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现场直播的立体屏幕上,出现了约瑟夫.阿.杜尔塞勒的庞大面孔。他给所有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大”,硕大的鼻子横行面孔,一如他的为人。面对全世界关切的目光,他侃侃而谈,“天幕行动是杜尔塞勒公司的一项投入巨大的项目。”这时镜头拉远,人们能看到有精巧的飞行器升空,随着他的介绍,镜头继续拉远,一直拉到卫星近地轨道上。
“长时间以来,人们都错误地以为,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且数量有限,这导致了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全球范围内的石油战争。事实上,地球内部的石油含量非常丰富,所缺者,唯有开采的技术手段。”
近地轨道上,一张闪着金属光芒的薄膜轻轻张开,开始了与地球的同步运行。无论何时,都以地球为基点,和月球形成对称。
“经过鄙公司近六十年的研发,我们在月球安装了巨大的中微子流发射器,用这些粒子束来探测地球内部的奥秘。”说到这里他满不在乎地耸耸肩,“专业的东西,待会儿由鄙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来解释。总之,我们以特殊材料制成的CCD电容板收集地球内部图像投影,进行图像重建,能更加精准地探测到石油的位置……”
“那么石油价格会回落吗?”BBC的记者通过同步采访装置插嘴提问。
杜尔塞勒的表情有点淡漠,嘴角微微向下耷拉,整个面部带着一点冷酷的微笑,“或许!这也正是大家所希望的,不是吗?”
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焦点。
世纪初的时候,有一种论调就是地球的石油只有七十年的开采量,七十年后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就宣告枯竭。最后的油藏都在极深的海底,为此,欧洲十国和以色列联合开发了一个项目,就是压缩空气中收集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深入海底油藏,将石油压出来,一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而来加快石油的开采速度。虽然可控核聚变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石油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因为石油不仅是动力能源,而且是制造业的原材料。
然而在2010年之后,相继在美国、巴西等地都发现了巨型油田,导致石油价格一再下跌,石油公司纷纷裁员规避破产,石油的有机成因假设被严重动摇。这工业的血液似乎属于地球给人类的宝贵馈赠,一时间,先是狂喜,而后焦虑。一脚油门一脚刹车也不嫌费油的乐观主义者和狂呼悲号地球日益变暖的悲观主义者们,谁也劝不动谁,伴随着石油价格的起起伏伏,又过了几十年。
石油公司倒闭得差不多了,油价仍然上不去,可是开采的成本却慢慢变高,因为浅层的油已经宣告罄尽,钻头开始向一万米以下挺进。
杜尔塞勒石油公司是后起之秀,他们以强大的工程研发能力稳稳地立足,逐渐吃掉了世界上几个大型的石油公司,成为全球油产品寡头企业。就在杜尔塞勒宣告收购道达尔的同时,大部分油井因为无法抵达地幔的深度而停产。
石油又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其实并不稀缺,就在地下深处,在地心的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碳、氢、氧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为人类生产出宝贵的工业血液。但是,小气的地球从来都不肯把这些宝藏一下子献出,如何开采是一个问题。
有那么几十年,石油储量几乎罄尽。人们才第一次发现,以往那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儿有多么的珍贵。甚至连厕所里的一根毛刷,都被炒到了天价。于是人类想出了很多工业原材料的替代品,比如买水,就不要买瓶装水了,也买不起,自己拿个杯子去灌吧,按体积算钱。超市里严厉禁止塑料袋,一时间竹编篮子非常时髦。衣服呢,还是纯棉的、真丝的、亚麻的穿起来舒服,就是纯生物制品太贵了,生产周期太长,不行弄些树叶编起来能遮住三点就行,不要要求太高。手机壳子几乎全部变成金属的,还有玉石的,有点用不起。
杜尔塞勒石油公司的研究人员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终于完美地实施了天幕计划,以图像重建的方式窥探地球内部,寻找石油。
“西西伯利亚和俄罗斯地台之间的乌拉尔山就是一个深大断裂,后来发现乌拉尔山的两侧油气资源特别丰富。”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在公司内部的会议上发表看法,“类似的情况在中国腹地也有,比如在郯庐断裂、龙门山断裂,这两条断裂控制了中国的一大块地方,而且在这两条大断裂的一个东侧一个西侧恰恰是中国油气最丰富的地方,这是无缘无故的还是有什么原因?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的。为什么在一些盆地的周边,有一些深大裂谷,这些裂谷究竟起到什么作用?是不是油气运移的通道?
“之前这都是猜测,但是根据卫星传回来的重组地球剖面图,我们可以清楚地观测到,地壳三层结构理论是可以证实的,各个板块之间,就是软流体的过渡层,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通道’,深部的东西就通过这些‘通道’被运送上来……通常是岩浆,但是如果位置得当的话,也可能会是石油。”
这个视频会议场是立体效果的,虽然每个人都身处世界各地,但是就好像坐在一起,非常逼真。而坐在主位的杜尔塞勒先生则用他粗大的手指关节轻轻地敲动眼前的桌面,似乎在沉思什么。
“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把这些深部的东西运送上来,不需要我们的钻头再继续深入呢?”他一边思忖一边说,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被提问的人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个女人发话了,她的声音柔和动听,但是带着一丝冷冰冰,她是著名的地震及地球物理研究专家。
“我们可以制造一些小型地震,”这位地震学家有着长长的黑色天然卷发,轻描淡写地说,似乎她说出来的不是地震,而是节日的烟花,“板块之间本来就是地震多发带,我相信人为地制造一些不会对地质结构有太多的损害,而且,地震比起深度钻井,可能损害更小。”她用狭长狡黠的眼睛看着与会的所有人。
“我反对,”首席不假思索地说,“这种方式就是作死!”
“石油耗尽也是作死,”她反唇相讥,“已经有很多人在抗议杜尔塞勒公司的垄断行为,他们都在鼓动各国政府以商业垄断的罪名控告公司。甚至有人众筹自行开始采油了。”
杜尔塞勒石油公司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首先得付大笔的律师费应付那些四处起诉的官司。再就是,地震钻油法似乎并不是公司地震专家们的个人专利,已经有不少靠众筹和融资起家的小型石油公司开始着手尝试了。然而地震能不能被制造,还属于法律的边缘话题,再说了谁说得清楚这地震是造出来的还是本来就该发生的。
于是在意大利特利纳火山附近,第一口因地震而开出来的油井诞生了,全世界哗然。油啊,珍贵的油啊!有几声微弱的反对声很快就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海洋中了。真是见鬼了,知道老子这几十年都是怎么过的吗,家里用的全是陶器罐,刷牙用牙线,尼龙线都没有,就得棉线,棉线那玩意儿好使吗那么不结实,刷一半就卡牙缝里了。
现在又有了油,制造业的车轮又可以滚滚前行了,来吧,继续震吧。
在一片狂热中,有人提出,杜尔塞勒公司的天幕计划,那些图片如果被截获,就再不会无的放矢了,因为不是哪个地震带都含油丰富的,再说了如果把地球惹毛了那也不好玩,不如大家看看清楚再下手。
于是杜尔塞勒一夜之间被架在火上烤,所有的法律专家都在研究,怎么能够成功起诉,要求将那些地球内部资料作为全球共同享有的成果。而这家石油公司的老狐狸总裁,从他爷爷那里继承了敏锐嗅觉和断尾逃生的本领,马上宣称,这些图片是全世界的财富,他将有偿转让,价高者得,谁开价开得高,他就把石油含量最丰富的地段图像售出。
开个拍卖会吧,之后石油公司可以改行当影像公司了。
就在杜尔塞勒公司悄然转型的时候,大大小小的能源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了石油开采,沉寂多年的制造业流水线又开足了马力,全球经济大幅度增长。后来,研究发现,只要地震控制适度,不仅能把深层石油震出来,而且还能在许多地质结构特殊的地区利用地震释放的能量合成新的石油。
同时,环境专家还做了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报告,证明地球在其诞生的45亿年里,经过了许多次的气候变迁,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我们有更充足的手段提纯油品,净化空气和水源。只是区区一点温室效应,那并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片喜气中,突然有一天,沉寂日久的维苏威火山开始有躁动的迹象。其实对于维苏威火山的喷发,大家早已有所准备,毕竟庞贝的教训太过惨重。所以,从它第一天被测到有轻微震动的时候,意大利政府就开始组织一定范围内的居民撤离,并且派出大量的无人侦察机密切关注其动静。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从里面流出来的不是滚热的岩浆而是石油,喷出来的也不是火焰而是天然气,这个现象让人们心中有了少许的不安。不多久之后,世界各地的火山口都开始冒出了黑色的石油,地震带上地震频发,伴随着地震的是大量往外冒的石油。城市的马路上走着走着会突然陷进去一个大坑,然后就从地缝里渗出石油。
有时候会从火山口一起往外喷石油和岩浆,但是大火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因为,耗氧量实在是太惊人了。
大家开始逃命了,乘上汽车,坐上飞行器,跨上远洋巨轮……这都是穷人。有钱人,比如杜尔塞勒先生,直接跑到空天飞机里呆着了,把老子往外放,你们那些个月球基地、火星基地、木卫二还是四的空间站呢?
空间站和基地虽然有人,但是所有维持人类生命的给养都来自地球,似乎还没有成功在地外开辟哪怕一小块农业基地,就算有试验田,也需要地球上源源不断的供给。
到处都是石油,石油覆盖了草原、森林、河流、山川,最后流进了汪洋大海。所有的生物,都被这无机物形成的有机原料默默地覆盖着。
地球,变成了一枚油球,从此,就再没有能源危机这回事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