950年以后,包括六堡茶在内,中国内地出口到澳门的茶叶基本由这几家茶庄通过南光集团进口,再销往澳门各处。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9张图片

2000年的英记茶庄。(澳门英记茶庄提供)

不过,几家茶庄共同坐庄的一页很快被改写了。为了更多地开拓茶叶出口市场,中国内地亟须在澳门寻找一家有实力且有开拓气魄的进口代理商。南光集团几经遴选后,把人选锁定为在酒业界做得风生水起的曾志挥。当时,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是澳门中华总商会领导机构里最年轻的一员。

1965年,曾志挥联合几个商家创办了华联茶业公司,并取得南光集团的茶叶进口代理权,成为内地面向澳门地区唯一的茶叶进口“头盘商”。从此,内地出口到澳门的六堡茶基本处于“一家独营”的状态,由华联茶业公司直接销往当地各家茶楼酒楼,以及在该公司的自有门店出售。因为六堡茶一度在澳门供不应求,所以华联茶业公司曾加工制作六堡茶供应市场。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那段市道不景气的日子里,曾志挥“猛龙过江”,通过在香港开设酒楼的方式,把六堡茶销到香港。

与此同时,澳门“英记”等茶庄,因无法再直接进口内地的茶叶,生意渐渐萎缩。他们只能另辟蹊径,通过香港茶商进货,经销包括梧州六堡茶在内的茶叶,也努力维护着自己日渐缩小的地盘。

借助“一家独营”的优势,再加上精心运筹,曾志挥引领华联茶业公司登上了澳门最大茶企的宝座。如今,华联茶业公司的销量仍占澳门茶叶市场九成左右的份额,曾志挥因此被当地媒体称为“澳门茶王”。

历史一页已翻过

2017年7月25日13时多,位于澳门新马路的麒麟阁酒家生意兴隆。“一盅两件”“叹茶聊天”,传统茶楼的印记在这里仍清晰可见,只是,盖碗泡茶的传统方式及六堡茶的味道却是无法寻觅了。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10张图片

澳门麒麟阁酒家门面。龙天传 摄

“这酒家保留了传统茶楼的一些经营特点,但这样的酒家在澳门已不多见。”曾志挥的介绍中不无遗憾。因为对传统茶楼有着难舍的情结,所以他一直是麒麟阁酒家的常客。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澳门的传统茶楼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学者王熹在其作品《澳门传统茶楼的文化图景》一文中称:“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现代酒店业及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牛排餐、焗薯饭、快餐和可口可乐等大量涌现,人们选择饮食的范围不断扩大,饮食习惯也在不断改变,不再局限于中式点心、大镬饭和香茶。而传统茶楼自身相对较差的环境、设施的老化和有经验员工的不断减少,再加上新兴快餐业竞争的加剧,使澳门传统茶楼呈日渐衰微之势。”

在此之前,六堡茶在澳门的销售已现颓势。因为普洱熟茶大量出口澳门,加上人工开支大幅增加,所以,销售时需要请人再加工的六堡茶,其市场份额在澳门迅速下滑。随着传统茶楼的倒闭潮涌现,六堡茶成了明日黄花。

与众多传统茶楼一起走向式微的,还有澳门传统的用茶市场。如今,澳门硕果仅存的茶庄只剩下“华联”和“英记”,而“英记”从1993年开始不再销售六堡茶,“华联”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也大幅减少了六堡茶的进货,甚至一度中断。

幸好,历史仍遗留丝丝亮色。就在澳门十月初五街上,由得来茶楼改名而成的大龙凤茶楼至今仍在经营。同样仍在营业的龙华茶楼,在茶楼显眼处赫然摆放着两大罐“陈年广西六堡茶”,这两罐据说是茶楼当年用剩的茶叶,如今成了茶楼的“招牌”。

病树前头万木春。近年来,梧州的六堡茶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华联茶业公司也重建了代理梧州六堡茶的信心。如今,在澳门十月初五街上,华联茶业公司新辟了一处店面,专门代理销售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的六堡茶。

隔着袅袅水汽与浓浓茶香,坐在店里的曾志挥畅谈过去,也展望未来。虽然,六堡茶输出澳门的方式变为陆路运输,但是,六堡茶的品质不变,终会在澳门再续前缘。

“我们现在又卖六堡茶了”

讲述人:曾志挥 (81岁,曾任澳门华联茶业公司负责人,现居澳门)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11张图片

记者在采访曾志挥(左一)。

我父亲是一名华侨,也是商界人士。受他影响,我18岁开始跟他做生意。我20多岁时,已经是澳门中华总商会工商部的副部长了,在这个机构里是最年轻的一个。

我1965年开始做茶,在此之前,我是做酒业的。当时,我做的酒业生意达到了巅峰状态,我已经有“酒王”之称了。60多年前,对于酒类生产,香港实行的是退税政策,而澳门是不征税的,因此,澳门酒业一片兴旺。那时,澳门只有20多万人口,却有40家酒厂,其中不少酒出口到东南亚、北美地区,香港的酒也由澳门供货。

我们的酒业公司有两间酒厂,其中一家是大昌酒厂,它是我父亲开设的。我进入这家酒厂工作时,酒厂还是用古老的方式蒸酒。后来,新加坡以含铅量超标为由,不允许进口我们生产的酒。于是,我向父亲建议,革新蒸酒工艺,用不锈钢做蒸馏塔。因为我们有酒饼厂,而我读专科就是研究酵母的,所以我通过改革发酵技术,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同样是生产酒,别人用一斤米生产四两酒,我用一斤米生产一斤半酒,我们厂的利润因此大大提升,加上我的酒发酵特别完全,品质非常好。因为我们厂每天生产酒要消耗1吨至2吨大米,所以我们就将制酒的原材料进口业务也包揽了。短短三年时间,我把一家在澳门排名20位左右的中型酒厂发展成为排名第一位的大酒厂。我经营的另一家酒厂是经销功能酒类的,主要供应新加坡、马来西亚。当时,我和梧州有很多交易往来,从梧州进口了很多桔水酒,一个月约200桶。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为了开拓茶叶出口渠道,让南光公司在澳门找一个进口代理商。据我所知,在这之前已有一些公司接过代理权,但都是做了几个月就无疾而终了,没有人能把完整的茶产业链做起来。我和南光公司一直有业务合作,彼此十分信任,于是南光公司和国家外经贸委就找我洽谈,希望我来做澳门的茶叶经销代理商。

以前,澳门有几间茶庄,包括“正兰”“英记”“祥珍”,都经销六堡茶。1965年,“华联”在澳门开始经销茶叶,当时,“华联”销售的茶品里,大部分是六堡茶。不过,因为澳门市面上普洱更出名,所以我们对外就说卖的是普洱。“华联”开张不久,就占有了澳门茶叶供应市场的九成,其他好几家茶庄慢慢就关门结业了。

不过,“华联”公司开张一段时间后,就碰上了“一二·三”事件。那时候,整个澳门的生意都很差,很多茶楼饭店买两三斤茶叶就可以用上一个月了。面对惨淡的市道,公司的股东们个个都想卖掉股份,我就拿出37万元来维持公司的运作。我始终要想办法谋出路,于是便在香港投资酒楼,一共入股了六七间酒楼。因为我是股东,就顺理成章地向这些茶楼供茶,这样才打开了“华联”的茶叶销路。这当中还有一段小插曲:香港的茶叶都由“头盘商”进口,他们不是把茶叶直接卖给酒楼,而是销售给对应的“二盘商”,由“二盘商”销售给酒楼。“头盘商”只要有了进口代理权,就可以直接收佣金。“华联”不同,“华联”是澳门唯一一家“头盘商”,而且“华联”有自己的门店,不需要“二盘商”就可直接供货给茶楼酒楼,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华联”的供货方式打乱了香港的供应链条,其他“头盘商”无法将茶叶打入我投资的酒楼,香港的行家就通过德信行邀请我去开行业会议协商。此事直到北京总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出面调解才得以平息。

之后,我继续开拓日本的销售渠道,由香港的茶行接日本订单,然后产品由我供应。当时日本的订单以普洱为主,我生产的产品原材料是广东的“粤青”和广西的“桂青”,比较高级的就用白叶的“河江青”,自己拼配后发酵制作。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华联”在澳门经销的六堡茶相较20世纪60年代时大为减少。因为当时广东茶很多,且云南的熟普洱也出口到澳门。1975年以后,竹箩装的梧州“六堡茶”(指采用传统蒸压技术制作的精制六堡茶)在澳门的地位逐渐被这些茶取代了。与此同时,梧州出的“陈茶”(指使用冷水发酵技术制作的精制六堡茶)却多了起来,我们在澳门卖梧州“陈茶”最多的时候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也是澳门茶楼最兴旺的时期,茶楼基本都使用“陈茶”。

虽然梧州的“陈茶”做得不错,但后来云南大量推出熟普洱,梧州的“六堡茶”和“陈茶”就被打乱了阵脚。再后来,广东又推出了更多的1059、2059熟普洱,还有“北越青”“河江茶”。这些茶的叶底转化都比较好,很快就能达到旧茶的效果,而且价格不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梧州的“六堡茶”在澳门慢慢就没有市场了。再者,因为各种成本增加,传统的茶楼越来越少,现在澳门的传统茶楼也所剩无几了。

不过,这个时期内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992年,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宗泰(音)有三大箩父辈遗留的茶叶,他把茶叶拿去香港的美丽华酒店,提出三个问题:“这是什么茶?多少年份?价值若干?”当时,我太太的表哥在酒店里工作,她建议何宗泰把茶样寄给我看看。我看了之后,写信回复何先生说:这是特级六堡茶,刚生产时每篓五六十公斤,留到现在估计每箩不超过42公斤,陈香很足且是木香,我愿意出价每公斤1000元向你收购。对方收到我的传真回信后十分高兴,就将茶叶卖给了我,因为他不想父辈传下来的好东西落到不懂行的人手里。

20世纪90年代后,我们不再经销六堡茶。但十几年以后,内地消费力慢慢提升,六堡茶也恢复了知名度。到了五年前,梧州中茶公司给我调拨了一批特级六堡茶,共3000多斤,我认为其品质非常好,就在网上推销这款茶,包装上写上“纯干仓三年陈化”,其实陈化年份已经不止三年了。结果市场反响极好,3000多斤的特级六堡茶不到三个月就全部卖光。我也是因为这个产品与梧州中茶公司重新建立联系,现在,”华联“在澳门十月初五街重新装修了一间门店,专门用来卖六堡茶。

“茶叶都在南光码头起货”

讲述人:何锡强(澳门鱼业商会理事长,现居澳门)

南光码头以前是渔船避风港。我家世代经营渔业,我是在南光码头旁边长大的。以前,澳门内港全部是木板搭建的小码头,南光码头也是一个很小的木质码头。

当时,供应澳门的柴米油盐都在南光码头起货。南光码头属于南光公司所有,以前南光公司代理进口澳门的所有民生货品,包括茶叶,全部用船运到这个码头起货。当时还有很多渔民捕捞的海产品也在南光码头上岸,所以那里周边的海面经常停满渔船。

除了南光码头,当时整个澳门还有其他多个码头,都使用数字进行编号,最大的号数是34号,南光码头又叫16号码头。中国内地运抵澳门的货物绝大多数在南光码头起货,但14号码头也有一些内地船只停靠。14号码头就是以前的澳门客运码头,当时去广东肇庆和广西梧州的客运船只都在14号码头出发,下午从澳门起航,第二天早上就到广州了。

1974年,通过填海南广码头被建成“石屎”码头,码头上配套建设了货仓。1974年以前,在南光码头装卸的民生用品种类繁多,连猪牛等活禽家畜都有,那时候我经常看到船工将活牛从船舱里赶出来。1974年南光码头扩建成现代化集装箱码头之后,停靠的船只越来越多。货船一靠码头,马上就可以卸货,然后直接用货车将货拉入市区。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12张图片

记者在采访何锡强(中)和陈永杰(右)。

“‘群胜馆’专门帮南光码头起货”

讲述人:陈永杰(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现居澳门)

澳门以前有30多个码头,不过这些码头以木质码头为主,可能岸边会有部分“石屎”(指砖石结构),但伸出海的部分都是木栈,用来固定码头的木桩都很大。

到澳门的货船基本集中在南光码头停泊。现在的南光码头是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改造而来的。改造以后,南光码头变得现代化了,装卸货都使用机械。在改造前,南光码头也是木质码头,货物装卸全靠人力。

当时,南光公司代理澳门包括茶叶在内的几乎所有物资的进口业务。在南光码头装卸的货物很多,一个叫做“群胜馆”的社会团体专门帮南光码头起货。“群胜馆”实际上是一个“苦力馆”,专门对接南光码头的装卸工作。

“澳门‘英记’与香港‘英记’没关系”

讲述人:卢章雄(89岁,澳门英记茶庄掌柜,现居澳门)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13张图片

卢章雄(右二)和他的儿媳妇向记者忆述澳门英记茶庄销售六堡茶的历史。

1938年,我只有10岁,因为日军侵华,我跟随母亲从广东顺德大良的老家走难到澳门,投靠我的堂哥卢涛,在英记茶庄帮忙。澳门英记茶庄的创始人就是卢涛,我走难来到澳门的时候,他已经经营英记茶庄三年多了。

我刚来澳门时,当地专营茶叶的茶庄数量很少,规模大的就是“祥珍”和“英记”,另外还有一些既卖茶叶又卖香烟的杂货铺,比如“正兴”“正兰”等茶庄。当时,我们茶庄销售茶叶的品种很多,包括龙井、铁观音、六安茶、普洱、六堡茶等,其中六堡茶的价格最便宜,云南普洱当时的售价是六堡茶的两倍多。在我看来,六堡茶和普洱茶口感相近,只不过普洱茶名气更大一些,我们当地人还因此把六堡茶当做“经济普洱”。

当时,澳门还没有什么茶楼,都是一些小茶棚和小茶寮,工人上工前就去这些茶棚茶寮里吃东西,然后喝茶消食。因为当时澳门的工人比较多,所以这些小茶棚和小茶寮的用茶量也很大,而且用很多低价的六堡茶。当时这些小茶棚和小茶寮都是一包包地要茶叶,每包大约几斤重,用完了又来要货。三水(澳门一个地名)当时很偏远,有很多工厂和茶寮,我经常去那里送货。另外,当时澳门许多普通居民家庭也会来英记茶庄购买茶叶。

抗日战争结束后,我曾经回了一趟顺德老家,发现当地已物是人非,没有什么活计了。于是,我又回到澳门,回到“英记”跟堂哥做茶叶生意。

以前的六堡茶都用大竹箩装,我们收货时,茶叶已结成一大块。这些茶叶在门店散卖时,我们必须先把整箩筐的六堡茶凿碎,再将它一点点掰散后才能卖。以前,英记茶庄最多的时候有10个工人,其中有制茶师傅、送货工人,也有专门负责凿碎六堡茶的杂工。工人用斧头把六堡茶劈碎后,两个女工就把大块的茶叶放在竹制蒸笼里,在灶头上一层层地叠起来蒸。茶叶蒸过以后就软了,制茶师傅将它们抖散开来,按不同档次归类。茶叶晾干后,就可以放在门店出售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澳门的茶楼酒楼不断增多,我们也卖了很多六堡茶给那些茶楼。卖给茶楼的六堡茶,我们一般不会凿碎,而是用板车直接运给对方,茶楼有人会对茶叶进行再加工。那时候茶庄的茶楼客户中,买六堡茶最多的是远来茶楼。也有一些像“冠男”“六国”那样的茶楼,要求我们把茶叶加工好再交货。当然,对方会支付额外的加工费。这时,我们的制茶师傅就要用大蒸笼把砍碎的六堡茶蒸软打散,等晾干以后再由女工分装入袋,每十斤左右装一袋,这样茶楼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我记得1950年之前,我们加工制作的六堡茶曾运往香港销售。

1950年以后,我们仍然经销六堡茶,但订购茶叶的模式已经改变。澳门街上出现了“茶叶经纪”,这些经纪人多数从香港过来。我们选定茶样后,对方就会从香港把货发给我们。1956年至1966年,我们曾向代理内地茶叶出口澳门业务的南光公司进口茶叶。后来,南光公司想将茶叶进口代理业务交由有实力的商家负责,也曾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堂哥因为年纪大等原因,没有接下这个茶叶进口代理权。1966年,南光公司把这个代理权交给了华联茶业公司。在这之后,我们茶庄主要从香港入货,香港的“元亨”“东荣行”“永生祥”等茶庄一直供货给我们。那时候,由于六堡茶比普洱茶便宜,因此澳门很多茶楼虽然使用六堡茶,但其中不少商家把六堡茶当做普洱茶来卖。

澳门英记茶庄与香港英记茶庄虽然同名为“英记茶庄”,但两间茶庄没有任何关系。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商标注册一说。刚开始时,澳门“英记”有很多股东,我堂哥卢涛是其中之一。随着时间推移,股东们逐渐退股,最后就剩下我堂哥一个老板。后来,堂哥把股份交给我,让我去澳门中华总商会登记注册。1976年左右,我堂哥去世,之后,我正式接手经营“英记”。那个时候,由于进货渠道等原因,我们逐渐不做批发,而改做门店零售生意。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一直经销六堡茶。20世纪90年代以后,整个澳门和香港都很难找到六堡茶的货源,我们也进不了货。尤其是1989年和1993年,澳门两次遭遇大水灾,我们的茶庄也被淹了,由于转运不及时,储藏在店内的旧六堡茶全部毁于一旦。如今,只剩下当年用来砍凿六堡茶的斧头和铁钎。之后,我们不再卖六堡茶。

现在,整个澳门的老茶庄只剩十月初五街里的“英记”和“华联”了。

“梧州到澳门的船以前都停靠南光码头”

讲述人:赖展京(61岁,南光物流货运公司董事长,现居澳门)

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_第14张图片

记者在采访赖展京(右)。

澳门南光集团以前是国家外经贸部管理的直属企业,成立于1949年8月。当时,国家为了建立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而专门在澳门创办了这个企业。

澳门面积小,各类资源少,自给能力很低,所有生产和生活物资必须依靠内地供给。1950年以后,南光集团就负责代理内地面向澳门地区所有物资的出口交易。这些从内地输出到澳门的物资,以来自广东和广西这两个地区为主,湖南也有少量供应。因为当时梧州有水路可以连通香港和澳门,广西的物资都通过梧州外贸口岸出口,所以有一段时间,梧州与澳门的关系尤为密切,三蛇酒、蜜枣、龟苓膏等很多广西的物品都是从梧州经香港运到澳门。

以前,南光集团下属有几家企业,如粮油食品公司、南洋贸易有限公司、五矿公司和货运公司等,这些公司和梧州经常有业务往来。我自己就在货运公司工作了40年。在这些公司里面,南洋贸易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茶叶等土特产的出口代理。因为这家公司有转口贸易的业务,代理的内地物资除了供应澳门本地以外,还中转出口到东南亚各地,所以就起名字叫做“南洋”。20世纪60年代中期,南光集团经过筛选,选择了华联茶业公司作为澳门进口内地茶叶的代理商,六堡茶也由华联茶业公司代理进口到澳门。

20世纪80年代,梧州到澳门之间重新开通了直航线。当时,来往梧州与澳门之间的船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自行船”和“渡轮”。“自行船”即装配有发动机的散货船,吨位在100吨以下,我们称之为“桂运”;“渡轮”的船型则比较大,吨位在500吨左右,我们称之为“桂驳”。这些船以前都停靠在南光码头卸货。南光码头升级改造后,配套岸吊机械,船上货品可以通过吊机运至岸上,货品装卸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广西的货品运到南光码头以后,货主就要找“开柜公司”凭单取货。因为当时大一点的船已经使用货柜了,所以这些专门帮货主取货的公司就被叫做“开柜公司”。这些公司的货车到码头提货以后,会给货主逐家送货上门。货物放置在码头的仓库要缴纳租金,为了省钱,“开柜公司”一般会在货物到达当天将其提走。

20世纪80年代,粮油食品公司、南洋贸易有限公司、五矿公司和船运公司等整合成立南光集团。当时,从梧州到澳门的货品每个月有1000多吨,但茶叶占比则无法统计,估计量不会很大,应该都是澳门十月初五街的茶庄订购的。

以前,运抵澳门的六堡茶主要在澳门各大茶楼酒楼销售,百姓家庭消费六堡茶比较少。据我观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澳门许多传统茶楼内都能看到六堡茶的身影。不过,澳门地区茶楼用茶量比较大的茶类是普洱茶和六安茶,六堡茶市场份额相对少一点。

20世纪90年代以后,内地物资的出口限制完全放开,不再需要南光集团代理。现在,南光集团仍是澳门的大型企业,不过已不担负以前的行政调控功能。而且,公司虽然还有茶叶销售的业务板块,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不再代理销售梧州六堡茶了。

梧州到澳门的水上运输线路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停航,因为内地公路铁路网络不断完善,梧州出口澳门的各类货物,通过陆路运输方式一天之内就能运到澳门,比船运快多了。时至今日,已很少有梧州商品用航运方式运来澳门。【采写:西江都市报记者 苏爱清 杨麦 龙天传,摄影:本报记者 苏爱清(除署名外)】

你可能感兴趣的:(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濠江潮来茶有讯 澳门今日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