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模式。
养老院医养结合是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整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那么,为什么要就医和养老融合在一起呢?
老年人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对医疗服务依赖性更强
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
医养结合养老院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开启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模式。
现在很多传统养老机构陆续向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转变,例如设置理疗室、康复中心、医务室等等,但是面对众多复杂多样、专业性强的医养结合配套设施却望而却步了,怎么配套建设、需要什么产品、那些设施更好一些、哪些更加经济实惠等等问题困扰了现在需要转型的众多传统养老院。
“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设计,与一般养老服务机构设计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医养结合就是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客户“从出生到死亡”为全周期,集医疗、健康、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云存储动态健康档案,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目前,各地在试点中形成了以下两大类七小种模式。
第一类是机构层面的医养结合,主要有四种模式
一是毗邻建设,即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如养老机构紧邻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点毗邻建设。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增量的新建机构。
二是机构对接,即通过协议合作、转诊合作、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业务对接和服务融合。
三是内设机构,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开设长期护理床位或开设护理型养老机构。
四是纳入定点。这是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地区出现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机构对接模式,主要做法是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接收医疗机构内转移的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入住。
第二类是居家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家庭医生签约,即推广家庭医生服务,与有需求的老年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契约式服务,为签约老年居民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为其提供预约转诊、健康查体、保健指导、疾病干预、家庭病床等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二是建设嵌入型小微机构,主要是通过发展社区嵌入式、小规模、专业化的医养护一体化“微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比如嵌入护理康复型、嵌入照护型等小微型养老机构。这是一种类似但不同于上文第一类“内设机构”的医养结合模式。
三是流动上门,即由轻资产运营的护理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上门服务,或者由医院负责运营、配备了医护人员和专业社工的流动服务车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诊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巡回上门服务。
尽管以上模式在很多地方实践中都被归结为“医养结合”,但事实上如果加以严格区分,有些做法只是针对老年群体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模式的创新,比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只有在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融入养老服务人员,或者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与养老服务人员联合向老年人提供服务,才可归结为“医养结合”;否则就只是解决老年人怎样方便看病就医问题,仍然属于“医”的范畴。
如何实现这一“融合”?
立足长远,做好整体布局,根据建设内容做好总体规划,以医疗功能需求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布局合理。在云计算平台上建设一体化的医疗与养老信息管理应用软件系统,为医养结合提供软件和信息服务。
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设备,整合地区的养老资源,可跨部门间的有效协作对、解决紧急情况、提高养老机构日常运营效率,从资源调度、紧急事件处理到医疗系统、养老系统、居家服务系统,GPS系统,还提供帮助基层医疗养老机构所需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云端专家指导、医疗质量评价系统等系统,并通过互联网与医疗云服务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形成便捷、高效、一体化的医疗养老服务信息体系。
(一)以健康评估为基础,完善健康养老监测评估体系。开展老年人健康评估,摸清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疾病谱及健康危险因素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卫生、养老等服务资源,在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内设置健康养老需求综合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医养结合工作监测评价机制,对重点工作进展和服务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二)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实现居家服务医养结合。
1.开展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优先满足老年人签约服务需求。分层分类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签约服务包,为居家老人提供“五保障四优先四重点”的健康养老服务(五保障: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的专业医护团队,一份老年人健康档案,一次年度免费健康体检,一份年度健康管理方案,一个慢性病长处方;四优先:优先就诊、优先转诊、优先预约专家、优先保障用药;四重点:对居家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人提供病床巡诊、长期护理康复、安宁疗护服务)。
2.健全服务规范和标准。完善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规范居家养老、医疗、护理、康复、药品配送、延伸处方等服务内容。制定健康管理、远程监测等新增服务的收费和价格标准,提高诊疗服务项目标准。研究特殊困难老年人监护制度,建立医养服务质量监管体系。
(三)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实现智慧化医养结合。
1.建立老年人健康养老信息平台。以打造数字化为目标,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立老年人健康养老信息中心。加强海量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应用,为制定规范标准、促进医养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化支撑。
2.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智慧化。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以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进养老金、护理补贴等社会保障性资金领取“一卡通”,实现老年人就医、购药、医疗项目记录、处方记录、实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金融机构联网在线金融服务等功能。
3.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产品智能化。发展适用于医养结合服务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高性能微处理器。针对不同环境,研发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和自助式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和康复辅助器具、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促进医养结合服务的便捷、精准、高效。
福佑年华——中国养老机构第三方经营管理专业服务商。福佑年华成立于2015年,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扎根于养老机构运营十年之久,定位于“养老机构第三方经营管理专业服务商”,旨在通过“创新的养老模式,破解运营难题”为使命。提供养老机构托管,咨询策划,运营辅导,养老人才培训为核心的专业养老服务,努力打造投管分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商业合作模式,为养老项目投资人提供本土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