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美不如心里美

今天和一个同事聊天,得到了“感觉你和别人不一样……亲和力”、“而且还有个性,不怕同事闲言闲语,我超佩服”、“虽然平时没联系,不过我内心超支持你”、“有个同事给我介绍了两个朋友,一个是你,一个是领导……”这样的评价。这让我很意外,因为平时跟这个同事的交集确实不多。不过还是很开心,觉得其实,虽然在单位微小若尘埃,但其实还是会有“同类”能感受到我的独特之处,并且给予关注。这种被人认可、理解和支持的感觉,真好。

最让我感慨的是那句“不怕同事闲言闲语”。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中“镜我”的概念。

“镜我“就是”镜中我“,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镜中我”是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的经典概念,是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源自库利对自我的反映特征的一个比喻: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

人,作为社会的个体,必然要跟他人、跟社会产生联系。而“镜我”就是通过他人的反应、评价来看到的自我状态。“镜我”虽然用了镜子的概念,但其实远没有镜中影像来得客观与全面。“自我”说起来简单,实际却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他涉及到一个人的整体,从外貌、形象、到内在的精神、品质,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等等。因此“镜我”,一方面由于他人的丰富多样性导致评价会多样化,另一方面由于是自己根据他人的认识和评价而做出的想象及判断,必然还代入情感,所以“镜我”其实是个非常主观的自我形象。

那么问题来了。要做自己,是要更关注自己的感受,还是更关注“镜子”的反馈?

曾几何时,我是一个特别特别特别(此处省略一万字……)在乎“镜子”的人。谨小慎微,总是以“别人会怎么看我”作为做不做、如何做某事的标准。面对同事,尚且战战兢兢,遑论面对领导了。现在回想起来,估计那时面对我的一本正经,领导也颇为尴尬吧。这和父母的行为、观点及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从小,我就被教导,要做一个“懂事的”、“讨人喜欢的”孩子。我的想法,相比起我的行为和我所呈现出来的带给别人感受的状态,是不那么重要的。而我,在一次次的打压、父母的叹息或眼泪带来的内疚、以及懂事所带来的好处诱惑下,成功地成为了一个没有自我,习惯性讨好的人。难怪我从中学开始就在日记里写,要“找自己”、“做自己”,原来那时虽然很享受讨好大人所带来的一切便利,但其实潜意识里已经知晓那是以放弃自我作为交换得来的。

待到30岁,已然意识到不能再如此下去。若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眼光中,那么,还能算是……活过么?

于是开始改变。简而言之,就是开始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需求。开始慢慢变得厚脸皮,也开始变得自私。

虽然不能再让人人都满意了,但是我居然觉得,很爽诶!

放下了“应不应该”,更关注“想不想”,离那个端着架子为了让每个人都开心而委曲求全的自己越来越远,却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近了。

当然,这并非说我们应该为了自己舒服而完全置他人的感受而不顾。只是在面对自我和他人的价值体系产生冲突时,还是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一些。

因为,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能够按自己的心意来做出抉择,才算是真正的,活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镜中美不如心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