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反脆弱》

这本书刷新了我的一些认知。

当我在困惑于人们争论的“大而不倒”的情况时,这本书给出了一个让人信服的阐释,规模的扩张不等于抵御风险能力的提升,相反规模的扩张会让许多隐蔽的问题累积并集中爆发,可以使很大规模的组织面临被摧毁的风险。金融危机中倒下的雷曼兄弟,财务造假而崩溃的安然公司,高度集权经济体制的前苏联解体,事物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规模的扩张并不是优势而可能是累赘,因为它是脆弱的。

书的副标题是“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波动性。有过中学物理基础的人都知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波动性的世界中,而我们人类不断生存发展到今天与我们自身所具有的反脆弱性是分不开的。生物学上有一种损伤补偿机制,将植物的顶端剪掉之后,一段时间里植物会在躯干的其他部位长出更多新的“顶部”,植物的这一特性非常易于观察,人类机体也有这样的特性,我们小时候打过的疫苗便是将某种特定病毒的表面蛋白(已丧失活性)注射入机体,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免受相应疾病的困扰,在疫苗产生之前,人们将得过水痘的人穿过的衣服给未得过水痘的儿童穿,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水痘的作用,其机理类似。生物体的这种特性就是反脆弱性,从这里可以明确的看出反脆弱性度量的是抵御风险的能力,这种能力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我们看似强硬的东西实则是脆弱的。当面临的冲击是前所未有之时,那些强硬的事物往往会不堪一击,豆腐是很柔软的,相比之下萝卜是较硬的,但是在水中煮过之后,萝卜变得柔软,豆腐依旧,相较之下在面临这样的冲击时豆腐比萝卜更具有反脆弱性。反脆弱性是蕴藏在物体内固有的一种本能,它只在相应条件触发时才会显现出来,在安然平静的状态下看起来是一样的两类事物,在一个偶然因素作用下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自然事物的发展是从有序到无序的运动,自然会在一次次的随机冲击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因此,离开了人类的指导和干预,自然会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达到最优的平衡状态,就像我们人类出现之前那样的状态。

反脆弱性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被观察到,因为人们往往选择忽略它。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脆弱推手,在脆弱推手者的观念中事物的运行离不开他们的作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中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是脆弱推手,正是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使金融系统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因为一系列的干预举措只会使其变得越来越脆弱。这就好像跑步运动员不需要知道如何计算其在奔跑过程中的阻力,不需要了解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跑出最好的成绩。手掌中的一把沙子如果被攥的太紧那就会什么都不剩下,相反的只要平摊着手掌保持闭合,手中的沙子自然会积聚,过度干预攥的太紧只会适得其反,可惜这个道理被许多人忽视。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个不断分工专业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脆弱性增强的过程。这一点看上去可能很难让人理解,但只要想一想我们当前的这个社会,一个人想要获得谋生的能力需要经历的时间和过程就可以看出来,一个人要读到大学毕业找到工作这个过程要持续到从出生到22岁(正常以18岁读大学来计算),而这还只是没有掌握非常专业的技能,如果读到博士那这个过程会更加漫长,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现代社会为了获取生存必要的技能所需要的准备时间越来越长了,而我们花费大量时间习得的这些技能却会面临被迅速淘汰的风险,相对于以前人类14岁左右就可以获得生存的基本技能来看,我们抵御风险的能力确确实实是降低了,而我们所处的当下繁荣的世界也可能是一种幻觉。大多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都不会太意识到电力对我们的影响,因为电力已经非常普遍了,在我们的印象中电力就像是空气一样随处可得,现代化的社会构建的电力系统让人类对其变得非常依赖,而一旦发生大面积的停电事故,整个城市可能会瘫痪,这样的事情虽不经常见,但是一旦发生则一定会成为新闻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是现代化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脆弱性的一个典型例子,那些将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脆弱的人却得到人们普遍的赞誉,这些人就是脆弱推手。

反脆弱性是抵御风险的能力,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增强自身反脆弱的能力。作者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杠铃策略,即在两个相反的极端用力。举个例子,在做投资时不适宜将鸡蛋全部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将10%的资产投资于风险很大的项目而将90%的资产投资于风险较小的项目,因风险项目的损失以投资额为限而其收益则无上限或上限极高,这种损失和收益的不对称性为我们运用反脆弱获得抗风险能力提供了极佳的机会。进一步的分析,当10%(或者更小)比例的投资失败时,投资者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一次试错的机会,而正是这些小代价的试错为成功的投资收集了足够的信息。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那位提出改革开放在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老人,在当时的环境下建立经济特区的行为可以说是冒着相当的风险了,而其成功的收益则是无法衡量的,这也说明当时的社会特性是具有反脆弱性的。

反脆弱的能力会因时而变。“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里的福祸可以看成是成功的收益与潜在的危机波动性,此时的危机如果能安然度过则会在将来获得成功的收益,而成功的收益不断累积以致规模不断扩张时却引来新一轮的危机出现,如此循环往复。在中学生物中学习的知识告诉我们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为这样的系统才会稳定,大自然在进行选择时会趋向于保持多样性,以抵御不同的危机情况。这其实就是大自然在进化时的选择权,拥有足够多的选择权,也就意味着拥有更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反脆弱这本书会让我们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拥有反脆弱能力的事物会拥抱随机波动性,并从波动性中受益。记得之前听过一个关于运输鱼的故事,客商在将鱼捕获后运输到目的的的这段路途中,发现经常会有大量的鱼死亡,后来,客商在运输鱼的池子中放入几条会捕食其他鱼类的鱼,最后运输到目的的的活鱼数量反而更多。因为鱼在捕食和躲避被捕食的过程中经常活动而在水中补充足够的氧气,使最终存活下来的鱼数量更多。我们不是要将一切风险都杜绝或者避免,而是从风险中获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反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