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读后感

《刻意练习》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封面

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其实之前就有人极力推荐过这本书,推荐这本书的人是一个自媒体人,用了两年业余时间,从一个文笔不好的新手,成为了一个垂直领域的干货自媒体人,小有名气

看之前猜了一下书里的内容,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一个“有目的的去练习”这么一个主题,没错,内容中确实有这个内容~

小小总结一下,其实书中主要讲的一套练习方法可以归结为:找到一件事,按照一个正确的方法认真练习它;在每个小的练习周期结束后总结复盘,思考优化方案,然后再次练习;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优化练习的方式,最终成为大师

在详细说书中的内容之前,我想先提一个问题:如果1秒钟读一个数字,只读一遍,那么你能记住多少个数字呢?如果说有人能记住82个,大家是不是会认为人一定是个天才?

答案当然不是,这个能记住82个数字的人叫做史蒂夫·法隆,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还有人能记住更多数字;那么为什么他们能记住这么多数字呢?其实这只是一个实验,两个在我们眼里看起来很无聊的博士聘请史蒂夫来来进行的一个实验,这两个博士就是《刻意练习》的作者,而本书的所有章节都会或多或少那史蒂夫的实验为案例来进行讲解


《刻意练习》读后感_第2张图片

“天才,真的存在么?”我们听过太多天才的案例了,邻居家的孩子数学每次都能答满分、邻居家的孩子英语流利到能跟老外交流、还是邻居家的孩子,上清华了...莫扎特7岁就在欧洲进行旅行演出,爱迪生终生有3000多项发明,柯洁1997年出生,去年就是围棋世界冠军了...那说了这么多,他们都是天才么?其实不是,详细了解他们之后就会了解,所谓“天才”,只是训练的产物,鬼知道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拿“史蒂夫”为例,当我们能记住82个数字的时候,也会有其他人称我们为“天才”,而史蒂夫并不是天才,相反,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只不过他每周至少训练3天,每天1小时,并且持续练习了很久,最终,到他第200次训练的时候,他已经能记住82个数字了~

重点来了,我们只要不停的练习就行了么?

当!然!不!是!

不是练习,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与普通的练习有很大的区别,我就不废话区别都有哪些了,直接介绍本书中我理解的刻意练习的方法:

1、找到一个好的“导师”:

为什么这里的导师我给加上了个引号呢~因为这个导师指的不一定是人,也有可能是一篇文章、一首好歌等等,但是它一定是你所要追逐的目标(至于为什么不写成找到一个好的目标...可能我感觉那么写有点low吧...)

史蒂夫在练习数字的记忆时,身边就有两位很好的导师(本书的作者,在训练方法方面很权威),史蒂夫会根据导师给出的练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练习,多次练习后自然就记住这么多了;还有一位伟人,叫做“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一生的成就有很多,其中有一项就是杰出的作家,他的写作水平很高,那么他是怎么练习成为作家的呢?本杰明年轻时并没有能力去找到一个杰出的导师来指导他去练习写作,但是他发现有一期叫做《观察者》的英国杂志中的文章,质量非常高,他就决定也要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于是他开始模仿《观察者》杂志中的文章来练习,显示按照文章每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将文章写几遍,练习了一段时间,就转变为按照文章所表达的意思自己重新写一遍,写完跟原文对照差距,期间不停的收集杂志文章中的优秀词汇和表达方法,最终练就了一手好文笔。

小结:在真正开始一段“修行”之前,一定要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或是武功天下第一,或是身材堪比超模,亦或是比王健林、马云等爸爸还有钱等等,还是很重要的~


《刻意练习》读后感_第3张图片

2、有目标的练!习!

看小标题应该知道这一步的重点,没错就是练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些整天吵着要努力,却又不好好干货,回家还各种打游戏的人是不会有进步的(我其中的一个好朋友现在就是这样...)

当然,这个练习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无脑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上一小节不是刚立下目标嘛,朝着目标设定小目标,然后就是干!不犹豫的干!

插个小故事,大家再中学时期一定都有这样的同学,他们十分努力,永远在做题,包括但不限于我们做题时、我们下课时、我们自习时、我们午休时、我们娱乐时、我们睡觉时...反正就是不停的在做题,但是考试的时候他们永远是成绩中等,对此有同学就开始理解为做题无用,努力无用等等,其实并不是这样,那些看起来“努力”的人,仔细观察就知道他们做的练习都是一些没有挑战的练习,换种描述就是,他们做的题根本就是他们已经会了的,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向上的目标,所以就只会在他们已知的领域不停重复,不会有提高的。

这时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就算是有目标的练习,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瓶颈,比如曾经我练习5000米长跑时,成绩就停留在19分左右,没办法提高了;再比如,本书中的“史蒂夫”在练习数字记忆时,记忆到22个数字后有一段时间再也没办法提高,这该怎么办呢?

没错,这就是本小节的又一个重点,找到新的练习方式,然后突破自己:史蒂夫发现在记忆22个数字的时候,他是将数字每4个分为一组去记忆,最后一组6个,但超过22个数字时,这么记忆就比较混乱,于是他尝试按一组3个数字,一组4个数字去组合,最后一组6个数字,尝试了新的方法后,史蒂夫突破了自己,一度记忆了34个数字(当然,我还是没有突破,因为腿受伤了...)。

小结:做事不能盲目,要有一定的目标;在遇到瓶颈时不要焦虑,静下心来复盘一下,然后尝试新的方式去突破自己


《刻意练习》读后感_第4张图片

3、持之以恒

史蒂夫进行了200次的练习,每次至少1小时,才做到了能记住82个数字,当然,史蒂夫在记忆数字的领域并不是最优秀的,他仅仅能记住82个数字,相信他继续练习一定是可以继续突破的

关于持之以恒,其实坚持训练这个道理我并不需要说太多,很多鸡汤文已经都把这一点说臭了,这一小结是本书中解释的另外几点:保持动机、保持认真、全力投入

(1)保持动机: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是存在一定的动机的,无论什么事都有,那么我们能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也是有个动机的,保持住它!

那么如何去保持住这个动机呢,本书介绍了两种互不冲突的方式:

第一、弱化停下来的理由:以读书为例,我们看书的动机其实不多,比如拓展眼界、学习知识、或者干脆就是好玩,但是停下来不看书的动机就多了,比如微信来消息了、游戏更新了、微博来通知了、饿了、对面的人在笑等等,在这个例子中弱化停下来的理由,操作方法就是关掉微信,关掉游戏,关掉微博,饿之前稍微吃点保持不饿、不搭理对面的人。

第二、强化前进的倾向:其实强化前进倾向的方法太多了,这里只举几个小方法作为说明,以练习演讲为例,当你练习了一段时间,有了一点点小成就的时候,比如可以逻辑清晰的在朋友面前做一个小演讲,这个成就就可以成为你新的动机,这就是所谓自我激励(非作者观念,我自己理解的);当你可以在一个稍微正规的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就是一个小演讲了),并获得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的赞许,那这个赞许也可以加强你前进的倾向,也就是所谓的外界激励(还是我自己理解的)

(2)保持认真:其实这一点就跟效率有关了,无论是在做什么事,我们都知道效率越高越好,小时候做作业是最好的例子,磨磨蹭蹭做一天的作业,有时候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个小时做的多;

那么如何保证认真去做练习呢?本书中没有介绍很多特别明确的方法,但是有一个方法我感觉比较有效果,就是“更简短的练习,获得更高的专注力”,其本意也很明显,就是说单次练习的时间可以稍微短一些,保证自己能以足够的专注力去做这个练习就可以了

(3)全力投入:当我们在做一定的练习的时候,势必会需要很多条件的辅助,练习绘画的时候需要有纸笔、练习乐器的时候需要有乐器,健身的时候可能需要请私人教练等等,如果真的需要,不用犹豫,全力投入到训练中吧;当然,全力投入不只是包括这些物质条件,只是这些条件比较容易举例而已~

小结:持之以恒可以说是练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很多人认为能坚持下来就是意志力大小的事,本书中着重说明:其实所谓的意志力根本不存在!持之以恒也是有方法的,找到这个方法去练习就好了~

本书中还包括了很多作者新奇的观念,以及很多很有意思,也很有说服力的实例,我就不一一罗列出来了,保持一定的神秘感,留给大家去发掘吧~

祝愿大家都可以在本书中获得自己的练习方法,并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获得一定的成就!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