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DC公司出品的《超人大战蝙蝠侠》在内地上映,掀起了又一轮美漫改编电影抢钱浪潮。近年来,漫威和DC轮番出击,把钢铁侠、蜘蛛侠、超人、蝙蝠侠、绿巨人、美国队长、雷神、X战警、金刚狼等刷了无数遍,赚得盆满钵满。与之相对应的是日漫的尴尬:明明有与美漫匹敌的超高人气,为什么改编成真人电影的道路上步步维艰?
2009年,改编自《七龙珠》的真人电影《七龙珠.进化》上映,结果一塌糊涂,全球总票房仅有5400万美元。2015年,正在连载的超高人气漫画《进击的巨人》的真人电影版问世,但收获的也是恶评如潮和票房惨淡。在日本本土,它的票房收入仅有预期的一半,受欢迎程度甚至不如同期上映的、炒冷饭的《侏罗纪世界》。它们的遭遇是整个日漫真人电影化的失败缩影,日漫在二次元的世界里翻江倒海,到了三次元就蹦跶不了了。
《七龙珠》不可谓不经典,80后基本上都是看着它长大,因为主角名字叫“孙悟空”,所以在中国人心中又多了一重认同感。《进击的巨人》是时下的当红炸子鸡,其奇葩、大胆的世界观设置吊足了粉丝们的胃口。可是,为什么没有出现“IP火了,搞点什么周边脑残粉们都痛痛快快掏钱”的盛况?
我们来比较一下日漫和美漫的不同。
首先,它们的外部环境不同,美国电影工业实力比日本的强太多。从硬件到软件,美漫改编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漫画基本上都要涉及大规模的特效,如果特效不好,基本上电影也废了。《七龙珠.进化》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和发行,间接说明日本电影业能力不足。然而,由于是外人接手,主角都换成了一个白人,不伦不类,这次改编以失败收场就难免了。《进击的巨人》是由日本人自己拍摄,特效成为了大家吐槽的一个重点。可以说,日本电影工业的落后制约了日漫改编的发展。
其次,美漫的世界观基本上和现实社会一致,观众容易理解;日漫世界观虚构成分太大,观众不容易接受。蝙蝠侠是现代都市里暗中行侠仗义的富二代,钢铁侠是自恋自嗨的科技新贵,蜘蛛侠是被超级蜘蛛咬伤意外获得超能力的报社小屌丝,夜魔侠、绿箭侠是自学成才的典范,绿巨人、金刚狼、美国队长都是军方秘密试验的产物,神奇四侠的能力源自太空事故....超人和雷神有点特别,他们是“外星人”和“神”。无论是哪一个超级英雄,他们存在的环境都是现实、现代社会,和观众所处的真实世界别无二致,观众很容易理解里面的逻辑。
但是,日本漫画就完全不同了。要看懂《海贼王》,你必须知道“恶魔果实”、“天龙人”、“海军”、“七武海”等等,以及那些吃了恶魔果实之后五花八门、毫无规律的超能力,一次又一次超越你现有的逻辑观。《火影忍者》,你要搞清楚“查克拉”、“忍者村”、“影”、“暗部”、“晓”、“血继限界”等一团完全自称一系的东西,改编成一部两小时的电影,你开玩笑吧!?《死神》就更复杂了,死神界、现实世界、修罗界等等等光世界层次的划分就会让你昏头转向。日本漫画特别喜欢设定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观,里面包含了无数不合现实逻辑的东西。
第三,美漫的故事剧情往往较为简单,而且集与集之间相对独立;日漫故事冗长,而且前后呼应不独立。比如蝙蝠侠,他的对手分别有小丑、忍者大师、企鹅人、双面人等等,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又相对独立。观众可以选取其中一篇或一集来看,也可以持续追逐,都能进入情境,完成体验。钢铁侠、蜘蛛侠等也是类似的套路。这样的话,改编起来就容易多了,只要截取其中一部分,一个大反派,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很适合拍成电影。
日漫不一样,不仅故事非常长,而且环环相扣。比如《海贼王》的故事主线只有一个:寻找传说中的宝藏,根本不可能浓缩成一部电影。日本漫画自己会拍一些剧场版,也仅仅是故事的支线而已,无法表现故事的最高潮。
怎么会这样呢?跟日本漫画的创作和发行模式有关。日本最红的漫画基本上都在讲谈社、小学馆和集英社等少数几家出版社出版,这些出版社为了发行量,就会着力培养“拳头产品”,比如当年的《七龙珠》、《灌篮高手》,现在的《海贼王》、《火影忍者》。怎么做这些拳头产品能让出版社利益最大化呢?就是不停的、长时间地连载,日本漫画动辄连载数年甚至十几年都很正常。鸟山明数次想了结《七龙珠》,都被编辑们苦劝继续画下去;井上雄彦画完了高中时代,就果断结束《灌篮高手》,结果得罪了出版社。
为了自己和出版社的利益,漫画家们只好拼命连载下去,把故事写得拖沓冗长。但是才思枯竭是难免的,漫画家只好回避主线,从世界观入手,加入各种荒诞和奇葩的设定,逐渐地,整个故事就和现实世界渐行渐远。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里有限的两个小时内讲清楚那些漫画一堆古怪的逻辑设定都很困难,更遑论讲一个完美的故事。
看日本动漫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你单独看其中某一集或者某一种,往往觉得索然无味。这是因为你不知道来龙去脉的话,实在是难以理解个中剧情。
第四,美漫非常重视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而日漫则偏重故事内容,人物性格极其单薄。美漫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塑造其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使得他们的行为合乎情理。蝙蝠侠的成长源于父母被杀激发的“变强”欲望和小时候对于蝙蝠的恐惧,钢铁侠的诞生是由于斯塔克自身的天赋和公司的科技实力等等。人物性格鲜明,而且随着剧情深入,其性格也逐步刻画得更加深刻。蝙蝠侠初期的作为是后期迥异的,他从企图以一己之力挽救哥谭市到后来意识到要激发全体民众的正义感,合乎人性成长的轨迹。
而日漫不一样,主角基本上都极为简单直率。鸣人、路飞、孙悟空(七龙珠)、樱木花道、犬夜叉等等,基本上都是“嫉恶如仇、单细胞、开朗、永不放弃”等理想化的人格形象,不计得失的一次次奋斗和努力,赢得无数人膜拜和尊重等等。与此同时,反面人物也极其简单粗暴,坏人就坏掉掉渣,毫无理由的坏和凶残。
美漫因为成功建立起了人物形象和性格,就为改编成真人电影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改编成电影本质上是二次创作,改编美漫时,编剧只要抓住人物神韵,其他细枝末节则可以适当发挥。而改编日漫,主角形象本身非常单薄、脸谱化,毫无神韵可言,只能生搬硬套漫画情节,这就大大束缚了电影编剧的创作空间,使得改编难以成功。
第五,美漫宣扬英雄主义和个人奋斗价值观,比较符合现代精神;日漫则宣扬“真命天子”、“命中注定”,落后可笑。美漫和日漫的结局当然都差不多,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美漫英雄们奋斗过程中往往有很强的自主性,而且前景不确定,不存在什么预先设定。英雄们要经历内心的挣扎和命运的束缚,最终超越自我,成为救世主。
但是,日漫特别讲究血缘和继承,这点让人特别讨厌。鸣人、佐助、路飞、犬夜叉神马的,血缘都极其特殊,他们最初所谓的挫折历程只是“丑小鸭还没有显现白天鹅品质”的阶段而已。日漫强调“觉醒”,及激发你本身就有的能力和天赋。路飞一路打怪就是一路觉醒的过程,鸣人也是。日漫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他就是传说中的某某某”之类之类。
日漫的特点是,一堆酱油党围着主角,所有酱油党的剧情和表现都是为了衬托主角光环。这些酱油党们既是主角的得力助手,又是主角的脑残粉,没有冲突,没有嫌隙,他们是主角的小跟班。不仅如此,他们的功能也非常固定,看上去就是无脑的提线木偶。这种“真命天子”和“命中注定”价值观真的是日漫价值观中毒瘤,非常不合现代精神,仿佛日本人还停留在幕府时代。
美漫不同,这和美国价值观是一致的。美国人既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又极其警惕有人凌驾众人之上,即使他看上去是十全十美的好人。刚上映的《超人大战蝙蝠侠》就是讲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看上去真神般的人物,我们是否该毫不保留地跟随他?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等,无论多牛逼,在公众面前都必须夹着尾巴。
我认为,日漫的逊色,核心在于它的价值观是有问题的。即使它的故事再热闹,它的剧情再精彩,它所宣扬的“真命天子”和“命中注定”那一套是和现实社会相左的。我们不需要路飞、鸣人这样“我才搞得掂这些事”的人物,我们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公众之上,不允许任何人宣称“天命在我”。80年前,就有个留着毛刷胡子的人站在德国人面前说:请你们毫不保留地跟我走,我一定会让日耳曼人站在世界的巅峰。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