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记》:画里画外总关情

《读画记》:画里画外总关情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棉白色的书衣,随意点染的几只小蝌蚪,嬉戏在一袭红色的荷花影子周围,欢天喜地。———这是我对钱红丽的读画随笔集《读画记》(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的第一印象。后来知道,她其实师出有名,取自李苦禅先生的《荷影图》。

诗词书画,是文人内心不曾放弃的精神皈依,可清心,可静心。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一幅幅笔墨,其实也是笔者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隐喻。钱红丽显然明白这一点,所以,她说徐渭的画一瞬间有将军态,八大山人的画即兴里有疯僧意,唐伯虎山水人物里两只耳朵是支棱着的……

整本书里,作者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不仅为我们解读了郑燮、潘玉良、林风眠、丰子恺、石涛、齐白石、沈周、赵佶这些中国画家,还把比亚兹莱、凡高、列维坦、夏加尔、欧姬芙、东山魁夷、高更和弗里达这些非专业人士不易接触到的外国画家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年画,以及日本的浮世绘。本书还非常贴心的为读者准备了大量的画作配图,让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去一一印证作者的精妙解读。当然,让人略感遗憾的是,那些画作的印刷用纸稍显低档,抹杀了那些名作的神韵。

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钱红丽在本书的序言里感叹,如果说文学是传说中的上帝的话,那以她有限的人生体验去读他们的画,生命仿佛又打开了另一扇窗口,拨开明亮的光,似乎看见一条离上帝最近的路。

在安徽散文圈,素有“二红”之说,才女钱红丽如风光霁月,卓尔不群。受囿于阅读习惯,钱红丽的文字,我算是读得比较多的。能够明显感受到她文字的变化。车前子说她的写作又有进步,“不像过去那么姹紫,那么刻露,但激情并不损少。”确实,时光,有时候真的能改变很多东西,包括你的脾气,你的人生态度,甚至你的文字风格。年轻时的钱红丽就像止庵评论胡兰成:仿佛不甘寂寞,着意要引得读者叫好。如今年岁大了,渐渐平静了些,反而更喜欢周作人那样平实冲淡的文字。

我是在每天下午间隙,慢慢翻完这本《读画记》的。对我而言,读书不完全是为了学知识或习掌故,有时也为体味一种生命的从容,体验一种心境的澄澈。滤除了虚浮矫饰、沉淀了烟火之气,那一幅幅画仿佛有生命的风物,让人有一种澄明亲切之感。很久之前看过齐白石的一幅画,内容已经印象模糊,题画语却让人难忘:“细思往事,历历如在眼底。”这是一种老人特有的淡定与从容。闲暇的时候,泡一杯茶,翻一翻画册,听一位小女子在哪里喃喃絮语,也是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


本文为“谢桥2017”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画记》:画里画外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