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的前世今生

我从小学开始住校,在一所当时称之为我们那边的“贵族学校”。那会家里面刚刚建完新房,水果行情不好,果园的收入迅速缩减,闲时爸爸也开始跟同村壮汉一起外出打工。那时候,爸爸在山西煤矿矿井下拉煤,一月收入600元。记得爸爸第一个月寄工资回来的时候,通过邮局,邮递员送上门,但必须要盖爸爸的章,我跟妈妈去镇上集市桥头配钥匙刻章的摊位刻爸爸的章。

我们那个地方当时切实很贫穷,其实当时我所在的学校有很多转学的,父母交不起费用了。当时我们村一年学费才100多点,我们学校要7000多,不算餐费。很多家长之所以当时花一万多的建校资金(扶持学校建设,上学前先交的,不退的),加之每年高额的学费,多是受当时学校“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宣传影响,加之我们那地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乡风的影响,当然我们学校大多数是男生,我们那个地方重男轻女非常严重的。

我的表姐大表弟两岁,就一直在村里小学读的,表弟一年级开始就在我们学校读的,读完小学后又回到乡镇。那会有意识的懂事了,还是比较珍惜能够在那读书的机会。5年级的时候,当时我们宿舍有8个人,一个济南来的,3个县城的,2个来自镇上的,我和另一个是来自村里的。可能当时的地域结构致使,即便再那么小的年龄,很多同学就在讨论关于出身的问题。好似县城的有独特之处。也可能当时的互联网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当时大家的见识都还相对短浅,对于一些人来说,对比自己涉足过的农村和县城,县城已然是大城市。因为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再涉足过比县城之外更大的城市。

所以嘛,人性在没有正确认知约束的环境下,很自然的会流漏出不好的一面,纵使在孩子身上。我在那种结构性群体,最初受过排挤,在排挤无助的情况话,自然而然的会有思考,也那种引导下也开启了我最初的思考模型下自我成长。有了思考后,就了个体和集体的辨别意识。开始排挤那种所引导的群体,比如绝不攀附某一孩子头引领的小群体,自立为王,有人愿意跟我玩,我就跟他们玩,不愿意跟我玩,我自己也能玩的很好,反正看课间空也就那么一会。反而,后来自立为王,许多孩子跟着我玩。

不过后来这种意识逐渐膨胀,本来统一就餐一个学期也就800元左右,但自己偏偏不乐意了,要自己单独打卡吃饭。理由是,每天排队去吃饭,排队回来,跟撵猪似的,桌子上面摆什么东西你就必须吃什么东西,想吃什么自己不能选择。当时学校还不允许小学的学生自己打卡,需要初中以上才能去三楼的自助餐厅打卡买饭。后来,我跟妈妈说我们家没钱,要帮妈妈省钱,结果妈妈心动了。找了当我们学校当老师的我表叔去跟学校打的招呼,开了个绿灯。

所以,五年级,我开始脱离了群。自主生活,最起码在吃饭这件重要的事情上是这样的。除了特殊情况下要交一些费用或买教材外,每周爸妈给的钱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自己要规划好一天花多少,预留好回家的车费。那时候妈妈每周给我50元,我们每周五中午大休回家,在学校也就待5天时间。算下来14顿饭,我们家距离学校有30多公里,公交费用单程3元,剩下44元,平均每顿饭3元就足够的。因为那时候辣子鸡(当时的平邑家常名吃)才2块5一份,一份的话我是吃不了的。鸡腿一个2.5,很大的那种,一个管饱。馅饼,肉馅的5毛一个,豆沙的3毛。鸡蛋汤5毛一份。

同村的一个姐姐在那读初三,每周带50去学校,回头每次都还剩十几块回家。我妈给我50也是有现例参考的。但是不知为什么前两周的时候,我周三就没钱吃饭了,给妈妈打电话要妈妈去学校送。有时公交车不及时,妈妈等着急了,又怕我挨饿,就让外公骑摩托车戴着妈妈去学校。因为去大餐厅吃饭后,找人不好找,妈妈跟外公每次到学校后,都是在宿舍等我。那时候的孩子的世界没有现在孩子丰富,价值住校过着笼子内的生活,所以基本上有个家长来学校看学生,就是整个班的大新闻。下午,全班就有多个版本的,谁的家长,穿着什么鞋子,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长相,带了什么东西,说了什么话,传遍整个班的男女生的耳中。

第一次的时候外公和妈妈都没有说什么,妈妈也是比较注意的,毕竟小孩子的一些小心思,都漏在脸上。比如某农村来的同学的爷爷和奶奶可能从地里干完活,没有回家换衣服就坐车到了学校,某些县城的同学就假正经在家长背后挤鼻弄眼。所以,现在我看到网上曝各种版本的实习生澄清事件,我一起都不稀奇,因为自始至终有很多孩子没有从那种教条中走出来,当然可能从他父母那儿传下来的。他们骨子里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层级结构的,并且一直自负的认为自己高普通人一等,又低一些人一等。所以,对于他们认为高自己一等的人,他们自动化身为顺从、忠诚的狗。对于他们认为低自己一等的人,自然骄横跋扈,不懂的尊重。新闻上的很多案例可以佐证。

第二次外公和妈妈去给我送钱的时候,外公和妈妈对话没有注意,当然他们切实也没有那种意识。外公问妈妈还有钱吗?妈妈说有,临来借了50。是的,那种时候家里确实是一贫如洗,除了那好几个村都知道的房子和果园,现金是没有了。结果,那天下午班里很多郭猛的妈妈借了50元钱给他送来的版本就出来了,关于我为什么自己打卡买饭也出了很多版本。清楚的记得外公和妈妈走出宿舍门后,临床的同学叫我过去,趴到我耳边如获机密般悄悄的跟我说,我听到你妈妈说的话了,那50块钱是借的。

不过还好,最初入学的时候,已经被特殊待遇过了,所以那次并没有在心灵层面给我太大的摧残。虽然小学考完试,毕业那天,我把一个玻璃水杯摔在了那个男孩的头上,不过不是因为那件事对他记仇。因为他诅咒我考成绩不好,因为在那之前整个5年级,我基本上一直都是班里数学第一名,语文比较差一般也是前五,英语一般第一(当时我们学校是比较重视英语的,我们小学就有外教的,虽然在现在看来,在当时那只是一个商业教育的宣传噱头)。

回想陈年往事,有点扯远了,有的情节回访过程中忍不住就笑了起来。不过有的情节想笑但倍感无力,因为难以掩饰里面折射出的发人深思的人性。

说回50块钱3天花光,妈妈去送钱的时候当面也没有训斥我。不过,第三周回家的,妈妈给我钱的时候,话里暗示性的交代我家里真的没有钱了,省点花。自己真的没有乱花,自己感觉很委屈,眼泪咣当一下就出来了。妈妈看到后,以为钱不够,就安慰我,不够给她打电话,别太委屈自己。

那次回校后,冲完饭卡后,我开始记账,每吃一段记一次。结果周一下午就发现了蹊跷,当时我5年级,挤在高中和初中的学生堆里,排队时候经常被插队,好不容易排到了,也是很匆忙,选完后,打卡端着餐盒就走,不怎么看具体打了多少数额。那天下午,我要了一碗蛋汤(5毛),半份黄瓜炒蛋(1.25),一个馒头(2毛),应该扣我2元的,竟然扣了我6块5,当时我站住跟他说给我多扣钱了。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连理也不理,继续给后面的同学打卡,坚持了两分钟最后无奈的回去了。

周四早晨买早餐的时候,买了一个蛋卷奶油面包(1.5元),一碗稀饭(5毛),应该两元,结果扣了我7.5,太离谱了。我找到了之前两周自己钱花的这么快的原因,这次自己就是不走,站在那理论,那个傻X站到扮演着“一脸无辜”相。结果那顿饭自己没吃,去找了小学部的主任高峰去反应情况。当时学校这一点还比较好,很早就引导学生公开监督学校的服务。当时我们学校的商店,被学生称之为黑店,因为课间比较挤,小学的同学去买东西的时候,前脚刚接过来东西,还没等找钱来着,可能就被后面的高年级学生挤一边了。当你再次挨到柜台旁的时候,卖货的那帮姨太已经不承认了。当时也没有监控,很多时候切实很难理论清楚。

至今十几年过去了,已经有同学的孩子又去了那所学校的幼儿园,我们一起吃饭时还能谈论起黑店的故事,虽然它有一个显赫的门匾叫兴蒙商店,大多数人可能早已忘记了他这个名字,一直称呼他黑店,因为他切实很“黑”。话说,想当年的高峰主任大学毕业不久,还是正义十足的理想少年,那天早上他让我跟在他屁股后面找了学校后勤处,又去了餐厅财务办公室。还好,在那台充卡的机器上能查到消费记录。最后,负责帮我们核实这件事的一位女士一脸无奈的找来餐厅的负责人,餐厅的负责人又带着我去餐厅三楼跟指认犯罪现场似的让我指认是在哪个窗口买的早餐。最后,把给我打卡的那个卖饭二X男找来了,承诺让我记着多打了5.5,中午和晚饭的时候继续去那边打,然后给我抵消。后来,这件事可能在他们那帮XX中传开,很多卖饭的貌似都认识了我,多少对我是检点了许多,对其他同学不知道。不过,我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后来有没有出外求学,过的好不好,但愿一切都好。

那是我第一次记账受益,虽然我从那时候开始被培炼出那么一小丢丢理财的能力,这些年虽然遇到过很多困难,不过每一次都走了过来,从没有被卡住过。不过记账毕竟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忘记了自己从什么时间就终止了记账,可能没有坚持太长时间。近几年,印象比较深的时候从10年自己创业的时间重启详细的记账,主要目的是看自己的盈亏状况,后来待业一段时间就终止了。11年开始有一段时间明显的察觉不到自己的钱都花到哪去了,但是每取一次钱,放在口袋,不知不觉都空了。再次启用了一个账本,在普通日本上画的表格,那段时间记得比较细,所有开销很明确,看后一目了然。

12年断断续续的坚持了一年,13年开始用excel表格记账,同样断断续续的坚持了一年,不过很多时候可能一连一两周忘记记。14年总体是连贯的,除了出去玩的时候忘记了,回头忽略回忆的补记,但整体比前几年要好了很多,记录下的跟真实话费相差不多。记账这件事业开始由最初的记录开销演变至观察自己的愿景,观察自己重点支出是否和自己计划中的愿景吻合。借助记录观察生活,实时的调整自己。目前还没有完全到精深的理财层面,自己正在有意识的去学习,逐渐开始往理财层面靠近。

下面是我2014年的开销汇总。

“记账”的前世今生_第1张图片

月份表上可以看出,下半年待业后,下半年的总支出相对上半年明显的减少。从相邻月份看,忽高忽低,原因应该是每月汇总后,如果发现当月自己花费有点多,就会有意识的提醒自己节减花费。当月汇总后,如果不是太多的话,下月又会敞开放肆。年底3个月,有些社交和交通支出划在公司里面了,看起来也相对要少一些。

“记账”的前世今生_第2张图片

2014年,住、学习,这两块比较大,各占生活总支出的20%以上。吃饭、社交、数码,各占10%以上。总体花费自己还能接受,2015年在住房上要继续改善,追加支出。学习上,2015年偏重语言提升,重点在英语学习方面追加投入,其次是个人成长领域,继续保持在10000以上的预算。2014年形象方面,前期因为自己去年有办理的3家理发店的会员卡,理发刷卡一直都没有算入支出,后来烫发后买护发产品时算进去的。等明年,卡内金额用完后,准备找青岛相对高端点的理发店,每次找店长剪发,形象支出会增加。医药方面,除了常规的体检,2015年力争通过规律的作息和适量运动,节减在医药方面的开支。数码产品除必须品外(目前还没有想到),其他意向购买的产品,全部变换为公司进展奖励,根据公司的月度目标的达成情况给自己适时的奖励。2015年,减少社交频次,计划平均每月一次聚会,保持现有开支。旅游上,要在15年增加,14年出去的比较少,15年计划去香港、韩国、日本。交通方便,2015年买车后,会有大幅增加。通讯方便,保持在现有的2000左右。公文证件方面,2015要办理多个国家的签证,可能会有增加。穿衣方便,2015年追加支出,冬季预算在2000以内,春夏秋预算各700(包括鞋子),控制在3000左右。居家购物,每月200左右,控制在现在的状态。

算下来,计划2015年增加比2014年增加2万左右生活支出,不包括计划外的大额支出(购车款)。呵呵,这不还是蛮有好处的,参考着把2015年的支出预算出来了,提前给自己做一下工作。努力多赚点,才有的花。

这是郭小猛《知行合一》365系列第42篇文章,欢迎吐槽!

作者:郭小猛

感谢你花时间读我写的文章。读完后如果您能有收获,记得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哦,谢谢您。

如果你发现文中有纰漏,欢迎您随时指正。

文中涉及到的观点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可能不够客观,如果你有更好的观点或想法,期待你随时和我联系沟通。在此一并感谢!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

微信 | g u o m e n g 1 5 6 8

QQ | 8 2 3 1 5 2 6 6 6

新浪微博 | 郭 小 猛1990

微信公众账号 | 郭 小 猛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账”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