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老行当的故事】小公公的剃头店

【家乡老行当的故事】小公公的剃头店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文|Miss 包包

小公公是外公的四弟,是我们那带远近闻名的剃头匠,但在我们眼中却是家里顶“窝囊”的。

为啥说他窝囊,且听我说几件事情,各位看官评一评。

事件一:入行

听说,小公公走上这个行当,也是实属无奈。

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老太爷活活饿死了,家里穷得叮当响,从小就缺吃少穿,身体就这落下了病根,一米七几的人,体重愣是没过过120。

这副身子骨,体力活是干不了了,加上又没读过什么书,能干啥呢。考虑再三,作为长兄的外公决定让他去做个剃头匠。

就这么,小公公上了省城学剃头。三天后,他就背着行囊回来了。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支吾半天不答话。

原来,到了师父那里,傻站了三天,愣是没开口跟师父说上一句话。第三天,人家就让他回来了。

“窝囊!”外公气得跳脚。

后来,小公公的剃头店还是开起来了。手艺也在几十年的打磨中变得炉火纯青,尤其是习得两手绝活,一手是不用推子,只用剃刀剃和尚头,另一手是只用推子推寸头。

早上五点到晚上七点,雷打不动的营业时间。有些老年人卧病在床,他带着剃刀上门服务。有些老人眼瞅着没几天光景了,甚至有子女半夜来敲门央求陈师傅去给他爸修修头发。

这一把剃头刀,一拿就是五十年。

事件二:涨价

记忆中,小公公的剃头店几十年都没变过样。

说是店,其实就是改造了家里的一间房,冲马路的一面开了个门,挂上一块儿铁皮招牌,写着“老陈理发”。进门就看到一排长椅,这排椅子可比我年纪都大,老得都秃了皮。墙上贴着一块方面的大镜子,镜子下方钉了一块搁板,上面放着剃刀、剪刀、推子,还绑着一条牛皮带,剃刀钝了,在带上来回擦几次,就又锋利了。堂中央放着一把老式转椅,一旁的收音机里吱吱呀呀的放着新闻。

“老陈剃头可公道了,五块钱一次,多少年都是这个价。”来理发的客人都喜欢闲聊,听到什么新闻了,品头论足一番,尤其是听到哪国和我们交恶了,那架势,恨不得夺过剃刀去拼命。

后来,家里装修,把小公公的剃头店也改造了一番。发黄的墙上刷上了乳胶漆,斑驳的长凳换成了沙发,还给店里架上了一台电视机。

“涨点价吧,外面剃头都收二十了,装修又花了不少钱。”小婆婆苦口婆心的劝。

“涨了老客户就该不高兴来了。”

”你赚的这点钱都抵不上开支了,这水电、这装修,都是成本,你一天才赚几个钱。“

”不涨,我跟他们说过的,我不涨价。“

”窝囊!“

事件三:收徒

渐渐的,小公公年纪大了,身体愈发不如从前。

剃头匠的老规矩,决不允许坐着给顾客剃头,年近七旬的小公公,也开始有了宝刀将老的惆怅。

膝下两个女儿,是无论如何不肯做着剃头匠的,两个女婿也有各自的营生,这一身手艺只能往外传了。

一天,店里出现了一个年轻人,一问才知道,这是他新收的小徒弟。

这徒弟一收可不得了,小公公欢喜的紧,好吃好喝的供着,一心指望着能把这剃头店给传下去,逢人便夸。

小徒弟也算争气,半年时间,一把剃头剪也能舞得像模像样。

一天,小徒弟说,家里人觉得这种老式剃头店没有出路,想送他去上海学个美发。

小公公问:那你先前干嘛来我这里学呢。

小徒弟也算老实:我妈说,来这里先学会抓剪子,到那边直接学美发,能省点钱。

“这孩子怎么这样呢,这段时间的学费、食宿费,都收回来。”大女儿气不过。

“算了,中午给他烧点爱吃的菜,让他走吧。”镜子倒映出小公公背过去的侧脸,眼角有些晶莹。

“我爸怎么这么窝囊。”大女儿不满的嘟囔。

事件四:拆迁

这几年,家乡拆迁得厉害,大片的民宅被推到,一幢幢高楼立起,一段时间不回去,就有种摸不着北的感觉。

“听说,我们这片要拆了,家家都在搞违建,咱家也得抓紧。”小婆婆和女儿商量着要在院子里“动点手脚”。

“要盖的话,得先把我爸那剃头店给关了。一来,这人来人往的,前边开工,后头就有人举报。二来,把店改成房间,光是装修费就能贴不少钱。”经历过拆迁的小女儿很有经验。

“这哪行呢,一天都不能关门的。”

“你这店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钱,以后搬了新家,再给你寻块地方,开起来就是了。”

“不行不行,要是关了,那些老客户就没处理发了。”

“爸,我给您算笔经济账,你一天十五个头,一个头五块钱,也就是七十五块钱,去掉水电开销,算您一天五十块吧。您知道现在拆迁多少钱一个平方么,咱这个地段,保守估计也得四五千呢。。。”

最后,在5:1的压力之下,小公公的剃头店关了。

关门那天,小公公一早起来就把店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坚持要把今天的头剃完,愣是磨蹭到天黑才把招牌给摘了。

“瞧你爸那窝囊样。”小婆婆第N回恨铁不成钢。


最近,小公公租了一间车库,总算又把这“老陈理发”的铁皮牌子给挂出去了。

还是那个布局,还是那些工具。推转子拿剃刀,理发剃须刮脸,哪先哪后,都有讲究,有板有眼,功夫娴熟。

”老陈,你这手艺,换了人真不行。你可千万不能退休啊。“有客户打趣。

”我都窝在这剃头店一辈子了,不剃头我上哪儿去啊,剃到哪儿算哪儿吧。“店里,剃刀嗡嗡嗡,仿佛已经响了很多年。。。

【乡土故事&行业故事汇&微小说首次征文】:家乡老行当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乡老行当的故事】小公公的剃头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