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不死——由《杨修之死》想到的

不作不死——由《杨修之死》想到的

       《杨修之死》是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作者罗贯中通过这一章节,刻画了曹操的奸诈、多疑、嫉贤妒能的一代“奸雄”形象,语文老师们教读本文,历年来也大都从这个角度解读。我却不以为然,认为杨修之死纯粹是咎由自取,甚至可以说是不作不死。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一部“尊刘抑曹”的书,即便如此,书中也承认曹操对真正的人才是非常重视的,比如郭嘉、荀彧荀攸叔侄、贾诩、程昱等谋士,张辽、许褚、典韦、徐晃等武将,这些人很多是从敌方投诚过来的,曹操都能量才为用。特别是张绣,虽然曾在投降曹操之后又发动叛变,还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但再次投降后曹操不计前嫌,仍然委以重任。杨修本来是曹操的行军主簿,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可见曹操还是对杨修非常看重的,不然也不会把如此关键的职位交给他。可是纵观整部《三国演义》,没有看到杨修为曹操献过哪怕一次有价值的军国大计,能看到的只有他的“小聪明”,诸如解“活”字之谜,分食一盒酥,揭穿曹操“梦中杀人”等等。但曹操对杨修这些卖弄小聪明的举动只是“忌之”、“恶之”、“愈恶之”,并没有把他怎么样。当杨修卷入了他根本不该卷入的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时,实际上,他的脑袋只是暂且寄存在她的脖子上而已。但曹操对杨修教曹植斩杀门吏、偷做答教时,曹操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已有杀修之心,却仍没有杀掉他,大概还是因为曹操的爱才之心。但杨修竟然对此浑然不知,在战事胶着的关头,不能献计献策为主分忧,而是仍一如既往地卖弄他的小聪明,提前收拾行装以至于全营上下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导致军无战心。这个时候,纵然是神仙也难救杨修性命了。

       从杨修之死,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教训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聪明必须用到正地方。杨修不可谓不聪明,能比曹操更先猜出曹娥碑上“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乃“绝妙汉辞”之意,能多次准确揣度出曹操真实心理,可以说是智慧过人。但杨修明显没有把他高人一等的聪明用到该用的地方,不像曹操的其他谋士诸如郭嘉荀彧贾诩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帮助曹操打赢一场战争,而是一味卖弄小聪明猜度主公心思,甚至卷入政治斗争漩涡。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又何尝少呢?他们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帮助本单位走出困境,他们的时间心思精力都花费在无谓的耍小聪明上面,就像孔子所说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对己对人对单位都没有任何好处。这样怎能让领导不心生厌烦呢?所以,我们的聪明才智必须用到正地方,才能发挥自己所长,施展自己才华,实现平生抱负。

杨修如果仅仅是耍小聪明,绝对不会掉脑袋,他之所以最终被砍头,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卷入曹丕曹植的继承人大位之争。这是任何当权者都非常忌讳的事情,杨修竟然去做,结果使曹植彻底退出继承人大位之争,也使自己朝着黄泉路迈出最关键的一步可以这么说,杨修之死,就是不作不死。他的教训告诉我们:守住自己的心,做好自己足矣,不要去做本来就不该做的事情。政治这玩意儿,平时茶余饭后做为谈资可以,但不要去轻易触碰。聪明如杨修尚且因此丢了性命,况我等平庸之人乎?我们可以去关心,但不可以去参与。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足够了!如果像杨修那样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还去掺和不该掺和的事情,我想,那也是作死的节奏!

以上一些看法,不甚成熟,欢迎拍砖。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作不死——由《杨修之死》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