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开发实践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拓展,通过相关学者多年的研究与优化,已经可以较好的应用到现有的培训课程中,按照现有的发展状态,建构主义必将成为未来培训的风向标。
本文基于对建构主义的探索与实践,结合笔者多年的认知心理学和培训经验,将对研发的课程“元学习”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剖析,重点涉及授课现场要采用的建构方法与互动技巧。
建构主义以学员为中心,以培训师为主导,注重利用学员的旧知去解决问题,摒弃了传统的“讲师”的教学模式,在有效的帮助学员提升的同时也对培训师提供了较高的要求,本文特别针对课程设计与现场互动环节进行了细化,旨在通过层层剥茧的方式,再现建构主义的有效性。

前言

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建构主义教学就是点燃一个个学习者。
如果用修路作比喻,建构主义就是建立一种施工标准,将学习者手中的一块块砖头铺成一条通往目的地的最短道路,施工标准就是建构主义方法,砖头就是参培人员旧的经验,而目的地就是培训目标。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的连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无限性,在此过程中学员不断充实完善自身,获得生命能量。互联网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表明,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必将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假设或解释。
在解决现实问题时,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进行再加工后的创造,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背景

笔者查阅了关于建构主义的相关文献,从普遍的认同来讲,建构主义的思想源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康德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建构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
从心理学的观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建构主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的构建,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住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从而使得图式不断的协调建构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现代认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纳,把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及其创立的“文化历史学派”介绍到美国。维果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构建,他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融合了皮亚杰的自我建构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并把它们有机地运用到学习理论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意义建构。

理论

将建构主义运用于培训,主要归功于乔纳森的推动,正是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实践得到了发展。基于对建构主义教学的运用实践,将对理论基础、培训目标、适用范围以及对培训师的要求进行简要分析。
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的理论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学习既然是一种自我的构建,是借助学员旧有的经验进行的构建,所以与传统的培训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建构主义要求激活学员旧的经验,所以会有更多的分组与实操,培训师一定要忍住代替学员解决问题的冲动,这其实对很多培训师都是一种考验,因为中国的很多培训师还是“讲师”的身份,他们是以自己在某个行业的经验去“传授”,去实现对学员“醍醐灌顶”的效果。
针对各种形式的教学效果的评估却赤裸裸的展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各种方式培训后1天后学员能记住的内容比例分别是:讲授5%,阅读10%,视听20%,示范30%,分组50%,实践70%,教授别人90%,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讲课时学生都不听,而是自己看PPT或者材料的原因,因为很多老师讲的内容还不如自己看来得直接和有效,又怎能起到效果!
2、培训目标
培训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但很多人甚至不能区分“疑问”和“问题”,所以学习建构主义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问题”。
其实很简单,疑问就是答案非常明确,可以用是否回答的,比如“你吃饭了吗”就是疑问,而“问题”则可以理解为现状A与目标B之间的差距,如果培训中无法弄清楚现状A和目标B的话,就很难找到解决方案C。基于此,所有需求调研,都是针对性的了解A与B,最后解决问题C只是激活培训者的经验,架设A与B之间的链接。
建构主义在解决问题时,首先会对当前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是“良构问题”还是“劣构问题”。所谓“良构问题”就是现状A和目标B明确的问题,而“劣构问题”则是现状A和目标B至少有一个不明确的。针对劣构问题,要进行诘问或者具体分析,最终以实现问题的解决。
2、适用范围
1982年默克和斯皮尔在终身学习的描述模型中将学习分为四类:-正式学习:学习方式和目标均由机构控制-非正式学习:学习方式由学习者控制,学习目标由学习者控制-非正规学习:学习方式由机构控制学习目标由学习者控制-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均由学习者控制建构主义适合指导自我学习,其次是非正式学习,不太适合指导正式学习和非正规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不是全能的,任何所谓全能的方法都不会是优秀的方法,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是更加有效的。
4、培训师要求
是不是说建构主义要用很多分组与实践就更容易教授了呢?
实践告诉我们,不仅不容易,而是更难了。因为培训师要用更短的时间将最精华的内容讲清楚,然后让学员有针对性和方法性的练习,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要求。同时还要针对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解答,更要对各环节了然于心,而不是像一些讲师只要把自己的擅长的讲清楚,其他就不管了,所以,这种培训才是匠心之所在。
建构主义非常重视课程成果的总结,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还体验在每小节总结的时候。按照教练的要求,如果用半小时导入的话,必须要用1小时展示成果。比如本文所设计的课程,会在最后用1个小时进行实战反馈。
建构主义完善的体系与外科医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很多初入医院的外科医生学习过程就像建构主义的培训过程,会有较强的系统和流程化,同时对于如何建立培训结构体系和搭建学习活动有相当完备的方法。

实践

基于过去多年的培训经验,当我们以“讲师”的身份进行培训师,虽然现场会设计很多互动,现场气氛也不错,但重新审视后发现,那时所使用的更多还是以培训师为中心的方法。
建构主义要求培训师的职责不应该是给予,不应该把自己视为掌握知识和仲裁知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极端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指出,培训的作用将不再是讲述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员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结合个人多年的学习经验,笔者重新梳理个人关于“元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课程。所谓“元学习”就是关于学习的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第一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学习是名词,第三个学习是动词,整体的意识是“学会如何学习后再去学习”,此谓“元学习”。
按照建构主义框架设计流程,本课程框架如下:
(img)

课程开场

开场采用活动法进行设计,目的为打破学员思维,建立共同的学习场域。
通过以下这张图片将向大家呈现培训的宗旨:通过简单的方法实现学习效率的数十倍提升,很多方法虽然很简单,但只要加以使用,效果会出乎意料。
(img)
同时通过“提问询问法”,跟大家沟通目前学习的方法,以进入主题。
以上方法属于开场环节,仍以培训师为主导。

课程主体

本次培训的主体内容是教会大家如何学习,除了培训师本人经验外,还参考了《学习之道》、《刻意练习》、《超越智商》、《翻转式学习》等书籍,以及目前关于学习的各类社群资料。
课程主体内容的框架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结构设计”的环节,按照学习的流程进行分析,即读取、编码、应用和迭代的流程。

现场可以根据时间的安排,适时采用“拼图法”让学员加深对四个流程的理解。

因为本次培训采用建构主义的方式,对于理论的知识进行了缩减,相关理论的介绍将通过微课方式进行教学。

读取

“读取”为学习的第一步,本环节有3个课时,模块细化的过程中采用的是ASK的方法,主要使用其中的“S”,即技能的学习活动。
课程规划中会将所涉及的三个模块的内容细化,实际中将突出重点,不会完全平均分配时间,比如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为了突出重点,会对“组块分离”进行深入学习。
本文中,笔者将以“组块分离”和“间隔效应”的讲解为基本模板,所以会涉及具体讲课的内容,其他模块则更偏向课堂的学习活动设计。
1、组块分离(Chuck)
当人们接触到一个新知识,这个新概念在你头脑中呈现的状态就像这样。
(img)
组块化(chunking),能让我们将头脑中的信息组块,按照有意义的方式形成一个逻辑性、概念性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让其呈现成这样。
(img)
当这个新知识经过理解、练习后,它就会形成一个新组块,存入我们的长期记忆,参与到下一次的组块化中。

-书架上取书这一个动作,就包含了很多组块:识别目标,确定位置,取书时用手抓住书脊,控制抓的力度,取出的路径。
-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个小组块(mini-chunk),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小组块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组块,所以成年人只会用取书这一个组块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多个小组块。
-对于一个2岁的小孩子,完成取书这个动作就必须掌握其中的小组块。每取一次书,他都必须按顺序思考每一个组块,一个组块使用完,再思考下一个组块如何运用。

此处设计学习活动,让大家了深入了解“组块的动作分解”,既而进一步了解组块.
根据大家的分组,让小组对一类学习活动进行分解,细化成一个个组块。
分析技巧,如以2岁孩子的心态去思考如何分解。
可引出乔布斯的“STAY HUAGRY STAY FOOLISH” 张小龙分析APP开发时的傻瓜式设计*

进行一步介绍组块是怎样被大脑运用的,主要涉及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就是我们当前正在意识、思考的区域,比如你正在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信息以及你正在思考的内容,都在你的工作记忆中。
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早期的研究认为其容量为7个有意义的组块(Miller,1956),而最新的研究得出结论为4个(Cowan,2001)。工作记忆位于大脑的前额皮质。
我们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组块放入到工作记忆,利用这些组块来处理问题。由于容量有限,我们放入的组块只能有4个,如下图。
(img)
举例子说明:

人们的工作记忆是一个章鱼,它只有四个角,当你处理问题时,它就会从长期记忆中抓取组块放到自己的肚子里。

以提到的取书为例,对于成年人来说,取书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个组块,所以他们取书时,工作记忆中只需要放入一个组块即可。而对于2岁的儿童来说,这个过程就很困难了,他们需要同时提取四个组块放入工作记忆,每完成一步,就撤掉一个组块,再放入下一个组块,直到完成取书的工作。
所以,一次高强度的学习,通常会让你产生认知力竭的感觉,也就是认知过载,需要动用的组块容量超过了工作记忆。而日常学习,能收获适量的认知力竭,是衡量学习有效性的标志之一。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师可以按照这个原理规划培训过程,学生跟着课堂按部就班地学习,能系统地建立知识体系。而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后,由于缺乏这样的引导,大部分人的学习都是盲人摸象。
以读书来说,就有两种情况:把该学习的书当作娱乐消遣,把读娱乐消遣的书误当作学习。没按照组块的原理规划学习,这样微弱劣势的长期积累,使得很多人仅有碎片化的知识,而没有知识体系。
理解了组块的概念后,将进行“组块解构”的学习活动。
以读书为例,将课前准备的一篇文章分发给学员,进行组块的分析
小组活动的过程中,适时介绍ASK和PRM的方法。

2、间隔效应
此部分内容通过“五星学习法”设计学习活动,五星学习法包括:聚集问题、激活旧知、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
结合“组块”讲解时涉及到的章鱼手的案例,引出“发散模式”和“专注模式”。

此处设计一个“模式转换”的互动活动,将现场学员通过移动三枚硬币形成另外一个三解形

以上均是对间隔效应概念“ASK”的讲解,当学员基本了解了相关概念后,着手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
可设计的学习活动包括:

分小组讨论自己曾经通过间隔效应解决问题的案例并选典型案例进行分享
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各小组对两种模式的理解,同时形成群体认同。
分小组讨论如何有效的激活发散模式

培训师手上会掌握一些基础的答案,包括:
-去健身房
-参加运动
-慢步、散步或游泳
-跳舞
-绘画或涂鸦
-泡澡或沐浴
-音乐,尤其是纯音乐
-冥想或祷告
-睡觉
此处可强调睡觉是召唤发散模式的终极法宝,如王石在2016时间的朋友中的演讲,如“苯环”的发明等。
现场可举爱迪生的案例

爱迪生在遇到棘手的难题时会先睡一小会,而不是废寝忘食的去攻克。他拿着一个小球躺在椅子上,在身边地上放个盘子,在放松的过程中大脑就进入了发散模式。当他睡着时,小球就落入盘子,响声会把他惊醒,此时抓住发散思维留下的碎片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任务,分析学员举的不恰当的方法,用于纠正错误的习惯,如:
-打游戏
-上网
-和朋友聊天
-主动帮助别人处于小任务
-阅读休闲读物
-发短信
-电影
-看电视
此时可能会将自己带入另一个专注的状态,所以要区分对待。

这个环节中,可引伸《意志力》这本书中关于“意志力是一种生理现象”的概念。

意志力就像大脑思考需要能量一样,要会实实在在消耗ATP和血糖,是体内的有限资源,人们的情绪、精力等都受意志力影响

可以通过举例进行说明:

有些夫妻下班很晚,回家就容易吵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上班时候消耗了大量意志力,回家后就不再过多动用,于是情绪得到放任,导致了两人的争吵,解决办法也很简单,两人都早些下班,少消耗些意志力

既然意志力是生理现象,就有对应的解决办法,最简单的就是,补充糖分,这是得到科学证明的。另外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最有意志力的时段,一般是早上,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此处可选择性的跟学员进行交流。
比如设计一个学习活动,让学员参与探索其他的方法。
课程可以进行小节,比如通过“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总结,并且介绍相关的应用软件,便于实际操作。
3、交叉学习
此部分可简单介绍,大约10分钟时间,通过现场板书的方式交流,也可通过“连线法”进行教学。

如果是两个点形成的是一个线,三个点是一个面,四个点是一个立体,五个点……最终形成的区域越来越大

交叉学习可以是“组块”学习的进行一步加强,也是“知识迁移”的方式,可以进行一步延伸。
第一模块内容结束后,要进行成果展示,帮助学员进行强化建构。

编码

第二模块关于学习过程中的“编码”,本章节主要采用PRM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对培训师要求较高,但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学习活动:分小组讨论平时的学习方法,选代表进行总结,时间3分钟

培训师要有大量的实践储备,根据大家的方法进行典型分析,包括不良的学习方法:抄书、反复读、画很漂亮的思维导图、反复读,最终引出:脱离有效的学习原理,形式和工具是无效的。
以下方法同样要根据时间安排进行设计,不能采用平均分配时间的方法,以强调重点。
1、比喻和类比
可以通过“连线法”设计学习活动,或者通过分发案例的方法,也可以进行现场互动。

准备五个相关的概念,一边是学术的解释,一边是通过比喻和类比进行的解释
一组分发的学术概念,让小组选代表进行现场复述和解释
一组分发的是比喻和类比的解释,让小组选代表进行现场复述和解释

比如编程中使用的“GIT”的概念:
-学术解释为“git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用以有效、高速的处理从很小到非常大的项目版本管理”
-比喻类比为“用一套图形化的界面操作时光机,将代码回溯到任何时间点”
比如“哥德尔不完全定律”的概念
-学术解释为“数论的所有一致的公理化形式系统,都包含不可判定的命题”
-比喻类比为“一个系统,凡是自洽的,必是有BUG的”

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可引申出“记忆宫殿”的方法,即所有记忆术共通的方法。
现场活动进行“记忆宫殿”的演示。
2、费曼技巧
课程开始时可以介绍费曼方法,然后再进行学习活动。
费曼技巧四个步骤:确定主题~想象传授~搜寻资料~简化语言,具体包括:
1)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或者看到的一篇文章,然后拿出一张白纸, 把这个概念写在白纸的最上边;
2)设想一种场景,你正要向别人传授这个概念在白纸上写下你对这个概念的解释, 就好像你正在教导一位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一样。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以及是否还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
3)如果你感觉卡壳了,就回顾一下学习资料无论何时你感觉卡壳了,都要回到原始的学习资料并重新学习让你感到卡壳的那部分,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顺畅到可以在纸上解释这个部分为止;
4)为了让你的讲解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最终的目的,是用你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学习资料中的语言来解释概念。如果你的解释很冗长或者令人迷惑, 那就说明你对概念的理解可能并没有你自己想象得那么顺畅,你要努力简化语言表达,或者与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类比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现场活动:为各小组每人分发一篇文章,给每人5分钟时间按照费曼法进行练习,互相考核

此活动可能会用20分钟时间,最终让大家基本掌握费曼技巧。
3、卡片学习
通过钱忠书的学习方法引入: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
钟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此种方法是将费曼法进行的升华,采用的是卡片的方式,或者叫Q&A的方式,即一面是Q,一面是A,从而将一本书的内容简化成一张张卡片。

学习活动:根据刚才“费曼法”使用的材料,将其变成卡片,3分钟时间。

培训师根据学员的总结进行分析。

运用

通过提问法进行互动,跟学员交流学习的目的,以此引入“问题”概念。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确定什么是问题,比如你朋友迷路了,你在电话问他周围有什么标志型建筑
引出问题就是“现状”与“目标”的差距,通过学习最终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运用可以帮助大家建立并强化组块,进而更有利于调动组块解决问题。介绍两种方法:
1、翻转式学习
从《翻转式学习》和“教学相长”的相关概念出发,与学员进行互动。设计学习活动如下:

请大家回忆一个大学时期印象最深刻的课本上的概念,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印象深刻的?

一般是两种原因,一是当时有一种情绪或情感或者就是在实际中使用。
选择在实际中使用的方式进行延伸和学习活动设计。

根据刚才“费曼法”使用的材料,每个小组两两配对,一个向另外一个讲述

同时介绍许多“斜杠青年”为什么很少的费用进行社群分享,目的就是翻转式学习和刻意练习。
此环节可以跟大家分享最简单可行的进行翻转式学习的方法:写作。
通过培训师本人的经验进行分享,可以展示彭小六等人的案例。
2、MVP
通过学习活动分析“火箭发射式”和“最小可行式(MVP)”

分析互联网创业应该使用“火箭发射式”和“最小可行式(MVP)”?分小组讨论,给出小组意见。

最终结论一般是“最小可行式(MVP)”,这也是《精益创业》这本书的观点;如果有人提出“火箭发射式”,要用“变化”的观点进行诘问。
通过对小孩子学习的互动,沟通使用MVP的方法。

培训师可准备几套简单的拼图,让现场人员进行拼接,然后分享方法。

学习其实是拼图,而不是登山,并不是掌握了所有理论,会误认为要把基础打牢,要这里拼一块,那里拼一块,先把边框拼起来,然后再往里面添加东西

迭代

1、奥卡姆剃刀

设计小组活动:每个问题设计两种解决方案,一种用三个步骤解决,另一种用七到十种解决,让各小组进行选择

引出奥卡姆剃刀的理念:同一个现象能够被两种理论充分解释,人们会选择最简单的。
重复“组块”的操作模式,大脑会选择最“节省能量”的方式。
奥卡姆剃刀带给的启示:
-简化,最好是三条以内
-形成简单组块,如英文缩写SMART、STAR法则等
-费曼法则
2、元认知策略
此处为前述方法的总结,采用“复习”的方式对前述进行进行回顾,同时提出步骤:
-评估
-计划
-应用
-反馈
-调整
此外可以利用“粘贴法”设计小组活动,按照流程进行排序。

课程结尾

最重要的是成果展示,大约用1个小时进行组内学员间的互动,同时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到前面演示。

小组活动:利用康奈尔学习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

课程实战较多,所以课下将布置作业,通过微信群进行反馈。

找一本喜欢的书,利用学习的概念作出卡片并通过十分钟的语音在群里讲给大家听

将一本书中的内容做成3个卡片,在群里分享

对比

结合此次教学实践与课程开发,对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进行比较。
1、对培训师的要求更高了
这是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最大的体会。
由于之前更多以“讲师”的身份进行培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包括什么时候讲笑话、什么时候有互动都可以设计的非常精准,如果有些问题无法把握,可以选择性的忽略,只要不给学员留出更多时间,是可以搪塞过去的。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之后,情况大不相同。因为是学员为中心,同时是调动学员的旧知,所以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很多,包括但不限于:
1)学员的性格与组合
建构主义教学的模式决定了培训师需要明察秋毫,对学员的性格有个预期与搭配,以防止期间出现大的教学事件。虽然要求高了,但培训师也因此有了更大的成长。
2)站在更高角度思考
由于在现场讨论时,很有可能会出现培训都不理解的概念与技巧,这时要求培训师需要掌握问题的基本解决思路,比如诘问法,比如2W1H法等,需要站在解决问题的基本套路思考。
3)能够坦然面对突发情况
在建构学习的过程中,调动的是学员的旧知,很多学员可能比培训师还要强,他们可能会问出犀利的问题甚至不同意的观点,这时要因地制宜的化解。
基于此,建构主义教学虽然是非常好的方法,但对培训师要求很高,这样也可以筛选掉一部分滥竽充数的讲师,从而真正帮助学员成长。
2、培训师要忍住作为知识判官的角色
建构主义要求培训师更多担当引导者,真正解决问题的人还是学员,所以在遇到问题时,要随时让学员来解决,而不是为了省时省力自己给了答案。
心理咨询也有这样一种规则:所有心理问题的解决都是求助者自己解决的。这个过程要发挥好咨询师的引导作用,要用专业的方法进行引导,以取得学员的信任,让他们觉得是有依靠的,不过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他们。
而传统的“讲师”则更多的是裁判的角色,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有点像传统教育里的“填鸭法”,已经被别人反复咀嚼过的食物,无法让人获得更好的体验。
3、学习活动的重要性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建构主义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合适的学习活动,就无法让学员动手解决问题,更不用说调动他们的旧知。而一个优秀的学习活动是需要提前设计的,就像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及到的各类活动,当在实际运用时还要进行细化和精化,最终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有效达成。

总结

自从参加了建构式教学后,我彻底改变了对培训的看法,真正体会到培训对公司可以产生的实际价值,况且是现场可验,事后可证的。
培训业仍然是风口行业,而建构主义培训将是风口中的耀眼明星,这也是我参加授权班的原因所在!所以,企业最大的成本是没有培训好的员工,而培训员工要用优秀的方法才对,建构主义教学当是首选。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开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