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哈哈日记(2019.7.25)

文/博土

其实我开始怀疑西方的检查标准系统

你会发现这些适用大部分普通人的“标准”,是经不起推究,尤其是越无形的考核事项,越被忽悠了许久,如智商测试,如体检的许多指标,都很机械,很愚蠢。其实没这么严重,就是始终觉得不够“精密”,但是这样的统计实验方法还是比较科学的,就是需要一个过程,和思考更多更细小条件。

我不是开玩笑,我曾经测试过智商,有一次是零,一次是几还是负数来着。这世间许多是经验之学,就比如算术,一加二等于三,一开始你不知道的时候,你需要时间思考,那么思考时间被作为评判标准了。但是你多几次经验以后,你知道这个结果了,以此推测出更多结果了,无限多的数据经验以后,考察的不是你会不会去计算,这个方法,而是你的记忆力,你的脑容量大小了。

综合了各个方面以后,给出一个定数,综合指标来定义评判一个考核内容,而其实这些都是变量,失之毫厘。

又如高血压,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血液数量不一样,活动频率不一样,血管粗细不一样,当天心情不一样,但是,无数次归纳统计之后会有一个范围给你,超出这个范围就是高血压低血压,可偏偏有人在这范围之外,也是健康的。可他平白无故服用了许多这个治疗不在他数据指标之内的药来控制这个“病情”。

前些天我和一位考级的茶艺师就这个科学标准学茶体系,和多变量条件下参考体验一个“好坏”,争论了一会,还好她不是我大学脆弱的女老师,否则她也将被我气哭了……那个茶叶问题的纵坐标是发酵程度,香酚类物质呈现出来的具体香型,在温度,茶类,不同情况下的先后顺序……说真的,那个图是有点混乱,但它只是想更全面的把各项条件放于一张数据图里来简单说明这个问题,大致上也是没有错的,只不过茶叶这个东西,在不同人,不同水温,不同沏泡方式,在于多种呈现方式下,一个是客观的数据,一个是主观的感知中,来排列顺序,为的是让初学者更能系统的去明白茶叶的正常内涵物质和情况,如此而已。就像学钢琴一开始,得听,弹体系的音标,指法,别人的曲子,为的是摸索学习音律的变化规律,而最后作曲者都还是“即兴”的,并没办法刻意规定为什么多了一拍休止,为什么有个小颤音,为什么有的人弹的生硬有的人弹的有韵味……

就像同一个茶有的人闻的是兰花香,有的人感知到的是橘子像,栀子花香,亦或者其他命名的东西,这些因为每个人的感知不一样,还有多酚类的挥发性,不稳定,酸性体质的人和碱性体质的人,分泌的唾液是不是也不一样?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综上: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主观,客观。……

晚安

日记,不要喷我。


2019.7.25博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叶哈哈日记(201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