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这一孔子当过最大的官,300多年后竟然成为一种刑罚的名称

圣人孔子在前499年为鲁国大司寇,并且代行鲁相职务,总理刑狱及政事,使鲁国得到大发展。可谁又能想到,在几百年后,“司寇”这一孔子当过最大的官竟成为一种刑罚的名称。

司寇,这一孔子当过最大的官,300多年后竟然成为一种刑罚的名称_第1张图片

在秦朝和汉朝,所谓的“司寇”是一种无期徒刑,这一刑徒身份使获刑者处于里中社会生活的边缘位置。而且这种刑罚的处罚手段与众不同。秦汉时规定,司寇的刑罚是劳役,即不用坐牢,但需要做一些义务劳动:

侦捕疑犯,即充当巡捕,还是没拿工资,做不好要被骂的那种。

监管刑徒,即当狱警,辛辛苦苦看管,要是有人越狱你也吃不了好果子,赶上监狱犯人暴动算你倒霉。

传递文书,古代交通不方便,书信一来一回几个月甚至一年就过去了,成年在外奔波。

运送物资,要是不能及时运往,耽误了军情,按律是要处斩的。比如陈胜吴广当时就是不能及时到达渔阳而被迫起义。

司寇,这一孔子当过最大的官,300多年后竟然成为一种刑罚的名称_第2张图片

不仅如此,一旦被判处司寇刑,将会失去很多权利:

第一,不能担任官吏,这一条,直接就断了你的前程,可谓剥夺政治权利终生。

第二,剥夺一切爵位与军功。这一条主要针对贵族,贵族的爵位等同于名誉,剥夺他的爵位比杀了他还难受。比如汉景帝时期瓜丘侯刘偃就因为私自出了自己的封国而被判处司寇。刘偃越想越气,一个皇族子孙岂能受此侮辱,后来干脆参加吴楚七国叛乱,当然后来封国都丢了。

第三,没有被赐予王仗的机会。要知道秦汉时平民百姓中,只要到了老年,朝廷就会赐予王仗,以示尊敬,而有王仗的人,只要不是杀人就不会被判刑罚,经商还能免除一切捐税,还能享受一些物质借助,可谓古代的养老福利社保卡。

第四,限制人身自由。一旦被判处司寇,就不能住在家里,你只能风餐露宿,也基本上没有人会接济你,因为“司寇”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的,比无爵位的公卒、庶人还低,仅仅比奴隶高。平常平民能得到的赏赐也没有他的份,因为地位不同。平常民间的社祭、聚众饮酒大家也不会叫上他,几乎被驱逐于社会之外。

第五,注销户籍。一旦被判刑后连户籍也没有了,你的个人信息只会登记到监狱里,有时候两个“司寇”相遇,打招呼是:“兄弟你哪的?”“我洛阳狱的。”“哦我是临淄狱的。”注销户籍而且不能住在家里,这是要让社会上的人遗忘你。

司寇还有一些刑罚都有的遭遇,比如都要穿红褐色的囚衣,质地粗糙,又不耐寒,冬天因此而死的人也不少,绝对不是影视剧中为了视觉好看的那种白色囚衣。而且为了防止犯人逃跑,每个司寇都要戴上刑具,这对身体上及心理上都是一种极大考验。不过,要是能说动原居住地的里正及邻里不少于五人为其担保,刑徒就可以免戴刑具,这叫“五任司寇”。

司寇,这一孔子当过最大的官,300多年后竟然成为一种刑罚的名称_第3张图片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历史上也有人被判处司寇后从新做官的。比如东汉大儒鲁丕,大家可能对他不太熟悉,不过他有一个有名的侄孙——东吴大将鲁肃。鲁丕也是个牛人,他两次因得罪权贵而被判为司寇,但因为才能实在是突出,不久后又被重新召回当官,一直当到七十五岁死去,官至侍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司寇,这一孔子当过最大的官,300多年后竟然成为一种刑罚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