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k War Ⅱ:倒不完的牛奶

“让人遗憾的是,再一次的,当我们带着“善”的理想去寻找真相,答案总是让人沮丧。或者说,“冰冷”的经济规律再一次地朝善良的人们泼了冷水。”


《Milk War Ⅰ:谁把牛奶倒进水沟》介绍了“倒牛奶”故事真正的主角——奶农。

但实际上,1930s美国大萧条期间那些倒牛奶的少数奶农只能算是“倒牛奶”的“前辈”(更早的倒奶农还可以追溯到1883年的spilling committees),在一系列的政府干预措施出台后,更多的奶农加入了“倒牛奶”的行列。最后,政府索性接管“倒牛奶”的重担,从奶农那里收购过剩的牛奶,统一“倒掉”。可是,美国哪里来的倒不完的牛奶呢?

还是从1933年通过的农业调整法(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 -AAA)说起。AAA最初的目的是通过补贴主动减产农民等方式减少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从而提高农场品的价格,并将其维持在高于市场竞争价格的水平。然而AAA的效果并不理想,以1935年的AAA修正案为例,联邦政府开始动用资金收购过剩的包括牛奶在内的农产品,牛奶价格却依旧不见涨势,因为当年的乳制品市场购买量只占到了产量的十分之一。最后,真正“拯救”了牛奶价格的是干旱和后来的二战。

随着二战的结束,战争对牛奶的超量需求也消失了。但是,尝到甜头的农民们自然不愿放弃AAA给他们特制的蛋糕,政府自然也不希望丢掉他们的选票,于是由政府购买过量乳制品的价格支持机制就以“Agricultural Act of 1949”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同年,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 (CCC)也被法案授予了收购乳制品的权力,和维持牛奶等农产品价格的职责。

到了1980s,当时的乳制品价格支持计划使得CCC的乳制品收购量开始猛增。在七十年代末,美国政府的年均乳制品计划开支不足5000万美元,而到了1983年,美国政府花在乳制品采购和储存上的前已经超过了27亿美元。这种超长增长与乳制品的“特殊地位”不无关系,因为乳制品是美国政府收购的一系列农产品中,唯一没有进行数量限制的商品。

就这样,美国政府的各种乳制品计划为美国的奶农们创造了一个像共产主义社会一样美好的乐园。他们不用担心生产出来的牛奶卖不出去,不用担心牛奶价格过低,不用担心还不起贷款;同时,他们也没有动力减少成本,进行创新和提高牛奶的质量。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生产更多的牛奶,因为只要扩张速度慢了那么一点点,政府(全美国人民)为他们特制的蛋糕就会被其他奶农多抢去一点。

的确,从牛奶供给的角度看,美国确实已经步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但从需求的角度看,却还有很多人在挨饿。太高的乳制品价格让消费者们增加了开支,并让很多人根本就买不起牛奶。

政府高价收购来的乳制品都去哪了?一方面,政府会将它们储存起来,然后通过像USDA这样的组织分配一部分用于慈善。另一方面,政府会以“跳楼价”把过剩的农产品出口到国外,而国内的消费者只能被迫承受价格过高的商品。当然,政府还会补贴那些杀掉奶牛,或者将牛奶倒掉、喂牲畜的奶农。

看到这,你也许会觉得“通过像USDA这样的组织分配一部分用于慈善”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吗?既有利于缓解乳制品过剩,又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岂不是一举两得?的确,一味的强调美国奶农和美国政府的“倒牛奶”行为有失公允,毕竟那些牛奶还是有一部分用于慈善的。但让人遗憾的是,再一次的,当我们带着“善”的理想去寻找真相,答案总是让人沮丧。或者说,“冰冷”的经济规律再一次地朝善良的人们泼了冷水。

请待下文《Milk War Ⅲ:免费牛奶不免费》。

你可能感兴趣的:(Milk War Ⅱ:倒不完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