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判断双标

  有些人说我不反对yp,但不会找y过的人当男(女)朋友。

  然而,这句话的伦理观对与否姑且不谈,就单纯从法语结构上来说,是不合理的,它存在价值判断双标。

    一件事情要么就是对的,要么就是错的,不存在一件事对于我来说是错的,对别人来说是对的。这明显是违背了矛盾律。

  很显然,对于yp那种思维在逻辑上是互相矛盾的。错误的原因,其一是它的思考问题存在主观揣测,另一个原因是这种的判断只是对第三者进行判断,而不把自己考虑在内。 一件事要反对(同意)就包括自己在内,难道你的价值判断可以把自己排除在外的?难道说只有你自己是人,别人就不是人?

  此外,如果说一件事情是对的,那么它在任何地方应用于任何人都应当是对的,一旦有一处地方存在例外,那么这件事就会被完全推翻。波普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检验科学定律的真伪的。

    我们把波普的证伪套入“我不反对yp,但不会找y过的人当男(女)朋友。”,就变成“yp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我是个例外”,这无疑是个伪命题。你认同的这种社会现象正是你所反对的,因为有个例外,这个例外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可以说你自己在打自己的嘴巴。

  还有人会说,我不yp,不代表yp存在道德问题,所以能理解yp行为。

  这句话再次把价值观带入双标。首先,你不yp,你的行为本身(不yp)就已经对yp做出评价:yp是错的。因为yp是错的你才不选择yp,否则你可以说我y不y看心情。然后你又说yp没有道德问题,你怎么能说一件错误的事情是道德的呢?

    我再把以上的话简洁的陈述为:yp是错的=道德是对的或者思维≠行动。这显然违背了同一律。如果不是在原来意义上使用某个判断,而用另外的判断代替它,叫离题。而这一行为归根到底,是思维和行动不一致所致,当你认为不应该做的事情可以被理解时,恰恰是最不可理解的。

    以上的种种论证表明,人在做一些价值观判断的时候,容易出现双标,造成思维上的错误。但是人们并没有承认这种错误,即便他们知道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这又是为何呢?下面我要谈的是这个问题。

  我把“我不反对yp,但不会找y过的人当男(女)朋友。”这句话做另一种翻译是:别人的男(女)朋友可以y,但我必须找最干净的。我打算从伦理的角度来看待它,显然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你从来不关心他人的行为,即使那种行为是错误的,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行为端正。这句话乍看起来没什么错的,事实上它是在说,凡是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就是对的。

    你可能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因为你只是不想多管闲事。假设你这种想法是正确的,然后再想象一下,社会上已经不存在没有y过的对象,这个时候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可以肯定的是,这闲事你非管不可了,否则你就找不到合适的对象,除非你不找对象。

    如果你想要不y的对象,这时候你就不得不去反对y,因为你没有选择的余地。但你前面又说不反对,说明你在价值观上并不会太在意,所以我相信你最终还是会选择y过的对象。

    而你的那个不想多管闲事,是因为社会上还有很多不y的对象,你总是偏向于挑那些干净的,让那些不干净的留给别人。如果你稍微有点正义感的话,就应当呼吁人人都有权挑那些干净的,而不是只有你自己。然而,你更在乎的是对自己有利,为了不让自己的利益受损,你就把它等同于道德或者说有某种认同感。

  以上的结论是,当自己的利益与道德发生冲突时,人就会出现价值判断双标。双标会让人思维混乱,价值判断模糊,其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喜欢把价值观功利化。我认为,当这种功利性质与主流的道德观不符时,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行为的效果,即不取决于功利。

                                                2018年1月3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价值判断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