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那个憨态可爱的唐僧,无人不晓,然而对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玄奘大师,人们却知之甚少。其实“真正的历史比故事更生动有趣”。当我看完纪录片《玄奘法师》,再次被他为理想拚命的精神所深深感动!那个大雁塔前矗立的雕像,此刻在我心中异常高大!可以说玄奘大师是一位为理想奋斗而不惜拼命的人,他一生奋斗最能代表中国的民族性,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舍身求法,代表中国脊梁的人。
寻找人生之方向
玄奘大师本性陈出生在洛阳附近的陈河村,小时家境富裕,陈家祖上曾为官宦之家,至父亲一辈虽只及县吏小官,亦家境殷实。然而,十岁时父母双亡,变为孤儿而落入寺庙。他生性聪明好学,有书必看,有师必问,十三岁被破格剃度。十八岁他离开家乡河南到四川拜访名刹,在外游学七年,获佛学界前辈们交口称赞。然而随着他对佛经研究的深入,心中疑惑越来越多,当时佛典缺失,翻译混乱,众说纷纭,没人通晓佛法的真谛,也没有人知道凡人通过修行能否在世成佛,而成佛又是一个僧人最高的人生境界,迷惘中的玄奘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一个印度僧人,这位僧人告诉他,在印度的那烂陀有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里有一名叫戒贤的高僧精通佛法,可以解决他的苦恼,这一消息犹如黑夜里闪过一道亮光,指引了航向,到印度去,到那烂陀去,成了他人生的方向。
九死一生的西行之路
此时大唐开国不久,西突厥雄踞中亚,为防其南侵,唐政府实行禁边政策,任何人不得向西越过边关,谁敢偷越玉门关,守卒格杀勿论。玄奘的西行留学无法得到官方批准。
然而他却不顾一切,甘愿冒杀头危险,执意西行。公元627年,二十七岁的玄奘混在逃荒的人群中,离开长安向西走去。从长安往西,过玉门关,沿古老的丝绸之路,经西域,翻越葱岭,越过中亚大草原才能到达印度,前路茫茫,一切都无法预知。
偷渡玉门关
他一路往西,走到河西走廊的门户——凉州,边关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他不知如何出关,便一边设坛讲经,一边寻找办法。在荒凉的边关、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生命朝不保夕,人们笃信佛陀保佑,对高僧尊敬有加。凉州一位老和尚慧威法师秘密助他成行,派两徒弟护送,他们昼伏夜行,到敦煌。凉州刺史虔诚信佛,非但不加逮捕还设素宴欢迎,并特派一位熟路胡人护送,他们仍旧昼伏夜行,于三更左右到达玉门关附近。玉门关建筑在瓜鸭河上,气势雄伟,胡人带他绕道至关北几十里水浅河窄处,借着两旁的梧桐树丛掩护“斩木铺草,驱马而过”。可胡人为德不终,才出关便要回去,临走之时告诉玄奘,前面还有五个堡垒,要小心为是。玄奘一人继续前行,刚过第一堡垒,便被守卒抓住,幸好堡垒军官是位佛门弟子,不仅放行还亲送十几里,并指点捿终南径(如何绕过第二、三堡垒到达第四堡垒,第四堡垒主持是和他交谊好的佛门弟子)玄奘依计而行到达第四堡垒,果然受到优待并送他一个盛满水的皮口袋,告之前行一百多里外野马泉可补充水。
差点渴死在沙漠
在瓜州与伊吾国之间(即今天甘肃的瓜州至新疆的哈蜜之间 )是一片广袤的大漠,古称莫贺延碛,八百里的莫贺延碛“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空旷的大漠只有影子相随”,这是玄奘西行最艰难的路段。可怜的玄奘走了一百多里,不曾见野马泉的影子,却在空无一人的沙漠里迷了路,心慌之时一不小心,盛水皮口袋掉进沙地,仅剩的救命之水全部倒光,死一般沉寂莫贺延碛,哪里还有什么水草?绝望中的玄奘走了回头路,“我曾径许下誓言,若不抵达印度绝不东归一步,怎么就这样东归了呢?”往回走了十多里,他停下了东归的脚步折返西行。“宁可西行而死,决不东归而生”,对佛法执着的追求,坚定了他西行的信念,也将他推向了死亡的边缘。“夜晚妖魔鬼怪,点灯举火,像淸晨的星辰一样灿烂”,“白天狂风卷黄沙像下雨一样漫天飞舞,让人难以喘息息”,心慌、口渴之下玄奘走了四天五夜,再也无力前行,像死一般昏倒在沙里。半夜里忽被一阵冷风吹醒,浑身一阵清凉,突然又有了挣扎的力气,那匹白龙马如大梦初醒,聪明万分昂着头,朝着它要去的地方跑,完全不听使唤,原来距离不远,有一块小小的青草地与水塘,玄奘与马就这样死里逢生!他们痛快地休整了一天一夜,充分补给之后又走了两天,终于到达伊吾国(今哈密)境内,受到伊吾国王盛情款待。
为西行而绝食
原本从哈密沿丝绸之路北道去印度,然而此时西域高昌国王的国书(邀请书)打乱了他的西行计划。
高昌国的国都就是今天举世闻名的吐鲁番交河古城遗址,虽历经千年,楼阁俱毁,但规模犹在,城内街巷纵横,中心有佛塔,想见当年的盛况。高昌国是当时西域诸国中汉文化最深、汉人最多的国家,其王室麹氏自称汉人且是位虔信佛教的开明君主,一心想留高僧玄奘为国师,主持全国的宗教与教育,玄奘不肯答应,国王麹文泰不惜以攀亲与武力恫吓:“你不留下,我就押你回中国,不许你西行”,为了西行玄奘不惜以死相逼,“你要逼我,我就死在这里”。说罢,他便真的开始绝食,绝食到第四天,玄奘奄奄一息,麹文泰慌了手脚,没想到玄奘西行信念如此坚定, 连忙赔罪,“任凭法师西行,但请及早进斋食”。一个国王、一位高僧为了共同的信仰,在佛祖面前就这样结为兄弟。分别之时麹文泰鼎力助行,赠送三十匹马,二十五名随从,四个徒弟和一名高官,为沿途二十四位国王备厚礼,并嘱托他们协助玄奘西行。到高昌前,玄奘一人独行,如今拥有了西行队伍,岂不感激万分!“我十岁时父母双亡,只能栖身佛门,二十年来四海为家,飘零至今,何曾有过这种亲情?” 玄奘西行图
有此知己有力相助,本想可以一路顺风,直达天竺,无奈路途凶险,一劫方消,一劫又起。前方的焉耆,强盗出没之地,为防不测他们的驼队约好与商人同行,离开高昌不远,他们遇上大批强盗,将他们货物、旅费、马匹、粮食抢掠净尽,急赶路在前的一队商队还被杀了性命,西行追寻理想的路上苦难、挫折甚至死亡,随时都会降临。
险些丧命大冰山
从焉耆继续西行顺着天山南麓,经过库车(屈支国)、拜城(跋禄迦国)然后冒险翻越葱岭,即今天的帕米尔高原北麓的大冰山(凌山),又一次拼命的时刻来到。
帕米尔高原,耸立着许多终年积雪不化的冰山,海拔均在五六千米以上。“雪峰与天空相连,抬头仰视,望不到边际。风雪杂飞,虽然穿着厚重的衣服,也免不了寒冷,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可以休息。只能躺在冰上。” ,“寒风凛冽,多有暴龙,飞沙走石,遇着丧命。行人不能在这里穿红色的衣服,也不能大声呼唤,否则马上会暴风骤起。”。玄奘和他的队伍牵着马就跋涉在这样的冰山上,七天七夜,稍不留心,便滑下无底深渊,玄奘自己描述不敢向渊底注视,因为下面是数不清的千年不化的冻僵尸首。“七月之后,方始出山。徒侣中冻死者十有三四,牛马逾甚。”三十多人的队伍,将近一半葬身在凌山,其中包括他的两个徒弟。
翻过大冰山之后,玄奘进入中亚的大草原,南面是热海(大清池),“大清池,方圆一千五百多里,四面环山,水呈青黑色,味道又苦又咸。”自然条件艰苦,何人能忍受?所幸总算苦尽甘来,“从大清池向西北行走五百多里,到突厥叶护克汗的碎叶城(巴加松城)。叶护克汗待玄奘热情友好,但对印度充满了偏见。在可汗眼里,印度酷热难耐,那里的人肤色黝黑,根本不值得一去。
心向印度的玄奘不顾一切再向西跋涉四百里,终于来到了中亚最富传奇色彩的城市撒马尔罕,正值暮春三月,花团锦簇蔟,景色宜人,可为着心中理想,不敢久留,继续往西走到呾逻私城。由此转向西南穿过笯赤建国、赭时国、窣堵利瑟那国到飒秣建国。再往西走经过揭霜那国,翻过兴都库什山,再走到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印度越来越近,佛陀的声音在召唤。
印度潜心学习十四载
公元628年的秋天,玄奘来到著名的佛教圣地犍陀罗, 犍陀罗是波斯文明、希腊文明于印度文明交汇的地方,玄奘来到时,这里佛教已凋零,“寺庙十分荒芜,佛塔倒塌,庙宇破败不堪”。他畅游“迦湿弥罗”(今天印巴交界的喀什米尔)全境,接着便留在派下哇城住了两年,专学梵文及大乘经典,631年的夏天,三十二岁的玄奘来到佛祖的故乡-伽毗罗卫,但往日的荣光不再,“境内空城十多座,非常荒芜,都城倒塌,人烟稀少”,他在邻近的舍阿考特城再学习两年,这时候正是佛教在印度由盛而衰,又由衰而盛的一个所谓回光返照的时期,作为佛教保护者的戒日王是一个威震全印,统驭中印北印的一位英王。戒日王对玄奘的到来表示诚恳的欢迎,礼为上宾,玄奘就留在该国的跋达罗毗诃罗寺继续学习三个多月。
那烂陀寺遗址
公元631年的秋天,经过四年多艰辛跋涉的玄奘终于来到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寺。那烂陀位于印度北部比恰尔邦境内,距离比恰尔邦首府巴特那不到一百公里,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他鼓起勇气拜访该寺主持——年过百岁的戒贤大师,戒贤大师德行高贵,是当时全印度佛教学者中的老前辈,堪称一代“宗师巨匠”。据说大师已经预料到中国将有一个天才弟子,前来受教,所以,竭力“忍死”以等待玄奘到来,好将自己的学问完全传之于他。从戒贤大师那里,玄奘听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妙论:既非普通的大乘,也非小乘,而是所谓的中论。立论的重点在于空与不空之间,既非绝对的认为万象皆实,亦非绝对的认为万象皆虚,而是折衷的因虚果实,这中论的一支便是法相,玄奘从此便学有所终,后来学成归国,在中国创立了法相宗,此为后话。
在印度,玄奘周游了大小几十国,前后满十四年。既逢人请教,又能信道不疑,最后被印度人公认为全印度的最高佛教学者,其间发生的辩经会,便足以证明其造诣精深。公元643年的冬天,戒日王请玄奘在国都“曲汝城”举行辩经会,应召而来的有十八位国王,三千多佛教名家,两千婆罗门教及外教的信徒,还有那烂陀寺的和尚一千多人,戒日王亲自主持辩经会,请出真金铸成的大佛像,请玄奘主讲大乘立论,他高声宣读演讲稿,并且声明如听众之中有人能驳倒讲稿中的任何一字,他愿斩首相谢,从早到晚,没有一位听众敢出来和他辩论,一共讲了十八天,始终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应战,这场神奇的辩经会将其推向留学生涯的顶峰。十八位国王纷纷送礼祝贺,戒日王请他乘坐大象游行全城,让全城百姓瞻仰,并告谕各地百姓--这是讲经十八天没人敢辩的中国和尚,何等的尊荣!
归国译经
留学成功之日,便是他归国之时,他向戒日王告辞。戒日王送他大象一头,金钱三千,银钱一万,又派专使分赴沿途各国,请各国政府特别关照。玄奘购买了不少佛经、有关历史及文学未刊书籍与抄本,捆扎装在大象脊背上,浩浩荡荡,朝着祖国的方向前进,不料在渡过恒河时,一匹象由于负荷太重,立足不稳而翻河溺死,损失经典五十扎。象队走出印度,经今日克什米尔,翻越昆仑山到达于阗(新疆)。于阗此时己是大唐的属国,他在此修书上报唐太宗,请恕当年冒禁岀关之罪,太宗令他“即速来都”。
公无645年他终于回到长安,十九前离开时长安满目苍夷,如今繁华遍地,满获而归的玄奘也己人到中年,而真正佛学事业却才刚刚开始。他到洛阳见到唐太宗,二人英雄识英雄,惺惺相惜。雄才大略的太宗对玄奘极为欣赏,但他更关注的是丝绸之路的新秩序和国家边疆开拓稳固,“太宗皇帝希望我写一本书,将十九年西行的见闻记录下来”,大唐皇帝也承诺以国家的名义支持玄奘的佛学事业。
明代木刻玄奘法师译经图
于是在玄奘主持下成立编译馆,从此,他白天译佛经晚上为皇帝写书,一天睡眠不足四小时,一年之后他完成了十二卷本的《大唐西域记》,公元648年太宗皇帝为他翻译的经书写序,从此佛学在大唐兴盛起来。高宗时他上书请求在长安慈恩寺建立一座佛塔,用以保存取自印度的佛经与佛像,他亲自设计、搬砖运瓦,这座佛塔便是今天的大雁塔。
公元659年的秋天,玄奘来到家乡洛阳附近的玉华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仍全身心投入在译经上,“经卷数量巨大,我经常担心不能完成”。公元664年正月,最后完成《大般若经》,他平静地告诉弟子,归期将至。十九年总共翻译经典一千三百三十伍卷(包括大乘经224部、大乘论192部、小乘经典合计192部、因明论26部、其它13部等),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人成就!
十岁迈入佛门,十三岁剃度为僧,二十七岁为寻求佛法西行,十九年在外孜孜不倦学习,十九年呕心呖血翻译,他将其一生献给了佛学事业。这是怎样的一生啊?
玄奘的一生,是为理想奋斗的一生,是舍身求法的一生,是为佛学奉献的一生,是令世人景仰的一生!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