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等灯等灯——硅谷最伟大的管理者

灯,等灯等灯——硅谷最伟大的管理者_第1张图片

英特尔在创业的时候只在一个汽车旅店的小房间里办公。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想要一个工作台,于是乎其中一个人拿了几本书堆到自己肚子差不多的位置,就觉得差不多了。这个工作台的高度就是今天的工业标准。

硅谷(ilicon Valley)这个词的由来跟英特尔有很大的关系。早在硅谷这个词出现之前,有一家叫做仙童(Fairchild)的公司。原本仙童是一家靠着做航空摄影和新型飞机起家的公司。仙童公司在人劝说之下,看准了半导体行业的前景决定投身进入这个行业。后来由于科技型公司遇到了一个小寒冬期,导致仙童公司解散了。于是这些从仙童公司离开的员工们就纷纷投身到创业中,慢慢美国西部湾区的圣克拉拉就有许多从事半导体行业的公司。1971年《电子新闻》杂志的一个记者在报道中第一次使用了硅谷这个词。于是这个引领人类五十多年的科技新纪元就开启了。

其实提到英特尔,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英特尔最重要的三个人物:戈登·摩尔、安迪·格鲁夫、鲍勃·诺伊斯。其中最著名的也就是安迪·格鲁夫了,他被誉为硅谷最伟大的管理者。他们三个人的合作方式为硅谷所有的企业都设立了一个创业必备的雏形。

灯,等灯等灯——硅谷最伟大的管理者_第2张图片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到过,完美的CEO应该具有三种人的性格于一身,分别是对外的人、思考的人和行动的人。其实对于英特尔的三人组里,恰好由三个人分别饰演了三个不同的角色。而在英特尔大获成功之后,现代公司有意无意中都会借鉴这种方式组建团队。比如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在2008年的时候觉得自己在管理和行动上非常的薄弱,于是他说服了来自谷歌的高管雪莉·桑德伯格担任COO,而他自己则负责战略和对外的方面,这在硅谷中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灯,等灯等灯——硅谷最伟大的管理者_第3张图片

其实英特尔这三位巨头的相处并不融洽,但是作为行动人的格鲁夫,却直到现在都被誉为管理界的天才。毕竟在那个时代,半导体行业是唯一一个以指数级成长速度发展的行业,其他任何行业的管理方法对英特尔来说可能都没有用。在半导体行业中就有一个叫做摩尔定律的内容,指的是每18个月产品的性能就会翻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手机选择一年出一个新款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就在这种环境当中,格鲁夫却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灯,等灯等灯——硅谷最伟大的管理者_第4张图片

其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英特尔的战略转型了。大约在1984年,格鲁夫第一次接手了CEO的职位。那个时候英特尔有两个非常核心的业务:存储器和微处理器。英特尔其实是靠着存储器起家的,并且当时的微处理器业务还没有展露出非常大的市场的迹象(当时主要的电脑还是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还没有发明)。而存储器市场被日本的厂商一直压着打价格战,所以已经开始有亏损的迹象了。于是英特尔只能在新业务和老业务中挣扎,为什么要在老业务中挣扎呢,因为存储器业务不单单贡献了英特尔大部分的收入,而且还是英特尔的技术核心,对于一个技术为先的公司来说,这点可以说是特别重要了。并且格鲁夫作为元老之一,也不想看着公司起家的核心业务在自己手里被关闭。

这时候,格鲁夫和摩尔之间探讨了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招聘来一个新的CEO,他会选择老业务还是新业务呢?”摩尔想了想回答到:“他会推出存储器业务吧。”于是格鲁夫问:“与其让别人做,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这么做?”正是因为这样令人咋舌的转变,英特尔一跃成为了历史上最杰出的公司之一。

灯,等灯等灯——硅谷最伟大的管理者_第5张图片

其实在外人看来,格鲁夫可能像一个赌徒一样选择了日后让他们成功的微处理器。对于格鲁夫来说,他来到美国的原因就是因为纳粹的追杀。也可以说,他从小就有一种强大的生存本能,也许是这种强大的生存本能让他能够做出壮士断腕一般的决定。但是,这种撇开所有主观想法,纯粹以第三方去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值得管理者们借鉴的。其实在做一些重大决策的同时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存量资源绑架了我们的思维,这些资源让我们成长或者壮大的同时也会慢慢勒紧,变成一种诅咒。

谦启将企业案例解析与专题研究结合,前期以读书会形式带领大家拆解相关企业书籍,并附以独有专题研究进行解析,关注我们,私信留言,或搜索关注“谦启学堂”,并在后台回复“研企社”,小谦将与各位一起解读企业案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灯,等灯等灯——硅谷最伟大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