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5个月的“博通强购高通”案,凉了。
从梦幻般的最高1600亿美元收购金额,博通(准确来说应该是安华高,只是在吞并老牌芯片厂商博通后换名)“贪吃蛇”般的狂野崛起历程,到高通无所不用其极的反收购手腕,“黄雀在后”英特尔强势介入、考虑收购博通……最后还是“全球首席网红”、美国总统特朗普一锤定音,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使得博通彻底被高通董事会扫地出门。过程的跌宕起伏程度,足以载入史册。
虽然很多舆论在定性这起并购案时,都认为以华裔CEO陈福阳为首的博通派,是在推进一项典型的“恶意收购”、“商业投机”,因此这个结果得到了广泛好评(包括许多中国手机厂商)。但不得不承认,错过见证“科技史上的最大商业并购案件”这个历史,有些遗憾。
其实半导体行业从来不缺少历史。无论是上古时期摩托罗拉的一枝独秀,“中世纪”PC时代英特尔和AMD的双雄会,还是近年如日中天的英伟达、高通,以及行业跨界(苹果、三星甚至谷歌的半导体自研体系)、整合狂潮(如英特尔收购MobileEYE、高通收购NXP),拿出来都是荡气回肠的故事。
不过今天我最想聊的,还是12年前AMD和ATI的并购,不仅是因为这起案件当年在行业内的轰动,更因为关乎了许多普通用户的“信仰”——一起商业收购,引得一堆行业外用户众说纷纭,这种效应,印象中在半导体行业再也没有出现过第二次。
干掉“奔腾”
中国普通大众对电脑的品牌认知,有很大一部分被英特尔攫取——更准确地说,要归功于当年英特尔的明星产品——奔腾(Pentium)系列CPU。
个人电脑在国内普及的第一阶段,大部分普通消费者不像现在这样,首先想到的是联想、惠普、戴尔或者其他什么品牌,而是一个现在看起来有些古怪的认知:奔腾电脑。
如果一个消费者去店里(那会儿可没有天猫、京东之类的网购平台)买电脑,他对老板首先说的一句话很可能是:“老板,我想买一台奔腾电脑”,或者,“老板,我想配一台奔腾电脑”。而我也一直认为,“英特尔,奔腾电脑的芯”这句广告词对年幼的我洗脑程度,堪比“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
大众对于一个内置芯片的品牌认知,竟然超过了显性的电脑本身。直到工作以后,我才发现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现在一个行业外的普通消费者,可以对各种手机品牌如数家珍,但极少有人知道骁龙、MTK等占据智能手机行业主导地位的主流计算平台代号。
这就是差距。
当然,今非昔比。当年英特尔的统治地位是综合技术、营销、渠道多种因素的结果,此外还有组装机盛行的产业环境,PC厂商当年的整体话语权远不如现在拥有苹果、三星等强势品牌的智能手机友商。但绝不能因此否认,“奔腾”这个词在个人电脑消费者心目中的历史地位:高科技、高速度、高品位,堪比奔驰宝马在汽车届的地位。
但在许多“更爱玩机”的用户眼中,“宝马奔驰”可能是土豪的地位象征,但也难以避免“被鄙视”的命运,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信仰——AMD。而旗下核心处理器品牌“速龙”的名字,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远远超过奔腾,就像“任你是奔驰宝马,在我特斯拉面前也out了”。
即使在巅峰时刻,AMD也只占据过20%左右的桌面处理器市场份额。但在2001~2006年这个区间内,速龙的账面性能确实在局部超越了奔腾家族的第四代产品,而相比之下的超高性价比和超频性能,更是让AMD在游戏玩家群体中获得了“良心企业”的称号。
甚至在2003年,AMD发布的速龙64位处理器,率先将CPU迁入64位时代,打造了新的行业标准。这也是他们在与英特尔长达30年的竞争史上,首次在技术领域全面碾压对手,打破了以往作为技术模仿者的形象。而高傲的英特尔面对一夜之间到来的64位革命,也只能选择低头跟随,推出了64位版的奔腾4处理器。
尽管当时在市场份额方面仍不占优,但AMD的粉丝们毫无疑问是扬眉吐气的——性能比你强,还比你便宜,干掉奔腾看来指日可待了。
那时候的电脑类媒体,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在每期推荐组装电脑方案。而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这个工作量加倍了,因为他们需要同时推荐英特尔和AMD两套平台的组装方案。而媒体也乐于看热闹,经常把两套方案的版面设计得针锋相对,挑衅意味十足。
图形战争
21世纪初的个人组装机市场上,重要性仅次于CPU的第二大核心计算配件,非GPU莫属,而信仰也在这里存在:同样的两大阵营对峙,分别是俗称“N卡”的英伟达(NVIDIA),和俗称“A卡”的ATI。有意思的是两家公司的CEO都是华裔:带领英伟达的是现在风头正劲的“黄教主”黄仁勋,而加拿大ATI创立者则是出生在广州的何国源。
英伟达刚在上一次世代交替战争中,凭借TNT系列彻底击败了多年王者3Dfx,取而代之。但由于ATI的存在,他们的地位相对英特尔在CPU领域,竞争压力要大得多。
相比AMD只在局部时间或指标内、短暂超越过英特尔,而英伟达和ATI在GPU领域的技术积累,当时可说是不相仲伯,甚至考虑到经验,ATI可能要更胜一筹。
这样的焦灼也体现在了“军备竞赛”上:
2000年,ATI的Radeon 256在性能测试中战胜了英伟达的Geforce 2,但很快英伟达凭借驱动和改版后来居上;
2001年,采用R200核心的Radeon 8500虽然曾经取得过对GeForce 3的优势,但英伟达在2002年发布GeForce4 MX系列显卡后,重新确立起自己的优势;
好景不长,ATI基于R300核心开发的Radeon 9700 Pro瞬间给了英伟达一记回马枪,在性能上胜过了GeForce 4 Ti 4600/4800;
就在英伟达推出FX 5800 Ultra重新夺回王者宝座没多久,ATI发布了Radeon 9800 Pro再度把英伟达踩在脚下;
为了应对Radeon 9800 Pro,英伟达发布了FX 5900 Ultra与FX 5900,然后ATI发布Radeon 9800 XT,再然后英伟达发布FX 5950 Ultra……
市场份额方面,就在2002年,英伟达还以65%的优势遥遥领先于ATI(26%);而到了2004~2005年,ATI的市场份额最高曾达到58%,英伟达则跌落至41%,一直到2005下半年才重新反超……
双方一直保持着你追我赶,交替领先的局势。就焦灼程度来说,堪称史诗般的对决。
同时,这种“彗星撞地球”的局面也一直延续到了他们各自的粉丝群体中。到现在我都记得,各种相关媒体、论坛、卖场和男生宿舍里,A卡和N卡用户互相鄙视、拌嘴的场面,甚至为了某个参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差异,也能够争得面红耳赤……这可能就是“直男的浪漫”。
不过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英伟达一直在“因地制宜”的优化上比ATI做得更好,这反映在它的驱动中,一向精明地将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忽略,以性能的局部弱化换来整体的速度感;而ATI则恰恰相反,相当实在地想把所有细节都表现出来,哪怕会对整体速度有所影响……
如果打个比喻,英伟达就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刺客,愿意使用任何方法,就是为了置敌于死地;而ATI更像一个古典传统的武士,一心一意只求在正面战场击败敌人。
如果从信仰的角度讲,ATI的选择可能更浪漫,但也更悲壮;英伟达则更务实,但总让人觉得胜之不武。
信仰+信仰=?
其实2006年,AMD宣布以54亿美元的价格鲸吞ATI时,很多人包括普通用户在内都大惊失色。不只是因为这个价格在当时市场上的震撼力——他们原本以为,AMD的最佳搭档应该是ATI的宿敌英伟达,双方对于游戏领域的极致优化,态度非常契合;而与今天的博通、高通收购大战类似,英特尔再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年一季度不断传出他们正在与ATI洽谈并购的消息。
一直以来,得益于AMD与英伟达在主板芯片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英特尔也一直在笼络ATI的图形技术,大幅提升平台效能应对AMD&英伟达的压力。
但最后的解决竟然是“乾坤大挪移”,四方互相交换了战略合作伙伴。从AN VS. IA,变成了“双A”大战“双英”。
一种在当时被广泛认可的解释是:面对英特尔迅驰平台的发布,AMD在新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节节败退,而收购ATI能为他们带来图形芯片、主板芯片、移动平台芯片的全产业链;另一方面,其实AMD首选就是英伟达,但当时黄仁勋坚持要做新公司的CEO,导致整个计划告吹;而与ATI“不同戴天”的英伟达,看到AMD从战略合作伙伴突变为竞争对手,那他们惟一的选择,自然就是成为英特尔的朋友。前一年还在各种场合力挺AMD,并反复声称“英特尔不够好”的黄仁勋,做出这样的决定可见有多惨烈。
当然对用户来说,生意场上的刀光剑影并不重要,AMD+ATI组合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不少人已经跃跃欲试,期待在装机市场上出现新的“信仰”。而CPU+GPU深度整合,究竟能诞生出什么样的“怪物”,如何做到“卡秒英伟达,U踢英特尔”,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大学男生宿舍的夜话谈资。
遗憾的是,在并购迄今12年内,这种盛景都没有出现。相反在2006年后,AMD不论在CPU市场面对英特尔,还是在GPU领域面对英伟达,都经历了令人心悸的“断崖式下跌”——英特尔凭借酷睿架构在最重要的笔记本电脑领域,彻底击败了迟迟无法解决能耗问题的AMD,形成近乎垄断的局面;而英伟达从2006年起,他们的主流产品线再也没有在技术指标和市场份额方面输给过AMD(ATI),最高时掠下了将近8成的市场份额。
而对于大众用户来说,随着更趋整体性的笔记本电脑成为主流,组装机的盛况也渐行渐远。AMD和ATI仍在攒机发烧圈内备受拥戴,但这种信仰也随着英特尔和英伟达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遭遇极大挑战。这可能是最致命的——如果你发现期待的“卡秒英伟达,U踢英特尔”,被调侃为“U秒英伟达,卡踢英特尔”,信仰也会在挑衅和羞辱中慢慢褪去。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AMD在2008年宣布卖掉了自己的晶圆厂,尽管官方给出了许多看似正确的理由。但这同时也意味着,AMD(ATI)再也不是那个能和英特尔、英伟达在同一层级上竞争的对手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这起并购在方向上也许是正确甚至领先的,如今的英特尔和英伟达都在试图模糊掉CPU和GPU的界限。而AMD决策上的魄力也令人钦佩,但他们还是低估了整合的巨大难度,同时还要同时面对英特尔和英伟达两大巨头的恐怖攻势,这对于研发和市场资源都不占优的AMD来说,无疑太过捉襟见肘。
尾声
这起并购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AMD仍然试图从泥潭中爬出,12年间最落魄时,他们的市值已经跌至10亿美元左右,相比中国的一票中小互联网企业都相去甚远。直到最近两年,才凭借新领导层的改革和备受好评的“禅”系列产品,有了好转迹象,市值爬升到百亿美元左右;
英特尔仍然是那个巨无霸,市值达到2500亿美元,在PC领域的霸主地位无人能及。但现在已经没人关心PC了,在更庞大的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市场上,英特尔还是个学生,仍然在寻找突破口,好在他们拥有足够的资源积累;
英伟达的成长最出人意料,借着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比特币的东风,GPU远强于CPU的浮点计算性能愈发受到重视,游戏领域的需求也经久不衰,这些都让他们的业绩屡创新高,市值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增长超过5倍,跃升至1500亿美元,甚至有了与英特尔一较高下的资本,而黄仁勋也成为了众人膜拜的“黄教主”;
至于ATI,这个品牌和何国源的名字一起,几乎已经消失在科技领域内了……
当然,我认为信仰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即使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把这个词与AMD,或者ATI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但如果你关注过十几年前的CPU、GPU战争史诗年代,那应该也能借着本文嚣张的题图(2005年,AMD在英特尔总部上空投放的广告),回忆起当年的“心有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