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票480次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生”这个标签

说到“研究生”这个词大家会想到什么?高学历、高素质、精英人才后备军?

那么,如果这些词汇与“逃票480次”牵扯在一起呢?

逃票480次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生”这个标签_第1张图片
逃票480次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生”这个标签_第2张图片

研究生,工程师,多次恶意逃票,声誉分仅20。当这些便签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意味着又一条热点新闻横空出世。

事实上,目前为止,#研究生逃票480次#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已达1.9亿,回答下方评论最多达上万条。涉事者杨某火了,他身上明晃晃的“研究生”标签也火了。

此次事件,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前两月发生的“博士携女友逃票事件”:只为了4120元,某医学博士伪造购票短信,携女友逃票40次。

以及18年走红网络的“高铁座霸男”:,某在读博士霸占女乘客靠窗座位,不听劝告,还耍赖表示自己站不起来,“除非找来轮椅”才肯让开。

这些事件,除了事件本身影响恶劣,涉事者“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份更是成为媒体报道的关键,通过公众对高知分子的刻板印象带动舆论,最终形成典型的“标签新闻”。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外界人群或事物的形象认知往往依赖大众传媒。比如“摔倒老人”这个标签,本来没有褒贬之分,却因为彭宇案等扶老人被讹的新闻蒙上阴影,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勿近人群,“摔倒老人”由此也与“不知感恩倒打一耙”的刻板印象牵连在一起。

以至于实际中,“扶起摔倒老人被人赞”、“摔倒老人明确表示:是我自己摔得”等新闻反而成了正能量的代表。这与社会现实有关,也与记者本身的认知偏见,和媒体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体制有关——

注意力时代,谁能吸引受众的注意谁就能赢得市场。为了迎合受众趣味,在对信息的筛选重组过程中,媒体会充分考虑受众喜好,制造热点,引起注意,最终导致标签新闻盛行。

而这是好是坏?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总而言之,如果对某一群体形成了新闻标签,也就意味着观众必定会带着既定印象去判断这件事,从而形成强大而带有偏差的舆论。

逃票480次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生”这个标签_第3张图片

可以看到,此次的逃票事件,微博高赞评论中批判事件本身的人反而是少数,多数网友都在谴责媒体过分强调研究生标签,疑有“带节奏”嫌疑。可见媒体的“标题党”不是每次都管用,稍不小心便过由不及,反而惹人反感。

同样,除了“博士”“研究生”等高知群体,军人、警察、医生、教师、法官等公职人员和特殊职业拥有的标签更是数不胜数。

固然是职业的特性,但不可否认,这些刻板标签也极大限制了这些群体的自我发展,更在发生恶性事件时推波助澜,将不良影响扩散到整个群体,造成“误伤”无数。

或许,媒体人是时候反思,对于主观想象的合理素材的迫切需求,是否让自己忽略了对新闻真相的敬畏和追求;

作为公众的我们也该思索,自己看事是否太过片面和刻板。对于某些事,我们不妨试着抛开标签,放下偏见,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看,或许将发现从未看到的风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逃票480次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生”这个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