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幼儿园一直都很重视环境的创设,但由于对环境概念与功能的片面理解,实践中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存在许多问题,如将环境创设仅限于物质环境的布置,只考虑教师教育教学的方便,忽视幼儿主体的需要与参与,为追求新异效果而过度频繁地变换环境等。为提高环境创设的效益,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应坚持全面性、适宜性、参与性和一致性的原则,从本园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与需要,不断探索优化。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环境创设;环境教育;
引言: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更是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一、物质环境
园舍建设应体现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的原则。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了解生活,促进其获得相应的发展,从而为将来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丰富和创造生活打下基础。据此,幼儿园的园舍环境建设应与生活息息相连,让幼儿从小了解自然,接触动、植物,直接体验生命,认识生命的可贵及与人类的关系;以亲切、爱护的态度对待周围的环境,包括人和物。幼儿以身体健康发展为首位,其走、跑、跳、爬、平衡、攀登等动作的协调发展,必须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才能达成,体育运动场所的设置是必备无疑的。其设置主要体现安全、实用、充分利用资源三条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既能让幼儿充分接触阳光、空气,利用水刺激锻炼身体,又让幼儿自由自在地休息、观察、劳动,进行体能锻炼。也有综合利用的,如把绿树成荫的“小公园”在不同时间发挥不同的作用――晨间是观察自然的好去处;“茶余饭后”是散步、休闲、谈心的好地方;体育活动时间,利用矮木丛挂网,可开展各种球类活动;一些光滑、结实的树干还能进行攀爬竞赛等。
活动室布置体现寓教于乐原则,活动室是幼儿接触最频繁、相互作用最多的地方,是全面产生教育效应的主要场所。其生活设施的摆放应整洁有序,给幼儿安全、祥和之感,以增加幼儿行为的有序性。而活动空间的安排、墙壁的布置、玩具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则应是动态的。一是整体要简洁、明快、协调、有生气;二是拥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体现教育目标、内容丰富的玩具材料;三是环境的创设、改变要让幼儿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室的设置不是让幼儿被动、强制去接受与发展,而是使他们乐意去接受、体验、掌握。因此,寓教于乐是设置活动室的前提。而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是幼儿主体地位的体现,能提高幼儿投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造性,让他们在全身心投入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责任感和爱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功能室是活动室的补充和延伸,扩展了幼儿活动的天地,增加了活动的机会与条件,扩大了教育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定的信息,有各自特殊的功能。如音乐室多采用柚木地板,给孩子一种温馨、安全之感;在室内一角建一阶梯平台,既可作舞台,又可供幼儿就座;波浪形的天花让人联想到乐谱,使音乐转化为视觉的感受。又如娃娃家集扮演角色与真实操作为一体,幼儿在扮演不同角色、感受家庭温暖、进行实际操作、品尝亲手制作的佳肴、体验劳动的意义与乐趣的同时,获得了基本生活的自理能力与劳动技能。
总之,物质环境的建设要做到直接作用于幼儿,让幼儿在潜移默化和活动操作中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发展能力;引导情绪、个性、社会性及行为的健康发展,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活动水平。
二、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营造以转变教育观念为核心平等、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是激励幼儿与周围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保证。精神环境较之于物质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也更加艰巨。
注重幸福童年对幼儿的意义,幼儿不仅为成人期待作准备,为将来而发展,也为现在而活着,应充分享受儿童期的生活,拥有快乐的童年。幸福童年对幼儿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童年本身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潜移默化的童年影响为其一生发展的意义。要使幼儿拥有幸福童年,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不可忽略以下几个方面:
1.对幼儿的关爱。对幼儿的关心、爱护,是幼儿本身的需要,幼儿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从父母温暖的怀抱来到教师身边,十分需要爱的滋润。因而,在幼儿园里,教师的一抹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都会给幼儿留下美好的印象。教师亲切目光的关注,和霭话语的交流,能很快安定幼儿的情绪,使其融入集体的怀抱。对幼儿的关心、爱护,又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会议提出了“学会关心”的口号。在未来的竞争社会中,关心他人、集体观念、合作精神越显可贵,以至于成为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在幼儿园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榜样,她们对幼儿体贴、爱护的良好品格在耳濡目染中给幼儿播下一生受益的种子。自由轻松、友爱平等、积极交往的集体氛围对幼儿形成热情有礼、合作互助、亲社会等情感、行为无疑大有帮助。
2.尊重幼儿。尊重幼儿是科学儿童观的核心,它涵盖四层意思:尊重幼儿的人格、权利、合理需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个性;尊重幼儿的积极因素。尊重幼儿,就要了解幼儿,以朋友和同伴的身份投入幼儿的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真实可亲的一员;多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与决定的机会;尽量采用适宜的言语、行为与幼儿交往。如以平等的口吻与幼儿商量;仔细倾听幼儿的叙述与倾诉;亲切友好的支持行动;摸摸头、拍拍肩表示的信任;以伤心、难过感化幼儿去醒悟自己的不良行为和过错等。
3.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一是无条件地容纳幼儿。承认每个幼儿都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以喜爱的态度对待每一幼儿,公平、客观评价每个幼儿,以积极的期望关注每一个幼儿等,都是教师应有的行为态度。二是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幼儿接纳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认识,每当幼儿顺利完成一件事时,给予赞扬的注视或竖起大拇指,使他们的良好自我感得到强化;当幼儿失败时,要及时鼓励他再次尝试,可给予从旁帮助,让他们最终尝到成功的喜悦;必要时也可让幼儿承受失败、挫折的考验;不作孩子间的比较,以免挫伤一方的自尊心而造成另一方的妄自尊大。三是给予幼儿表现自己的空间。提供让幼儿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条件与空间,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鼓励他们去完成、解决有一定难度的事或问题;不包办代替或过份保护,而是提出一些任务要求,鼓励幼儿去完成,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自主性。
三、环境教育
(一)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根据幼儿学习兴趣、内容,可以将学习内容或成果展示在幼儿园的走廊,教室内,或是在环境中创设问题情境等,通过环境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呈现学习内容,延伸学习活动,从而发挥其功能。
(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实现的。
例如,在幼儿园的楼梯下,走廊尽头或是教室的一角设置私密空间,以满足幼儿独处的情感需要,为幼儿疲劳时,遇到失败时,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可以到这个小空间里安静地休息,或与同伴谈心,使内心得到一种释放或是安慰,这些都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三)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提供大量的废旧物品,供幼儿操作,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愿望和动手的欲望。在科学探索区配置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发展的材料和工具,这些材料和工具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轻松、愉快地主动参与到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去。 在美工区,提供蛋壳,颜料,废旧的瓶罐,促使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以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总之, 让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创造,乐于探索。
(四)引导幼儿有环保的意识
在各区域的环境创设中,都有幼儿提供的材料与作品,是他们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培养他们从小就有变废为宝,不浪费任何资源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材料都取自身边的资源(多数是废旧材料),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也让孩子学会了创造,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用这些作 品来装扮我们的班级各区域,孩子们可真开心,面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则更有兴趣了,幼儿在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既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结束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 环境是孩子自我表现与战线的舞台,也是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环境的创设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发展和幼儿主体性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古时候的"孟母三迁" 就是最好的例子。环境能够造就一个人,所以我们更应注重环境培养,注重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在今后的环境创设中,我们除了注重幼儿园环境外,我们将向社会家庭进行宣传呼吁,把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给孩子一个更健康更适合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会议内容,1991.
[3]学前教育研究,2017.
[4]阎水金,《幼儿教育》,1993.
[5]粟怡,《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
[6]杨云秀,《教育教学与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