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为2017年2月5日晚在“经济学家告诉你”直播室分享的内容文稿。
我目前在跟张是之同学学习《经济解释》,2017年1月下旬,他号召学习小组的同学结合对《经济解释》第一卷的学习,以及自己身边的案例,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回顾分享。我本来就有要分享的想法,不过我感觉自己对第二卷的内容理解地更深入一些,所以原本计划等大家学到第二卷中“成本”的内容时再做分享。
春节期间我在家读李俊慧老师的《经济学讲义》,里面对经济学“自私”的假设和需求定律的分析非常精彩,让我想通了困惑很久的一些问题,感觉不吐不快。就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自私”和“需求定律”的理解。
为什么自私的假设不可推翻?
这里首先把经济学中“自私”的定义明确:“在局限条件下个人争取最大利益”,或者通俗的说“人会尽可能地以最小代价达成最好结果”,在经济学中,“人是自私的”这个假设又可以讲成“人是理性的”,这里的“自私”、“理性”是同一个定义,所以经济学研究的人又被称为“经济人”。
2016年10月时,经济学学习群中同学们讨论到一个问题:“经济学中的理性人被推翻了吗?”由此引申出“人到底是不是理性的/自私的?”“有限理性这个概念有意义吗?”张是之老师在群里的回复是:“说非理性、有限理性意义不大。张五常教授的体系里面,一开始就做了回答,不接受理性假设,经济学大厦建不起来。”当时我对自私和理性的理解不到位,心里一直有一个问号“为什么?”
前几天我刚刚从几个角度想明白了这个为什么的问题,下面分两个角度给大家说明。
基础假设不容许争议的原因
张五常教授在《第二章 从自私说起》的开篇就讲了:
在任何科学发展中,参与的人都遵守一个大家不言自明的规则:凡指明是基础假设或是公理(axiom),大家都不在这基础上争论。科学辩证的规则是:“且不要反对我在理论上必须有的起点,让我从这起点以逻辑推出一套理论,有了可以用事实验证的含意,有了内容,到那时,你要反对才有所依凭的。事实上,假若可以验证的含意被事实无情地推翻了,那我就不能不考虑我的基础假设是错了的。”
这段话有点绕,通俗来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有一个基础假设,根据这个假设,用逻辑推理发展出来一套理论,如果我要说我的这套理论是科学的,按照按照科学的定义,我的理论必须可证伪。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理论,不要跟争论我的假设是对还是错,而是看我这套理论验证的事实是不是正确。
单独这么讲可能还是不好理解,我找了几个有趣的类比来做说明。
张五常教授在书中讲了数学的例子,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假设可以追溯到自然数域的产生,就是认为空集为0,包含之前定义的所有集合的集合为前一个集合的后继(或者直观理解为+1),也就由此定义了1,2,……。用“人话”来说,就是定义了什么是0,什么是1,什么是“+1”。但是0、1在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是数学家创造的东西,如果你不认可0和1的概念,就无法在数学领域内讨论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几何学”,张教授举了“一条直线的定义是两点之间的最近距离。”这个例子,世上本没有“点”这个东西,哪来的直线?李俊慧老师举的例子更容易明白,就是大家初中都学过的欧几里得平面几何还有“非欧几何”。
欧几里得平面几何有五个基础假设,其中第五个基础假设称为平行公理(平行公设),可以导出下面这个命题(俗称的平行公理):
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有且仅有一条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
它并不像其他公理那么显然。许多几何学家尝试用其他的公理来证明这条公理,但都没有成功。
几何学家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痛苦,到了19世纪,俄国的罗巴切夫斯基想到了使用反证法。他提出了一个和欧氏平行公理相矛盾的命题,用它来代替第五公设,然后与欧氏几何的前四个公设结合成一个新的公理系统,展开推理,得到了一系列在逻辑上无矛盾的新的定理,并形成了新的理论。这个理论像欧氏几何一样是完善的、严密的几何学。这种几何学被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简称罗氏几何。
欧氏几何的第五公设可理解为“通过不在直线上的一点,有且仅有一条该直线的平行线”,罗氏几何的第五公设可理解为“通过不在直线上的一点,可以有至少两条该直线的平行线”。后来又发展出了黎曼几何,它的第五公设可理解为“通过不在直线上的一点,没有该直线的平行线”。
欧氏几何、罗氏几何与黎曼几何是互相矛盾的,但是被应用在不同领域。比如黎曼几何后来就成为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工具。
上面讲了这么多跟经济学无关的几何学历史,其实就是为了印证下面这个道理:
科学里的假设、公理都是不需要证明的,也就不需要是真实的,或是正确的。但它们需要经受事实的验证,那就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理论要能解释现实,如果不能解释,科学家就要修正,甚至不再接受这些假设、公理;但如果能解释,科学家就接受它们。所以,能否定自私的假设的,不是它本身是否真实、正确,而是从它推出来的理论能不能解释现实。——李俊慧《经济学讲义》(上)
类似的例子在物理学中也有,大家都知道的就有牛顿力学、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发展。所以说:
你可以发明一个以“人是无私的”假设为基础的学科,参与你那学科的人都必须接受你那个假设,但是在你那无私的假设的基础上推出来的理论,就要经受事实的验证了。如果事实没有推翻你的理论,你就自成一家,可称为“无私经济学”,现在这一套经济学就要改名为“自私经济学”了。但如果事实推翻了你的理论,你就只好修正、甚至放弃你这个与现在的经济学这自私假设针锋相对的假设了。显然,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说明在“无私”的假设的基础上推出的理论是解释不了事实的,也就没法成为一门学科。——李俊慧《经济学讲义》(上)
经济学帝国主义
我在李俊慧老师的《经济学讲义》中看到一个经济学科普知识,凸显了“概念”理解的重要性,先分享给大家:
马克思的经济学,习惯上称为“政治经济学”,其实那就是经济学,是古典经济学时期的称谓。因为Economics这个单词在亚当·斯密开创经济学这门学科之前就已经存在,其含义是“家庭理财”。古典经济学家为了让普通人能明白他们研究的不是家庭理财,而是国家理财(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确实认为他们研究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国家理财,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顾名思义就是要探究国家财富或国民财富的性质与成因),于是在Economics之前加上political(政治的)的限定词,所以古典经济学时期的人们习惯于把经济学称为“政治经济学”。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即使普通人也绝不会把Economics误会成“家庭理财”,马歇尔写他的《经济学原理》时索性把political这限定词给取消了,轻装上阵,直截了当就叫做Economics。到了现在,“经济学帝国主义”大行其道,“入侵”到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以经济学理论为工具来研究政治学问题的交叉学科又被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大家要了解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辨析清楚马克思时代的“政治经济学”与现在的“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非常不同的。
前段时间听一位老师分享他学习一门新学科的诀窍,就是先了解一个学科的历史。现代经济学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年横空出世至今不过240年历史,实在太年轻了,类比放到天文学发展的时间轴上,还处于“地心说”的时代。
但这么年轻的一门学科,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国富论》诞生之初就启发达尔文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起点,现在也出现了“生物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交叉学科。
我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经济学入侵物理学,用经济学来解释光的折射:
光束通过高折射率介质时速度减慢,它的折射路径是如何选择的?
套用经济学“人是自私的”这个基础假设,我们来假设“光是自私的”,也就是说“光会尽可能地以最小代价达成最好结果”,那么推导出“光束想要最快到达终点”。
这时,就像海滩边的救生员要拯救海里的落水者,救生员想用最短时间赶到落水者身边救助。救生员所在位置是光束起点,落水者位置是光束的终点。救生员跑步的速度比游泳的速度快,为了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我们可以计算出救生员的最佳路径(只要游泳速度与跑步速度不同,这条路径就不是直线)。将救生员跑步速度和游泳速度换成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光速,计算出的最佳路径,就是光的折射路径。
这个例子也说明了“自私”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济学理论是否能解释世事。
为什么需求曲线永远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定律是说任何物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
需求定律画成需求曲线,那么它一定向右下倾斜。张五常教授在《经济解释》中讲:
如果需求定律不成立,整个经济学的架构会塌下来,溃不成军。
在大师的眼中,这个逻辑不言自明,但是我初读“需求定律”这一章,却没想明白其中的逻辑推理过程。前几天在李俊慧老师的《经济学讲义》中看到了从“自私假设”到“需求曲线永远向下”的推理过程,清晰明了,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经济学是用自私假设加局限条件变化来解释现象,就是这一讲的需求定律!需求定律中的价格变量是事实,如果作广泛的阐释,那就是局限条件。需求量是心理因素,不是事实,它随价格变量的增减而反向地减增,这就是自私的含义!——价格下降就需求量增加,这是趋利;价格上升就需求量减少,这是避害。也就是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一形状,就是对自私假设的反映!所以大家现在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经济学必须假设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不准有例外(即不准需求曲线也可以向右上方倾斜),因为如果有例外那就违反了自私的假设了呀!
明白了这个逻辑,就知道需求曲线永远向右下方倾斜。再遇到看似违反了需求定律的现象,就明白一定是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了。《经济解释》中举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雨伞,晴天和雨天的雨伞,需求曲线不是同一条。
对于需求定律的理解,有两个关键概念:“需求”跟“需求量”,一定要区分开。
从几何图上看,需求量是指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因此需求量的变化是指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的移动;而需求是指整条需求曲线,因此需求的变化是指从一条需求曲线跳到另一条需求曲线去。——李俊慧《经济学讲义》(上)
李俊慧老师在《经济学讲义》中举了个例子,MBA的学费逐年提高,但报读MBA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不是推翻了需求定律?有个经济学家问张五常教授这个问题,张教授回答了八个字:“需求增加,价格上升!”这个经济学家很不满意,觉得张教授答非所问。
在这里,其实是这位经济学家混淆了“需求”跟“需求量”的概念,张教授的意思是读MB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但这位经济学家将这句话理解成:“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需求量变大了,所以价格上升了。”这句话理解成这样本身逻辑就是错的,因为在需求曲线中一定是价格引起需求量变动,而不是需求量引起价格变动。
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
大家注意到张五常教授在《经济解释》的开篇第一章就讲“科学的方法”,张教授将《经济解释》的理论和研究领域严格限定在“科学研究”的范畴内,也就是所有理论必须“可证伪”。他明确说明自己研究的领域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用上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象或人的行为。”我个人觉得,这种研究方法正是使经济学可称为科学的基础。
在2015年的《Science》上有一篇论文,专门分析心理学是否是一门可以复现结果的学科,是由一个名为“开放科学构架”的小组做的研究,自2013开始,他们从心理学领域最著名的三份科学期刊中挑选100个科学研究论文,尝试复现这些论文中的试验,结果100个试验中只有39个试验的结论是可复现的,另外61个试验中有近一半的复现结果跟论文结论是完全相反的。“开放科学构架”小组给一门学科是否“科学”设了一个“可复现率”的及格线,92%,而心理学在这个研究中的“可复现率”只有39%,所以被划入“非科学”领域。
“结果可以复现、结论可以证伪。”是科学研究的两个重要特征,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结果可复现”近乎不可能实现,如果再抛弃“可证伪”这一条,必然会进入“非科学”的领域。张教授在《经济解释》一书中抨击一些经济学传统理论如“功用理论”的原因,都可以从“是否符合科学方法论原则”来进行分析。
在学习《经济解释》的过程中,随着理解的深入,我发现自己之前没看明白的内容,其实源自对科学方法论和逻辑的理解不足。同学们如果跟我有类似的困惑,我有两个建议:一个是将李俊慧老师的《经济学讲义》作为补充教材,对应《经济解释》中的概念、推理印证阅读。另一个就是对自学加强对科学方法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