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老: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及与传统金融的竞合关系

文/黄金老,苏宁金服集团常务副总裁兼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

今年以来,很多人开始谈金融的跨界融合,早两年,大家谈的是金融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问题,跨界的概念含义更丰富一些。追根溯源,今天所讲的跨界,更多的还是产业资本跨界金融业务,是产业和金融的跨界融合问题。从银行史来看,德国和日本一直有工业企业办银行的历史传统,实行全能银行或主银行体制,银行和产业之间关系密切。在我们国家,金融与产业之间有着比较清晰的划分,互联网时代来临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产业和金融的融合更为容易,产业办金融在这几年才变得比较普遍。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产业与金融的融合以互联网金融的形式在支付、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和投资理财四个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也已经初现端倪。

对于互联网金融,近一年来大家看到了很多负面的信息,市场对互联网金融的印象变差,很多人认为是个搅局者,甚至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规范,但是作为新兴事物,更多地还是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支持其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所以,在本文中我主要想谈一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合作关系。

互联网金融四大领域较好地做到了普惠和廉价

这半年来,我一直在谈一个命题,即互联网金融的使命是普惠金融和廉价金融。对长尾客户的覆盖是互联网的特点,普惠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天然使命,但仅仅普惠是不够的,这种金融服务还应该是廉价的,即更低的融资利率、更少的收费和便捷的服务。应该讲,在互联网金融的四大领域里,均比较好地做到了普惠和廉价,这是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重要贡献。

首先看消费金融领域。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发放贷款2300亿元,预计今年会上9000亿,甚至更高。互联网消费金融为何能获得这么快的增长,低利率和便捷的服务是两个重要原因。信用卡分期的年化利率一般在15%左右,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最低能做到8%左右,怎么做到的呢,我认为可能是理念不同,传统金融产品利息收入是目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可能有更多的考量,有时候利息收入只是目的之一。以电商系消费金融产品为例,利息收入只是发放消费贷款的一个考量,还有一个重要考量是促进商品的销售,所以有下调利率甚至实行免息策略的动力。银行信用卡不同,获得利息和手续费收入是其主要的目的。在便捷性上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申请是纯线上的,短则几分钟,多则几个小时;而银行信用卡申请,需要经过各级机构的传递,一般需要15个工作日甚至更长的时间。此外,相比银行信用卡,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门槛更低,可以覆盖更广的人群。应该讲,这些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大发展,较好地促进了消费升级。

其次是供应链金融。银行业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深耕已久,进行了很多创新,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仍然存在需要提供保证金、成本较高、期限僵化等三个痛点。以期限为例,不同企业的应收款项账期不同,从节约成本的角度,企业希望融资期限能与账期匹配,但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只有3个月、6个月、一年等少数几个期限可选。痛点的存在,银行是清楚的,但很难去改进,因为在供应链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三流中,银行至多能掌握资金流和信息流,掌握不了物流,对欺诈风险和重复质押风险就很难防控。前些年,国内钢贸融资不良大爆发,仓单的“一女多嫁”甚至仓单造假是重要的原因,根本上在于银行不掌握仓储和物流。这三个痛点为实体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了机会,这两年很多大的实业企业投身金融行业,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供应链金融,凭借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掌握,风控能做到比银行更到位,自然能降低融资成本、取消保证金并做到期限匹配,真正促进了我们企业产供销的衔接。

第三是支付领域。今天,所有主流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个人业务基本都是免费的,包括开户、充值、转账、提现、动户提醒、便民服务缴费等,手机银行还做不到这一点,还是有比较多的收费项目。此外,第三方支付的免费策略也给银行业带来了一些压力,促使银行业不断降费。以转账为例,今年2月份,五大行联合宣布手机银行转账免费,网上银行5000元以下转账业务也不收费,这是市场竞争带来的积极效应。在对公支付方面,第三方支付的费率也全面低于传统银行业。在支付领域,互联网金融实现了更低的成本。

最后是投资理财领域。从目前的主流业务模式看,互联网理财更多的是换个渠道卖理财,和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销售缺乏本质的区别,或者说互联网对这个领域的改变还不突出。随着智能投顾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理财有望突破现有产品代售的模式,真正做到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改变传统金融业务模式。就当前而言,互联网理财有两大贡献,一是大幅降低了理财业务门槛,从银行理财的5万元起降至1元起;二是互联网渠道节约了中介成本,能够给客户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大约能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上面是我谈的第一点,主要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在促进金融体系效率改进和服务实体经济上的贡献。接下来,我谈谈第二点,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之间的关系。

市场对二者的关系的认识,是有一个演进的过程的。刚开始,大家都觉得二者是一种绝对的竞争关系,甚至是颠覆者和被颠覆者的关系。从这两年开始,观念开始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二者更多地还是一种合作关系。与传统产业不同,金融业一直比较注重同业合作,几乎每家银行都有同业业务部,在一些银行,同业业务部的收入贡献甚至不弱于公司金融部和个人金融部。正是由于这种紧密的合作文化,金融企业间形成了健康的竞合关系,该竞争时激烈竞争,该合作时倾心合作。我们看到,在金融体系内,没有一家金融机构希望另外一家机构倒闭,因为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08年雷曼的倒闭成为全球金融海啸的导火索就是最好的例子。从这点看,金融业与传统产业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从一般的产业竞争来看,可能更加强调“剩者为王”的理念,竞争对手都做不下去了,市场就是我的了。

所以,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应多体会金融业这种合作的文化,这也是苏宁金融一直坚持的理念。在我看来,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与传统金融机构在资金合作、风险管理合作、渠道合作和产品合作等四个方面有了很好的基础,且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

一是资金合作。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机构需要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资金,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客户资金,都是存在银行账户中的,也在为银行提供资金。关于传统金融机构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我认为这是经济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未来会越来越普遍。过去的二十年,中国处在重工业化阶段,大量银行资金集中于此,随着经济重心更多地转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资金需求是下降的,释放出来的银行资金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一般而言,银行对于新兴产业是谨慎的,以互联网产业为例,现在无疑是个大产业,但很多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多地依靠的是风险资本而不是银行资金,某种意义上,银行业曾经错过了这个大产业。互联网金融行业也是如此,未来必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若银行业不想错过这个新兴行业,需要为这个行业主动提供融资支持,可喜的是,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意识到这一点。

二是风险管理合作。传统金融机构擅长对客户财务信息的分析,但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掌握了客户的行为数据、消费数据和社交数据等,可以对客户进行立体的风险画像,弥补纯财务信息画像的不足,这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上合作的基础。当然,二者在黑名单共享上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三是渠道合作。互联网金融机构有流量,传统金融机构有网点,它们之间也存在合作的基础。

四是产品合作。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销售的产品都来自传统金融机构,如各类基金产品、保险产品等;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也需要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组合,在这方面存在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的空间。

除了上面四点,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合作的空间。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

(作者:黄金老,苏宁金服集团常务副总裁兼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文章整理自作者2016年7月7日在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金老: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及与传统金融的竞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