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之形》:对于校园暴力,我只求认识和了解

电影刚出来的那天下午,我一个人骑车去电影院。

小县城的电影院里并没有什么加分项,大热天里,居然连空调也没开,座椅前宽大的幕布让我想到了家里那台依然依靠“显像管”成像的老旧电视机的模样来。

电影院呆的糟心,电影也看的糟心。

等到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接近五点,两个小时的电影让我感觉浑身乏力,不仅压抑、难受,而且很无力。

这种无力感起初产生于对影片的主观联想,稍稍的看进去一点的时候,就发现,这么美的一部动漫,原来在讲述的,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爱情故事,而是对当今社会的一种人性拷问。

我不知道影片到底减掉了多少,但是在我看的过程中很难将情感代入进去,一是因为电影院糟糕的体验,其二则是因为电影本身剪辑的支离破碎,那种跳跃的僵硬感上一次出现的时候是在看腾讯上的《断背山》的时候了。

故事剧情

先来介绍一下整部影片的故事内容:影片讲述了石田将也和西宫硝子两个人的成长历程,着重刻画了石田将也的欺凌形象和西宫硝子的弱者形象,小学时期的转学生西宫硝子被石田将也一直欺负,导致西宫硝子转学离校。

《声之形》:对于校园暴力,我只求认识和了解_第1张图片

而留下的石田将也因为欺凌事件被大家孤立,开始逐渐变得孤僻和自闭,长大后开始尝试自杀,因为心理保留着对西宫硝子的担心而想最后看一眼西宫硝子,被拒,送礼物的新意未达成而暂时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在于西宫硝子的进一步联系之后,发现西宫硝子刻意躲避他并不愿意与他正面交流,石田将也抱着想和西宫硝子成为朋友的观念与她交流沟通,两人的隔阂开始慢慢消失,但是石田将也的自闭却还没有好转,直到石田将也遇到了他的第一位朋友小野贤章的时候,他的心理防线才终于被打开,并开始接受其他人进入到他的世界里。

在之后的剧情里,石田将也和西宫硝子和同为小学同学的几个朋友解开了隔阂,石田将也本人也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逐步去接受身边的所有人,而西宫硝子压抑的内心也终于在石田将也的感化下变得开朗和坦然。故事到这就结束了。

我们的社会

这部电影很复杂,也很深刻,他探讨了很多东西,我在上面说过其实这是一场关于人性拷问的影片,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复杂性,西宫硝子的被欺凌和石田将也的欺凌形象,并没有被影片刻意刻画,而是客观展现的。

电影探讨了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关于校园暴力中的受害者的人身权利侵害的问题,第二个则是校园暴力中作为施暴方的人身权利侵害的问题,而第三个,则就是两者的成长历程产生的社会问题。

《声之形》:对于校园暴力,我只求认识和了解_第2张图片

我提到这个三个概念,主要是因为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社会里,发生的其实并不比日本社会要少,只是我们在选择上,可以避开了这些问题,而选择我们认为适宜的、正当、符合个人利益的态度或观点。

这绝对不是凭空捏造的,因为各种校园暴力的新闻我们都是有所耳闻的,至今在百度百科上搜索“校园暴力”这几个关键词,你仍然可以搜出来一系列的热门新闻,也就说明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属之前在柴静《看见》里讲述过的“高跟鞋虐猫事件”,柴静在里面作为一个旁观者,充分听取了反对者和当事者的态度和意见,也没能从中做出一个自己的判断。

为什么呢?

我们拿“高跟鞋虐猫事件”和“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结果做对比其实就明白了,熟悉两者的人们大概知道,作为加害者的本人出于一种主观的享乐态度,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反道德行为,同样的,他们认为这是属于自己的一项权利——在校园暴力欺凌事件中,加害者侵害他人的目的,一般是建立在示威和享乐的形式上的,加害者本身的行为是需要被斥责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斥责的过程中,失去了准则。

在电影《声之形》中,石田将也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而遭受到冷暴力的处罚,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一次又一次被排挤,被斥责,被侮辱(所有硝子所受到的侮辱全数归还给了石田将也),以至于他长大后感觉生活无力,想要以自杀的行为结束自己的生命。

你一定认为,我这样说是有意在支持或者谅解这种行为?

错了,我只是在阐述一种现象,日本作为一个极其重视个人名誉和信用的国家,形象一旦被认定为什么样,那么他的生活可能就从此只能活在那个被固定的“面具”之下了,原著作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有感而发,写出了这样的故事,在《声之形》这个故事里,无论是作为受害者还是加害者,他们都没有被加以同情,而是各自讲述着各自的不幸。

这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只是在展现一种现象,而没有刻意去下定论。

那么,对于我们的生活呢,《声之形》又有什么刻意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前文中提到了两件极端暴力现象,第一个“高跟鞋”事件,柴静已经做了非常全面的解读,我想来说说第二个事件,同时联系到我们自己的生活。

《声之形》:对于校园暴力,我只求认识和了解_第3张图片

这篇文章主要想讲的也就是“校园暴力”,《声之形》展现的是日本社会中出现的客观现象,那么在中国呢?

中国的校园暴力很复杂,因为他已经不再只关系到受害者和加害者两个人了,大部分的原因,其实都会辐射到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上:如果说欺凌只是个人表现权力的形式的话,那么侮辱则是心理病态的一种展现了!

很多校园暴力事件已经不能用“欺凌”来总结了,大部分校园暴力都带有侮辱性成分,这种侮辱是病态的,并且都是因为个人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

与其说加害者对受害者的侮辱是加害者的过错,还不如说这是加害者所处的环境的出了问题,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情绪性引导在这方面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近年来产生的几件校园暴力事件,戾气很重,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情绪引导上出现了问题,在电影《看上去很美》里,孩子被放置在同一个环境(学校)里,同一种情绪引导下,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一旦做不好,就会被嫌弃,被排斥,甚至被挤兑,在这样的情况,就只能选择对峙或忍受。

这种结果造成了偏激性的后果自然是可以预见的,所以我说,校园暴力,其实不全是学生的错,而至于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我也不好下定论。

事件的复杂性正在于此。

就像柴静所说的:一个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记者只要别拿石头拦着,他自己就会流淌出来的,有就有,没有就是没有。

我深以为然。

《声之形》:对于校园暴力,我只求认识和了解_第4张图片

《声之形》在承认了加害者和受害者的过错之后,并对日本展现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完整展现,我希望中国也能够有这样的电影,来探讨一下中国发生的校园暴力,很多时候他们(加害者)并不会意识到这是错的,我们也无法去强制他们去认同这种道德意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在很长时间里,我和电影中的主角一样感到一种无力感,却又有一种愿意寻求真相了解真相的心愿。

对于暴力本身,我深恶痛绝,而对于真相,我只求认识和了解。

迫于篇幅没能将整件事情进行详细的分析,只是稍微展开了一点,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好好了解一下关于“校园暴力”这方面的知识。

正如《看见》里所说的一句话: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我只希望自己不要轻易的论断,因为每一次选择,都会产生不同的结局,《声之形》带给我的思考,还有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声之形》:对于校园暴力,我只求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