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色”到“有情”,西湖渡的究竟是哪般情

“相比起清规戒律,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向世俗爱恋的美好臣服。”


从“无色”到“有情”,西湖渡的究竟是哪般情_第1张图片

白蛇思凡?

年前一部《白蛇·缘起》,凭着精致到头发丝儿的良心画面和耳熟能详的动人故事,承包了一个月的痴爱与幻想。俗话说“百年修得共枕眠”,故事讲述的正是“百年之前”,试图为“一往而深”的“情之所起”,补上属于自己的一笔浓墨。

电影中,许仙的前世叫许宣,这个名字并非空穴来风,文献资料中有的记为许仙,有的为许宣,二者的发音相似,实际上都是指一个人。白蛇素贞隶属蛇妖一族,在一次执行刺杀任务中受伤失忆,被许宣救起,二人一见倾心,无奈人妖通婚天地不容,于是许宣毅然舍弃人的精气,甘愿成妖。在与蛇族女王和法术道士大战一番之后,许宣魂飞魄散,投胎转世,很多年后成为许仙,而白素贞仍然保留着这段前世的美好记忆,翩然来到西湖,重续良缘。

这个故事情节是否觉得有些眼熟?没错,七仙女与董永,三圣母与刘彦昌,云华仙子与杨天佑,都是如此,他们爱上了“不该爱上”的人,从而不得不与天规抗争,白蛇只是把“人仙”换成了“人妖”,故事的内核仍然没有脱离“伟大的爱情”。

七仙女等这些神话故事固然都有它们自己的起源和演变,但是单从白蛇来说,真的与这些“千篇一律”的爱情故事如出一辙吗?白娘子,真的只是一条“思凡”的白蛇吗?


淫妖恶鬼,竖子懦夫

白蛇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文章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既是“警世”,意味着是一个寓言类的故事,告诉世人一个道理。文道杭州有一个俊俏小伙儿,姓许名宣,清明节准备去烧香祭祖,经过风景如画的西湖断桥,巧遇两个比西湖更美的年轻女子,正是白娘子和青青。

从“无色”到“有情”,西湖渡的究竟是哪般情_第2张图片

西湖下雨,白娘子搭船借伞,许宣把伞借给白娘子,第二日来到其家中取伞。没想到如花似玉的白娘子一日之缘便要与许宣情定终生,许宣看到这么美的女子眼睛都直了,心中一百个乐意,但苦于家贫,无钱娶亲。于是白娘子赠其白银,银子却是用妖法窃来的,直接让许宣进了衙门,定罪发配到苏州。白娘子追到苏州,许宣已知青白二人为妖怪,然而在美色的诱惑下仍然与白娘子结为夫妇,后来由于穿上了白娘子窃取的衣帽再吃官司,流落镇江。最后,在金山寺法海禅师的帮助下,青白二妖被收服,镇压在雷峰塔下,永世不得出头之日。

在这个版本中,白蛇以色惑人,许宣色迷心窍,二者是淫妖懦夫的形象,也没有白蛇产子的情节。尽管白娘子口中也有“夫妻情深”之类的言语,然而并没有看到实际的行动,而许宣得知二者是妖,也没有半丝犹豫,便帮助法海降妖除魔。故事的主题正如文末所题: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李碧华有一篇小说名为《青蛇》,里面的“缘起”与这个版本相似:青白二蛇误吞了“七情六欲丸”,生出情欲之念才缠上了许仙。左来离不开一个“色”字,白蛇以妖的形象将色物化,而法海代表了禅宗的无色,故事警醒世人不要为色所迷。


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贤妻良母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框架建立之后,基本上被后世沿用,只不过故事的寓意在悄悄地改变。首先变化的是白娘子的形象,其以身相许的动机从“色”逐渐替换为“情”。色是肉欲,情是灵爱,上升了一个层次。

清代玉花堂主人所作《雷峰塔奇传》中,把这个“情”解释为“恩情”。白蛇曾在修炼中露出蛇形本体,被人捉拿到集市中叫卖,许仙有好生之德,买来后将其放生。白素贞(此时唤作白珍娘)感佩在心,因为许仙命中缺少子嗣,所以才以妻子的身份报恩,为其产子,也才有了水漫金山寺,文曲星投胎这段情节。

从“无色”到“有情”,西湖渡的究竟是哪般情_第3张图片

作者显然是对白蛇报恩持有高度的赞美,白蛇所生之子梦蛟高中状元,白蛇在雷峰塔下难满之后,法海禅师助其得道,其与许仙双双飞升成仙,皆大欢喜。

在这部书中,白素贞虽是蛇妖,然而重情重义,贤惠慈爱,两次害许仙吃官司皆是无心之过,因此可以说完全为白蛇的形象平反了。法海也还没有变成“秃驴”,是一个惩恶扬善的正人君子,无可非议。

到了民国,一名唤作梦花馆主的文人,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基础上横添枝节,编撰了《白蛇全传》,不仅包括了白蛇许仙喜结良缘的“前传”,还包括了白蛇出塔之后的“后传”。不过相比起前传,后传根基浅薄,演绎甚寡,不提也罢,单说前传。

白蛇仍然是为报恩而来,但是这个恩并非自发要报,而是天上的西池金慈圣母告诉她有恩人尚在人间,大恩未报,无法得道成仙。这个恩便是借白蛇之腹,产下文曲星君。在这个故事中,白蛇妖气更淡,基本上就是半个仙人,外表上出水芙蓉,全无妖媚之态。法海却倒了霉,变成了一个修成正果的癞蛤蟆精,因为当年白蛇吞了它的修炼内丹而怀恨在心,正好又抓住了白蛇“引诱”凡人的小辫子,才来了个“雷峰塔镇压白娘子”。其实“错”不在白娘子,毕竟是上仙金母让她来报恩的嘛。

白娘子已经从色走到了情,接下来就看许仙的了。


爱情丰碑的树立

不管是以色迷人,还是以德报恩,在以上几个版本的故事当中,许仙的形象都没有本质的变化。他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没什么大的才能,也没有足够的意志来掌控自己的生活。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他为白娘子的美貌所勾引,在《白蛇全传》中,他因为白娘子施法拍了一个“迷”字在胸中而任由她摆布,他的药铺也全仰仗白娘子的医术才生意兴隆。这段姻缘大概就是说,许仙我来报恩,你只要乖乖的别闹事,享受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就好了。

而许仙对白娘子,又是如此冷酷无情。他的思想与凡夫俗子别无二致,坚信妖无好妖,人妖不可通婚,当他发觉白娘子乃蛇妖之时,全不顾一丝夫妻之情,屡屡帮助道士要置白娘子于死地,只有白娘子花言巧语百般遮掩,让他重新相信她是人之后,夫妻才和好如初。这样的许仙,撑不起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

那么,要想让白蛇传说蜕变成今天的爱情丰碑,就要从改变许仙对待“蛇妻”的态度做起了。

在白蛇的故事流传中,不得不提的一个艺术形式叫苏州评弹。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合称,大概就是两三个人坐下来,口说故事,说到兴头上弹琴唱一段。经典的蒋朱长篇弹词《白蛇传》中,讲这个白素贞,不是报恩而来,而是爱上了许仙,换句话说,“情”不是恩情,而是爱情。

从“无色”到“有情”,西湖渡的究竟是哪般情_第4张图片

在这篇弹词中,更加注重白素贞身为人妻,表现出的女子的美好品德,以及夫妻“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的来之不易的情谊。也就是说,将一个妖神鬼怪的故事更加世俗化了,“爱”比“恩”更加接地气,恩是前世的,爱是今生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今生,而前世只存在于幻想中。

白素贞不仅嫁给许仙,还教导他要做老实人,做老实生意。当许仙几次三番要揭穿白素贞的身份时,白素贞心中不仅有畏惧,还有对许仙不念夫妻情谊的痛心。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当法海要拆散许仙一家的时候,许仙已经知道了青白为二蛇,但仍然心心念念妻子对他的好,不愿法海降服白蛇。白蛇被镇压之后,许仙又与姐姐共同抚养儿子长大,也算尽了父亲的责任,而在之前的故事中,许仙甚至出家念佛,儿子的成长也未托他半点浅福。

许仙走出的这一步,才真正成就了传为美谈的白蛇奇缘。后来的影视剧中也多将许仙塑造成保护妻子的勇敢形象,《白蛇·缘起》中的许宣甚至甘愿为爱成妖,并言道“人间多的是两条腿的恶人,多条尾巴又怎样”。婚姻、爱情战胜了佛学,成为了白蛇传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主题。


别有滋味的“三角恋”

在正统的白蛇传之外,还有一个耐人咀嚼的点,那就是青白二蛇跟许仙的“三角恋”。夫妻与小青三人同住,而小青与白蛇姐妹相称,本身就引人玩味。其实在书中也有明文记载,《白蛇全传》中,白蛇为报恩嫁与许仙时,竟许诺和小青“三七夫妻”。成亲多日,白蛇担忧小青道行尚浅,未曾得补阳之法,一直未曾兑现,小青却道她食言而肥,叹道:“如果玄功一年不学会,就等一年;十年勿学会,再等十年;只怕青春已过,将近老了,便有什么情趣呢!”

而与此同时,小青与白蛇百年相伴,何等深情,白蛇一朝嫁作人妇,一心全扑在丈夫身上,也未免让小青有点“不是滋味”。在根据李碧华《青蛇》改编的电影中,这一幕最经典不过了:小青不满白蛇枉顾百年姐妹情深,一心苦恋许仙,流下了她体味人间情感的第一滴眼泪。一点点“蕾丝”,让白蛇传的故事更加千娇百媚,九曲回肠。

从“无色”到“有情”,西湖渡的究竟是哪般情_第5张图片

白蛇传作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流传千年自有它的魅力。也许它的主题本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也许一眼定情本就不需要什么理由。断桥西湖,渡的究竟是哪般情?也许这句歌词是最好的回答:“何须问,浮生情,原知浮生是梦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无色”到“有情”,西湖渡的究竟是哪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