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

2017年11月07日  九月十九  星期二  雾霾转晴

今天中午,李老师、沈老师、Mona老师和书院的学员一行十多人一起来到798艺术区的BOTANICA植物园参观,拜访高意静老师。高意静老师是花卉艺术家,在刚刚结束的生物动力课程学习交流期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当时日记中写到:“来自台湾的高老师分享了《从一朵小花到生态世界》,说了自己“因为花来投胎”的故事,讲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过去的二十七年,她从一家花店开始创业,到进入婚礼策划、婚礼景观设计领域,二十几年时间用了上亿枝的花,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因为自己对于花的喜爱,从花世界中得到的感悟,以及十年前和孩子的一次对话,孩子告诉她“没有花世界上会没有蝴蝶和蜜蜂,没有蝴蝶和蜜蜂世界上就会没有果实,没有果实世界上就没有人类”,她一直记着孩子的话,然后从2013年开始进行事业上的一些转型,开始新的创业,采用有机的、生物动力的方法进行栽培和室内室外的一些景观设计项目。”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来到BOTANICA植物园(高老师希望这个空间能够让人体验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于是把空间的名字,定为BOTANICA植物园,因为BOTANICA既有植物园的意思,又代表着“魔法的铺子”。),大家都被惊艳到了。一个原来陈旧的五百平的图书馆,经过高老师和团队的精心设计,现在已经是满满的生机,是两百多种、三千多株植物的王国。植物园的门口一小块土地空间都得到了完美的利用,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草,今天立冬了,依然长得那么茂盛,俨然没有冬天来到的感觉。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驻足观看、拍照,带给大家都市里难得的愉悦。

一走入植物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面别有特色的“植物墙”,墙面上先是钉上了一层娑罗木,然后用苔藓裹着各种植物的根部,固定在娑罗木墙上,好几十种的植物挂满了整个墙壁,形成了一个别具特色的垂直花园。抬头晚上一看,还有植物是倒过来吊在顶上的。这些植物不需要泥土、不需要其他的化肥养料,只要提供水汽、阳光和人用心的关照,它们就可以生长得很棒,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进入大门口的左边,摆满了青苔缸。玻璃罩里面的青苔长势很好,青翠的青苔球、透明的玻璃罩以及罩上的小水滴,构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生物系统,它们在密闭的空间里实现了自我循环。园艺师跟我们说,根本不需要再打开玻璃罩去加水、加养料,它们就能够很好地活着。高老师也说,其实玻璃罩就是我们地球的大气圈一样,里面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个有机的生命体。苔藓类植物属于比较低等的植物,它们在这样的空间里面就能够达到自我平衡,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来到二楼的餐厅,又是另外的一种风格。音乐静静流淌,偶尔传来几声清脆鸟语,植物墙、青苔球装扮着整个空间,工作人员的微笑、热情,合着这里弥漫着的空气清香,给人一种安宁和快意。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里是极富生命力的,也相信有机的、生物动力的事业,能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发展。生活需要更多的自然艺术家,农业和园艺都是很好的发挥舞台,能够让更多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收获喜悦和幸福。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9张图片
每一道菜,都是如此精致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10张图片
生活,处处都是美学和诗意

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_第11张图片
用心品这一份甘甜,珍惜和感恩


附植物园详细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D·PARK园区,A11楼BOTANICA植物园

你可能感兴趣的:(耕读日记·参访BOTANICA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