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智力必然有差,但努力让你有了填补的可能性

“TA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话?”

天赋智力必然有差,但努力让你有了填补的可能性_第1张图片

奇葩说第五季最新一期的辩题是“TA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话?”

我们且不论在某些语境里,“TA真的很努力”这句话背后是否有引申含义,就单说“努力”这个状态。

看到这行字的时候,突然想到三年前高复班的班主任塞给我的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简单的两句话——学习认真的你一定会如愿!老师喜欢你的风格。

当时看到这两行字的时候,蓦地,眼眶开始湿润起来。

天赋智力必然有差,但努力让你有了填补的可能性_第2张图片

2015年

在那之前,自己是一个不喜欢被人说是很努力的人。首先,我有自知之明,自认担不上这个词。大家都惯常看表面现象,并想当然地认为理应如此。而自己知道,在背后,我有多放任自流。

正是如此,我听到别人这样的“夸赞”,是觉得窘迫的——自己并没有那么努力。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时候总觉得聪明是个比努力更好听的词儿,总希望把自己某些成绩归因于无师自通的天赋与聪慧,而不是需要持之不懈的努力来达成。如果做不好一件事,也有了为自己开脱的理由:我还没努力呢,努力了肯定就做好了。

但2015年11月19日那天,被人用以“努力”一词来肯定,却让我百感交集。

那年冬天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得很,很少能在寒冷的冬季里起得那么早,而且还持续了数月。但为了能准点挤进上海早高峰地铁里,跨越大半个城市来上课,依旧日复一日。不想迟到的原因,只是深怕错过任课老师的知识讲解,哪怕只有一分钟。

那段时间,自己基本上是不看手机的,一到下课,除了去洗手间,就是老师办公室。总之,就是揪着错题问。一到家草草吃个饭便进入学习刷题的状态,恍若进入为备考冲刺的两点一线的“苦行僧”生活。

自2015年起,心态开始变了,随之而来的想法与行为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变化着。我开始欣赏并致力于成为“努力的人”。

(更具体地说,“努力”这个状态是从2015年八月份开始的。这时候需要感谢一位姐姐的引导与言传身教,虽许久未联系,仍致你最诚挚的祝福,希望你一切安好。)

天赋智力必然有差,但努力让你有了填补的可能性_第3张图片

2018年

现在回过头来想,那时候的确很努力,而且是默默的。家中的父母不知道我窝在房里,做了多少份试卷;自己在入睡前带着的耳机,传来的声音都是自己就着复习内容而制成的录音;在通勤路上,从地铁六号线换至二号线再换至七号线,这一个半小时的路上,都是攥着书的,以便随时能瞅一眼。

那时候紧绷着一根弦,说不辛苦,那是不可能的。可那会儿并不觉得苦。要是没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苦。

我从不怕风雨兼程,只担心穷途末路时,竟颗粒无收。

所以当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作为专业仅招六个名额的最高分,我没有很意外,只是抱着一种“本该如此”的心情去看待。可是同时又陷入沉默,回想2013年看到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坦白地说,至今也未能释怀,心中还会有个声音,和自己说“本不该如此”。

随后又哑然失笑,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努力也好,散漫也罢,都是过去式了。当下最重要,且会影响着未来。

努力是没有什么好声张的,尤其在毫无建树的情况下。

可是当被人肯定这样的状态时,我为什么会突然落泪呢?明明以前对“努力”这类的夸赞不屑一顾的。那是因为我知道了努力有多重要啊,努力背后付出的心神,是旁人都不曾知晓的。

如若有不少人夸你努力,那我相信你一定是个非常棒的人。

成功者的努力,或许有朝一日还能把它们一一复述。失败者的努力,大多都是无人问津的。但是,努力一定会有一个结果。努力的结果不一定是成功,可那也会是一个结果,不管它会如何,或者它带来什么影响,起码问心无愧了。

在一些语境里,努力是冷嘲热讽,是打着哈哈的客套话,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或者动力。但是在我这儿,“努力”一直都是个特别“神圣”的词,立意挺高。我很少夸人努力,也觉得自己不够努力。

因为还不够格呢。

天赋智力必然有差,但努力让你有了填补的可能性_第4张图片

努力算特质吗?

我觉得,算。

专注力、意志力、执行力,乃至个人的心智都会影响着努力。

很难定义所谓努力到底需要达到什么程度,但每个人努力的上限的确也不一样。可是很多人,都未曾开始启动努力的按键。

自己喜欢两种人,一是对一切保持好奇的人,二是一直努力上进的人。

或许天赋智力有差,但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自身的努力才是更值得关注的方面。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自律的努力的人。

天赋智力必然有差,但努力让你有了填补的可能性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赋智力必然有差,但努力让你有了填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