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欧阳泽林,对于个体我“不误正业”——助力个人品牌IPO;对于组织我“业涉撩人”——助力企业的雇主品牌和招聘创新,个人微信:zhaopiner1 欢迎批判性点赞和报复性打赏!
医生/财务经理/保险营销员/设计师/自由职业者/管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经理/程序员/项目经理/创业者/房地产经纪人的个人品牌打造,攻略辣么多,套路都一样,仔细来看看,升值又加薪!
史上最全的各领域职场人士的个人品牌打造攻略B
树立医生个人品牌,打通自由职业之路(作者和来源:张琨医生微信公众号/张琨随笔)
医生在未来格局里终将自由执业,只有树立好个人品牌才能更好地迎接此次大潮。
为什么要树立个人品牌?
做为医疗产业投资的业内人士,我对未来十年后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判断是:医生会变成自由职业者。在不久的将来,一名高水平的医生,很可能开设、管理一个私人诊所,同时与多家医院签订合同出诊看病。
医院将不再是束缚医生编制、执业资格、执业地点的单位,而是医生多个执业地的一个选项。虽然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旧有的利益格局还未打破,但小荷已露尖尖角。像张强医生集团、岭南三杰为代表的医生团队,像美中宜和、和睦家、丁香园代表的医院基础设施提供方,像平安、泰康的医保支付方都在不同角度的向着这个方向摸进。
作为医疗资源的核心,我们的医生在这种大势之下要做好准备。未来的格局里,传统西医看庙的认知将被打破,名医名家的作用和地位将提升。中年骨干医生们应该考虑如何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为将来和医院议价时提供谈判的筹码。
由于好的医生品牌是一种案例积累、口碑传播的慢速建立模式,一般树立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虽然真正见到效果可能要到主治甚至副主任以后,但在住院医小大夫的时候就该开始积累。也许有人认为通过广告宣传、形象包装可以快速建立品牌,但通常的认识来看,这种品牌的效果并不牢靠,不能支撑永序经营。比如路边的韩国美容,比如三线电视台里的不孕不育广告,这并不是正统医生应该走的路。
如何树立个人品牌?
首先,需要树立一个观念,医疗是服务行业,除了人道主义的内涵,和其他的服务业态并无本质的差别。如果我们和其他服务行业并无差别,那就需要像麦肯锡的在咨询服务业、像海底捞在餐饮业、京东在电商领域一样对自己的品牌进行一系列的包装和打造,才能让我们的客户产生瞬间联想,得了肿瘤就找谁,得了心血管疾病就找谁,得了糖尿病就找谁的效果。所以,对建立的品牌的一些必要步骤的学习是有必要的。在这里简述一下我的经验:
Step1 建立对自己的认知,分析自己的品牌定位
建立品牌首先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知。一次和石应康院长聊,他说,医生分为医学家和医匠,极少数人因为在理论和技术的突破,能够成为医学家,而大部分人从事的是重复劳动的医匠工作,但医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服务和质量成为名医。
医生也要对自己有这样的一个预期,自己是要在服务方面领先?还是要掌握尖端医疗技术?是靠独有的仪器设备?还是特许执照下的业务资源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对自己的认知并无对错,只是一旦认知形成后,后续的资源都会围绕认知的结果部署,如果认知有偏差,可能投入很多资源达不到效果。
Step2 识别目标市场,确立主战场
对于服务领先型的品牌定位,更多是在大众市场树立形象。我大学的同班同学,协和医院皮肤科的张涛大夫就是这样的定位,他的患者普遍评价就是态度和蔼,治疗方案简单有效。和睦家的儿科男神崔玉涛也是这样的定位,在儿科这样的“哑巴”科室,他通过温柔的语言和耐心的交流往往能够超出患儿家属的预期实现好的诊断、治疗效果。
对于技术领先型或设备领先型的品牌,医生需要建立行业内的学术地位,比如要经常在国内国际的学术会议上亮相,发表主题演讲或文章。设备领先的要经常进行手术器械的表演和进修医生的培训。这样,其他医生如果遇到疑难的病例才会向你这里推荐。比如道培医院、达芬奇机器人在国内的推广模式。这样的模式最理想的结果是形成宗教式的信仰,让自己的弟子遍布各个医院,组建金字塔师徒结构,成为自己口碑和病源的基石。
对于特殊执照保护下的品牌,恭喜你,天生你就有了金饭碗。比如人工辅助生殖的执照就是这种稀缺资源,一旦拿到就意味着国家对你的技术水平的认可。由于这种执照一般是针对垂直细分领域的业务,因此他的目标市场也非常明确。未来在这个领域还会有精彩表现的还包括干细胞治疗、基因诊断和治疗等“新兴”领域。
Step3 建立并维护好自己的风格
如上所述,由于每种市场定位不同,需要你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个人风格。
面向大众的服务领先型定位,需要你密切接触终端市场,在你的科普文章、患者教育活动中要树立并保持亲和、耐心的品质。这才是你所面对的市场所期待看到的。
对专业领先型的医生,尽可表现出舍我其谁的自信和大家风范,在学术交流中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和科学的严谨性,在交流培训中要展示出领袖人物的胸怀。试想一下,这些前来进修的小弟们如果拜倒你的专业魅力下,回去自己的医院还不天天把优质病人往你这里送。
Step4 选择适宜的品牌传播渠道并执行
不同的品牌定位传播渠道是不同的。
服务领先型的品牌需要充分利用与大众密切接触的品牌传播渠道,再以张涛大夫为例,他经常参加一些护肤品牌的科普活动,上广播电台讲常见皮肤病的治疗,在一些医患平台上回答问题,甚至参加一些互联网公司组织的app产品的开发,并成为第一批的医生用户,利用互联网公司财大气粗的资源帮助自己扩大患者覆盖基础。
技术领先型的品牌的主要战场在于专业渠道,比如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要多参加各个医学会的分会,争取做到主委,多在含金量高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多在学术会议上露面、演讲,多邀请基层医护人员来医院进修。这些都是品牌建立、传播的很好途径。
Step5 维护好关系,与团队、与同行、与患者、甚至保险公司
建立一个好的生态系统,为自己的发展找到充足的养分和支撑,无论你的品牌类型,这是一个基本的做人道理。未来的医学服务模式不是靠个人英雄,所以你需要建立并发展好你的团队,医生人才的梯队,护士团队,麻科大夫都是你的重要资源。
同行是你的竞争对手,但更多是你的合作伙伴,他们的备书和支持能够帮助你加速建立口碑和影响力,为你介绍更多的资源。
患者是所有医疗服务的对象,他们是最直接的服务评价者,他们对你的口碑传播效果惊人。
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将会越来越成熟,如果有机会也和他们搞好关系,把自己的定价和收费纳入医保体系,将会带来稳定的业务和现金流。
以上等等内容无不提醒,做个好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为自己的执业环境建立良好的氛围。
财务经理如何打造强势个人品牌?(作者和来源:建龙管理咨询)
品牌通常与企业密切相关,但是经理人可以创造、维持自己的个人品牌。成功的品牌是和别人建立特殊的关系、并向他人贡献价值的结果。正如最卓越的公司品牌因其可靠性受到尊重一样,只有当他人体验到推动你前进的价值观、愿景和目的时,你的个人品牌才能成功。
个人品牌有何用?
个人品牌反映了你是谁,你有哪些信仰,这些可通过你的行为和做事方式表现出来。你在行动的过程中会和他人有联系,这种联系将导致你们之间建立某种关系。事实上,你的个人品牌形象就是你在别人心目中的感觉。经过与他人多次接触,你的形象逐步发展和清晰,个人品牌就此形成。如果你建立了强势个人品牌,你的职业生涯乃至个人生活都会更成功更辉煌。
个人品牌因何而积累?
言语、着装、脾气秉性形成个人品牌的一类关键要素,表现出来说话是不是自信,通常是一个人品牌比较次要的一部分;
是什么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工作比较快还是比较慢,是经常合规的还是不合常理的;
工作成果,表现出什么结果,通常人们都关注结果,如果你能做出结果,通常都能接受前面的言语、着装、工作方式。
财务常见的品牌形象?
做事的伙伴。伙伴是最财务人员的最高评价,通常是这个人的很厉害、得忠诚可靠、能办大事、办事放心。背后的内涵是有执行力、资本专家、融资高手、能够策划、有担当。性格特征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谨慎,通常办事慢,不容易出成绩,办的事有板有眼;一个是激进,什么事情都往前冲。
助手。有思考力是助手最重要的能力,什么事情都想的明白。但是不能做决定,不能拍板,适合当顾问,能给别人出主意。
管家。忠诚本分,勤勉认真,中低层级别要往管家上靠。
会计。只会按规矩干活,不能创新,不能干大事,按照别人的指挥干一些局部的事情。
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形象?
与公司合拍
自己的品牌形象一定与公司的品牌特征合拍。
比如说有很多外企出来的人,到民营企业当中去,怎么样都不舒服,不合拍,节奏不对。所以公司是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状态,自己也要跟随公司的状态,能够合拍才能一起发展下去。
与老板合拍
要看一下老板是什么类型的老板:
一类是职业经理人,大公司常见,专业一些;
另外一类是投资人的,谨慎互补是比较重要的,帮老板出出主意。跟老板做互补性,要在老板非常信任的情况下。
给自己定性
品牌最好不要自然形成。奔驰给自己的定性比较模糊,像宝马和奥迪给自己的定性就比较清晰。
把自己当成企业来经营。给自己定一下品牌特征,只要融入社会,就要把自己打造成社会需要的职业人。
保险营销员如何建立个人品牌?(作者和来源:中国保险报记者/苍翯)
每一家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品牌,而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又都拥有着自己的小品牌。营销伙伴更是如此。人人都在用自己的小品牌去打造自己,他们用小品牌相互比着谁更专业、精彩、优秀。
品牌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就像说到“汉堡”,立刻会想到麦当劳,说“炸鸡”会想到肯德基一样,仿佛两者钩在一起。但是,一些伙伴把品牌经营想的很复杂,弄得很深奥,似乎“品牌”遥不可及,然而,它并没有那么复杂。
中美大都会人寿寿险规划经理魏征在聊到个人品牌的时候,向记者说道,他作为MDRT,这个行业至高荣誉,是对个人专业度的充分肯定,也代表了他长期坚持和快乐生活的文化。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并且努力做到至高荣誉,才是自己个人品牌的最好体现。
魏征表示,他的个人品牌建立,首先是要会规划,在全面收集、客观分析客户家庭财务数据基础上,提供完整合理的财务安全解决方案;其次,懂理赔。高效率办理理赔、保全等业务,让客户足不出户、第一时间拿到赔付;最后,能讲课。不断学习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提升自身价值,并为提升行业整体专业度贡献力量。
那么如何建立个人品牌呢?魏征建议,主要依靠口碑营销,通过为新老客户和准客户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用客户肯定传播个人品牌。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力量,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分享从业体会、荣誉、案例等。通过整合客户资源,以及公司、团队和个人举办的客服活动,拓展服务价值。
虽然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思路;人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多一个思路,就多一个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前途。为何有些品牌能触动人心,有些却不能?其关键必须是拥有品牌的个人是否真正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作为营销伙伴,你是不是也曾经问过自己,除了经济收入,自己究竟在经营着什么?当初为何做这件事情?其动机与意念是什么?现在为何做这件事情?是否还有当初的激情与热忱?所做的事情又能够为你所服务的人群带来什么好处?这些,皆是必须去省思的问题。
“我认为我个人品牌的建立是从着装开始的。”新华人寿辽宁分公司张俭说。“每次我去朋友或是准客户那里,都会穿职业装,带着公司的笔记本电脑,这样就会很正式。让大家一看就是我,这也是我从原来的个体户转型到金融领域的一个基本重要变化,从形象上的改变。此外,我的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变化,每次都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在出门。我们去客户那里,是去宣传自己,让客户接受我们,不可能带一个人去帮助我们,捧我们,一切的见面会谈,都是自己去完成。只有做出成绩,才能骄傲地向客户去诉说自己已经在全国榜上有名了。”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天的知名品牌都是在最初既带着满满诚意,甚至怀抱一种“度人”的心态去思考如何为客户创造最多、最高、最好的价值。他们的思维源头都不是自己,而是他人,而且始终贯彻“成就他人,造就自我”的理念。当这种理念超越一切的时候,收获也往往超越所能想象的范畴。
中国人寿陕西分公司李超说,个人品牌,就是让客户本能的认为就该选择你。保险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产品,我们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度,才能让更多的客户信赖。当客户聊天时,只要聊到保险话题,就一定会推荐我,认定我,这就是最好的品牌。
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石伟云是位从业13年的伙伴,她自己的品牌造就即是提供优质服务,传达保障理念,为更多的人竖起一座保障的墙壁。“守时、守信用,愿意为客户牺牲,在做到这些的基础上,将保险的保障作用传达给更多的人,这不仅仅是为了公司的销售而努力,是对社会稳定、家庭稳定的最好回馈,我的责任就是把保障意识传达给更多人。”
“销售保险产品,很大程度上是保险理念的销售,通过保险从业人员的口口相传,将保险以大博小、最后一道防线的特点普及出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也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石伟云说道。
“我的品牌就是我的团队。我的团队都是90后,而且都是大学毕业生,每天和一群90后在一起,充满着各种激情。”中国人寿陕西分公司朱旭东说。在他的团队里,组员不像其他团队人员那么年龄层分化,而是清一色的90后。用朱旭文自己的话说:“带着这样的伙伴一起创事业,特别的美好。我每天都用各种APP和他们互动管理,其中不止有早晚按时报道的信息,还有展业地点和人物的回馈,午晚餐的健康料理,临睡前的自我学习等等,感觉时时刻刻我们都在一起。年轻人要的是有人带领,指路,而我就是这样一个角色,我督促管理着他们,共同寻找工作和生活乐趣。”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的品牌,是要为人类与社会的幸福快乐、进步发展作出贡献。
设计师,是时候开始打造你的个人品牌了!(作者和来源:柱子哥的最佳CP)
当我们谈论起自己比较欣赏的人时,即使自己不认识也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那我们自己呢?我们能用一句话准确的介绍自己么?
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最老套的问题
我们可以给他人提供什么?
我们懂什么?
我们会什么?
我们有什么价值?
微信公众平台登录页面的第一句话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什么是品牌?
个人品牌和商业品牌一样,是产品、理念、文化的综合体。
为什么想要建立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塑造成功之后,我们自身也会受到
个人品牌的影响,就像明星一样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受到很多的困扰。实际的角度出发,
个人品牌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增加收入,除了赚钱之外,更多的是
个人品牌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创业,找人投资也会更加方便,有些甚至因为
个人品牌解决了就业问题,有很多人
个人品牌打造成功之后辞去了本职工作。
说了这么多,作为设计师该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呢?
1.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
作为设计师想要建立个人品牌,还是要从我们的专业技能出发比较合适,但是不仅仅局限于设计这一方面。
如果设计这一方面就可以扩展到字体设计、手绘技巧、商业手法…除了专业的技能,还有现代职场都需要的时间管理、沟通技巧、情绪管理、压力转移……不要怕竞争对手多,只要有干货,内容有帮助,坚持下去脱颖而出是早晚的事。
如果有人告诉你通过包装能够让你走红,最好还是老老实实的掌握好自己的专业,宁愿不要个人品牌,设计这个行业本来就是靠实力说话,如果靠包装打响了知名度,线下的时候,脸打的一定会很响。
2. 品牌需要你的坚持
所有的品牌都是时间砸出来的,这个世界没有捷径。优设的微博是从2010开始每半个小时就更新内容一直保持到今天,微信公众平台从2012年到现在每天都推送,是的~每天!大年三十还在推送内容。
同样的,一个人没有在一个行业有至少五到七年的积累,是沉淀不下来阅历和经验的,一个人和一个产品品牌的建立是一样的,需要时间的沉淀。
很多人羡慕一夜爆红的人儿,就拿我身边的人来说吧,几乎人手一个公众号,出了一两篇的手绘教程就想着“什么时候有人能来转载我的文章,什么时候能接上广告啊,我看那谁谁谁发的内容也就那样,凭什么阅读量那么高~”
有的长得稍微好看的,也摆出一副时运不济的样子,经常摸着自己的脸感慨,我这模样,洗洗头就可以出道了,为什么现在还在加班熬夜做图……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关于我们优设微电台之前我一直很羡慕程一电台的播放量,但我现在不羡慕了,程一电台是从2014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368期节目,而我们优设微电台目前还在积累阶段,时间带来的东西是羡慕不来的。
如果你已经建立自己的品牌了,坚持下去,如果你打算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了,请最起码坚持三个月后再想是否坚持下去这件事,薛之谦用了十年努力坚持才换来今天的“红”,说不准十年后我们也火了呢。
3. 擅用网络推广自己
找准定位、坚持创作之后该让别人怎么知道我们这很重要。
除了平时常浏览的Dribbble、Behance、Pinterest这些设计师社区,还有一些网站和社交媒体利于我们交流推广自己。
武器一:微博
微博是个非常适合碎片化学习的媒介,记得坚持关注走专业路线。每天坚持发一些自己作品或者是一些设计思路分享,可以用图片的形式或者是长微博,看看网友的评论和反馈有助于我们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
武器二:专业自媒体账户+微信公众平台
在微博适合交流沟通,自媒体平台更多的是锻炼我们“讲故事”的能力,很多设计师表达能力比较弱,在这些平台能够锻炼我们写长文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现在已经有很多设计师都开设微信公众账号来记录分享自己的设计心得。
武器三:网盘
现在这个时代,网盘几乎等同于福利的代名词。所以可以分享一些大家都需要的干货,可以是软件、设计模板、教学视频……你分享的质量越高你的影响力扩散的越快,网盘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这里就不多说了(蜜汁微笑)。
武器四:在线课堂
现在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线上的模式分享,有很多的机构是免费线上课堂分享的,如果实力强悍善于表达的设计师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像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YY、优米网、多米……很多的客户端,选用最适合的那个就好。
不过,假如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注意线上分享和线下活动的互补性。
武器五:和设计大V合作
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寻求合作分享、前提是我们自己有价值,可以是自己黄作的非常牛逼的作品、也可以是某个实现后非常酷的作品,总之就是一定要拿得出手。这些设计大V也是独立的品牌,当我们和他们合作的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可信度。
武器六:国外的交流平台
Startuptravels--接触全世界的创业事件。在此结识超过160个国家的创业者和热心人。
Meetup—全世界最大的交友平台之一,可以通过话题结交朋友,话题之多超乎你的想象。
Brandwatch—强大的社交媒体工具,有很多新锐品牌和创意机构。
Google Alerts—非常简单上手的工具,可以根据特定关键词创建自定义邮件通知,及时的看到评论和留言。
关于品牌的建立无论是分享你擅长的技能还是心得,记得做自己,这辈子活成别人太容易,活成自己太难。有时候,年轻的我们需要这样的态度去独立的面对这条路上的所有的荆棘、困苦。毕竟,我们自己才是,这品牌下承担结果的受益人与受害人。
自由职业者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作者和来源:warfalcon/知乎)
建立个人品牌最好的方式应该在工作中,这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
你从进入职场第一天开始,实际上就是做个人品牌,只不过知道这个品牌的人是你的同事、上级,他们会默默的给对你的处事方式、学习能力、职业水平、性格来打分,有些人在刚开始接触时会用另一种处理方式来应对,象用不同的面孔去对待上级和同事,但时间长了,
过上1年、2年、3年,伪装是没用的,真实情况会被同事看在眼里
这些隐藏的分数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会转为显性,上司和HR对你的打分很高,升职加薪的机会就会大一点。而同事和客户给你打的隐藏的分数高,以后会有很多机会能想到你。
我在刚毕业做程序员的时候,学的东西比较杂,在一次项目中自己主要承担用Exchange Server搭建邮件服务器,期间遇到无数的坑,都一点点解决了。后来觉得使用Windows平台做邮件服务器,价格太高,而且维护成本太大,就学着用Linux和Qmail这类开源程序搭建了免费邮件服务器,用在公司的不少项目中。
当时一套邮件服务器的市场价格最低也要10多万,而且有用户限制,贵一点的几十万或上百万都有。而我做的开源邮件服务器基本上不需要成本的,光这一点就给公司创造了几十万上百万的纯利润。因为会这一项其它人都不会的技能,结识了很多人,包括客户。
其中有个政府的客户,在某次招投标中有邮件服务器这一项,但因为年度预算在其它的项目中花超了,报价非常低,没有任何的公司去应标。我当时在他办公里找个报废的PC主机,借个显示器,给他们搭了一个免费的邮件服务器跑在FreeBSD上。几千用户用了二、三年,一直到搞到一大笔钱专门走个项目才结束。
在那几年,给其它人留的印象非常深,总能在私下里接到这类单子,几千元或几万元就安装一台邮件服务器,这些收入合起来金额还过得去,当时正是我最穷的时候,用笔钱解决了不少麻烦。
等到后来干的时间长了,才发现做为一个职场人士,一旦给其它人靠谱,能搞定问题的印象,各种意外的机会和运气会源源不断,我的好几个朋友和上司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客户,形成口碑最终创业或跳槽的,到今天为止,他们都混的很不错。
这个故事的核心有几点:
1、你必须要办事靠谱,能快速解决问题,这样才会受关注
2、在较小的职业环境中精益求精。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程序员,要是在写程序、数据库方面,公司里有无数人的水平都比我强,但我会的几项技能,属于非常冷门,没有人其它人会的技能,而且能解决很大问题,给别人的印象深刻,一旦有类似的问题第一个就会想到我。
要想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却是唯一能让你获得高额回报,并且让人印象深刻的方式
选择你喜欢并且能脱颖而出的领域坚持下去
在2007年8月的时候开始写第一个Blog:战隼的学习探索,当时写Blog正是最热门的时候,个人成长、效率提升的Blog有几十个,当时最有名的Blog不是我,等写了1、2年之后,豆瓣比较火,又有很多人转战豆瓣,又过了一年,微博大热,大家都去更新微博,有热度,有前途。
在这个时候,好的个人成长类Blog,已经从几十个转到几个,并且很多人,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之后,发现Blog是不太可能赚到钱,也没有什么回报。慢慢的就停止更新了。
而我自己在这几年,虽然不象最初那样有激情,但还是一直坚持下去,就是觉得有这事比较有趣,写作,输出自己会的知识变成一种个人爱好,等知乎还在邀请加入时就在知乎上写文章,同时Blog还在更新,当时在Blog上吸引了不少人加入了知乎,有很多人都是后来的知乎大V。
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去写Blog了,只有极少数几个人还在象傻瓜一样更新,这时我还在坚持,因为留的人少,所以就慢慢的就有些影响力。后来有一回在看吴晓波采访的问题,他也说过类似的经验:1968年出生的人,还每年写上100篇专栏的就我一个了。不是我厉害,是其它人都不写了,去做企业了,而我还在写而已。
在Blog时代,最巅峰的时候,两个Blog共有100多万RSS订阅者,并不是我有多强,而是其它人放弃了。
怎样利用网络来建立个人品牌
以前写过两篇文章,就谈到利用网络来建议个人品牌,有空可以去看看:
如何在网络上建立并保持自己品牌
关于微信公众号运营,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或技巧? - warfalcon 的回答 - 知乎
建立一个与众不同的蓝海品牌
经过上面的几步,基本上能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现在满大街都是个人品牌。
举两个培训圈的例子:
思维导图在2008年还只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东西,国内只有少数爱好者,几个培训师。等过几年,我在Blog分享思维导图读书笔记时,就有几十万人订阅,但讲思维导图的还不算多。等到现在,市场上最少有几百个思维导图培训师,你随便去找到一个在线教育的网站上,到处都是思维导图的课程,在这个领域上,你就是建立一个品牌,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因为缺少差异性。这个培训师上过东尼·博赞的课程,那个培训师有东尼·博赞的认证,而且还有人出过思维导图的书,并且手绘能力很强。
与此类似的,还有整理术,整理术分为美式和日式,日式一般有几大流派:断舍离、砰然心动、极简,日本还有官方认证的整理师:一级、二级、三级,前几年只有几个人的时候,随便一个出书,有课程的培训师都很容易赚到钱,但现在市场上有数百位整理师,同样都有课程,还有专门提供服务的公司,虽然现在还没饱和,但再想出来几个有个性或者有差异化的个人品牌就非常不容易。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大堆,是否可以转变方式,尝试你进入一个全新的蓝海,提供一项别人无法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结果会如何呢?
为什么不开发一个在市场上全新的、引人注目的产品,只同你自己竞争呢?
在看过《蓝海策略》,就开始尝试,但这点目前做的不太好。我在三年半之前发起一个习惯养成的活动--100天行动,通过几年时间迭代出了一个方法论,目前有几十万人参加,慢慢的建立了一个标签:100天行动,你去说习惯养成,那可能有不少的专家,但你要说100天行动,别人就会想到是我,因为我是创建者,并且发起了非常多的活动,也积累了几年,以前经常说21天、30天有养成一个习惯,现在开始有人认可100天培养一个习惯这个概念了,并且吸引了一些公司、社团和组织也加入进来,100天训练营、活动之类的概念越来越多。而100天行动就是差异性。
有一个朋友叫赵周,原来是很牛的企业培训师,写了一本《 这样读书就够了 》提出一个原创的概念拆书,还成立了一个拆书帮,围绕这个品牌做了不少事情,包括成立公司去做品牌运营,在10多个城市里有定期的线下线上活动。还有个很厉害的培训师叫李忠秋,提出一个概念叫结构思考力,并且把这个概念变成课程,出了几本书,最后成立了结构思考力学院,在500强企业广受好评,买课无数。
只要你有一个独特的个人品牌,有自己的服务或产品,赚钱从来就不是困难的事情。
自媒体时代,餐饮人该如何塑造个人品牌(作者和来源:殷慕烟/郑莉/中国烹饪杂志)
在过去,接收信息的渠道并不多,厨师要想出名,似乎只有通过电视、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传播与宣传。在那个时代,林依轮、刘仪伟都是曾经的厨界男神,《天天饮食》、《厨王争霸赛》、《食全食美》等栏目让观众记住了屈浩、白常继、焦明耀等烹饪大师。如今,这些饮食类的电视栏目虽仍旧有一些观众缘,但微博、微信、视频、直播等新的传播渠道和形式的兴起,早已打破了旧有格局。刚刚看完最新一期《厨王争霸》的观众,除了评委刘一帆,还能记住几个明星厨师?
现在,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一个人都有宣传和推广自己的渠道,但成名也因此更难了。自媒体时代,普通人成名不缺渠道,缺的是推广平台和流量。你选择的平台大、受众多,你的内容有亮点,你被平台推送,被越多人看,你出名的机会越多。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充斥着大量的无用信息,也会有大量的无用社交。
你在自媒体上显示出的自己,是真实的自己吗?是你想要展示的最佳一面吗?
你的个人品牌形象对你的事业有何帮助?如何突显自己的个人品牌?
如何让个人品牌实现最大效用?
这些问题,在自媒体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自媒体中的个人品牌形象
每天浏览微博、微信、QQ空间、Twitter、Facebook,看知乎、豆瓣、一直播、领英,除了了解时事新闻八卦鸡汤,你还能看到所有跟你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陌生人、熟人、朋友、合作伙伴、可能的合作伙伴的各种动态。这些平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成为你了解和认知另一个人的评价体系之一。
有一些人,他们终日在社交平台发布广告、转发各种伪鸡汤文,时不时转发一些低级却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党文章和视频,相当自恋又爱发各种丑陋自拍,偶尔爆个粗口、传播点儿负能量,时间久了,这些人最终被你屏蔽或者拉黑,其个人品牌形象也轰然倒地,如果有选择,你是断然不会和他再有什么合作的。
社交平台上也有将个人品牌形象经营很好的人。
比如一位五星级酒店的80后厨师长期晒的是他每日学习英文单词的记录,当他坚持几百天以后,没有人厌烦,只是钦佩他的毅力,他也因此塑造了积极上进、爱学习的形象;
一位年轻厨师最爱晒他心爱的大玩具,比如又刚入手了一台最新款的厨师机,比如利用某种新的烹饪技法制作的精美菜品,他也因此成为大家眼中爱钻研厨艺的技术咖;
比如一位业余爱好摄影的老师傅,最常发的是他在世界各地旅行时拍的美图,让人感叹他的勤奋,以及不俗的审美情趣和见识;
爱好读书的职业经理人,经常晒的是他最新入手的新书,或者重读经典的感想与心得;
在旅行中寻找食材和美食的大厨,将旅行中见到的新鲜事物发到朋友圈,带朋友们长长见识,美图美景美食让人赏心悦目;
不在去机场的路上,就在从机场回家的路上的微博大V老师,坚持用日记的方式记录旅途中的人、食物和事,笔耕不辍,成为让人敬佩的意见领袖;
也有长期坚持跑步、每日到健身房打卡的朋友,对身材管理的勤奋也着实让人佩服;
坚持每日制作健康、有创意的美食,拍美图,发美照的那些厨艺小能手、贤妻良母或超级奶爸,时间久了,也是让人欣赏的……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好的个人品牌形象的形成,需要有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长期的坚持,持久地做某件事情。能够长久做某件事情的人,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靠谱,可以让人信任;
其次,长期做的这件事情应该是兴趣所在,可以集中体现你的价值,比如拍摄美食的能力、制作有创意的美食等;
第三,你提供的东西是有趣的、有价值的,或者符合潜在客户的痛点和需求。
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点,哪怕是从头开始的一张白纸,也能做出自己的品牌。当然,如果你还有才华、幽默感,或者高颜值,都是加分项。
在自媒体时代,擅长丢东西、做断舍离、会整理的家庭主妇都可以成为网红,特别能吃又长不胖的姑娘可以拥有上百万的粉丝,哪怕在直播平台上低头弹古筝的冷漠少女也能收获各种点赞和“礼物”,长期在点评网上积极写评论的非专业吃货还能成为美食达人。
无他,专注、坚持、勤奋、爱好,是任何时代都不过时的成功法则。
打造最适合你的“人设”
坦白说,“人设”和星座、几零后、哪里人一样,都是一种简单粗暴又偷懒的“贴标签”行为,方便大家更快地了解一个人,但未免也会以偏概全,或者出现后期“人设崩塌”的情况。
演艺圈里的“人设”是演员自身或者经纪人团队帮助打造的,比如刘涛曾经是“贤妻良母”,后来变成“老公”、“总攻”,这期间的转变虽让人不解,但却改变了她的个人形象,扩大了她的戏路,也会因此接到更多或者品牌更高级的广告商的邀请。
同样,餐饮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人设。比如很多大师级的厨师已经被高高地供在神坛,是让人仰视的意见领袖,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业内引起话题,带动流行风尚,所以,当某一天这位大师被爆出与某位食评家起了冲突和争执之后,很多吃瓜群众都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但大师的“人设”还不至于因为这一件事情而崩塌,只是多少有些损害。
建立某种人设不容易,需要多年积累的资本和经验(包括个人从业经历、业界奖项等),在业界有个好人缘,有自己的人脉圈,有辨识度很高的个人形象,其中包括长相、服装、发型、饰品、谈吐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加上个人在社交平台上的形象打造,更缺不了媒体的推波助澜,才有可能实现。
好的人设形成以后,还需要坚持不懈地维护,不要因为粉丝们的追捧就意得自满,反而要继续谦和有礼,与粉丝友好互动,避免不在公众场所和社交平台发表过激言论和影响人”的行为。
当然,如果你想有《地狱厨房》里戈登·拉姆齐那般的人设,倒是可以这般“放飞”自我,但前提是你有人家这么牛掰的资历和成就吗?如果你足够牛掰,个性的言论和不羁的行为也许能增添一些真实感,让你的人设更加个性化,更加立体丰富。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戈登·拉姆齐,过犹不及,尤其在国内餐饮圈里,还是谨言慎行,先将菜品做好、把餐厅经营好再说吧。
对于一个厨师来说,有一份拿得出手的工作和履历,有不错的个人形象,在菜品设计上有创新,为人处事方面也说得过去,就可以着重在社交平台上打造个人形象。在此基础之上,懂摄影、爱看书、会写不错的文案、见多识广(能找到小众食材,可以经常挖掘新菜,推荐新晋靠谱餐厅)、行走在世界各地、掌握领先的烹饪技法、会使用先进的高科技烹饪工具等,都是加分项。
而那些天天赶赴各种局,参加各种圈子活动,天天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人脉”——和多少名人吃过饭、喝了多少酒的师傅们,并不一定能加分。把时间花在各种社交圈上,不如花到钻研菜品、整顿厨房、多读几本书、练习一项技能上面,自我变得强大,你就是社交圈里的中心,而不是那个端着酒杯四处附和的角色。
铁杆粉丝经济
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一书中提到:创作者,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视频制作者,或者作家——换言之,也就是任何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 这里的铁杆粉丝是指,无论你创造出什么作品,他(她)都愿意付费购买,他们迫不及待要欣赏你的下一部作品,他们就是铁杆粉丝。
同样的理论也适用于厨师。在自媒体时代,厨师也可以是粉丝过万甚至过百万的大V。仅在新浪微博上,新加坡创意型厨师梁子庚就有128万粉丝,前费尔蒙酒店形象大使刘一帆有约66万粉丝,西点大师、世厨联国际裁判叶卫有近20万粉丝,大董烤鸭店董事长董振祥有近19万粉丝,粤菜名师、北京厨房董事长古志辉有近2万粉丝……
这些粉丝无疑都认可大师们的个人品牌形象,其中大部分铁杆粉丝还可以给大师们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大师的菜品或者其旗下的品牌餐厅,他们会去捧场,甚至主动为大师做品牌宣传。
在可变现的自媒体时代,粉丝量的多少代表着话语权与资历的大小,是可以变现或者转化成更大的商业利益的。普通厨师也许做不到大V,但只要你的菜品出色、个人形象佳、为人靠谱,总会积累一些认可你的粉丝,你跳槽,他们会跟着你去新的餐厅;你开店,他们会继续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