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修行的十种法行呢?

药师经札记三十三

皆仁法师

【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佛陀称赞文殊菩萨:“你代众提问是为了能令众生闻法得益,帮助众生能够转像法为正法,获得现世、后世和究竟解脱的安乐!”


什么是修行的十种法行呢?_第1张图片

【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当为汝说】

谛听,是受持经典的十种法行之一。什么是十种法行呢?

《辩中边论》卷下〈辩无上乘品〉中说:受持经典有十种法行,所获福聚无量无边。

这十种法行是:

1、书写︰书写、流通经律论;

2、供养︰对放置佛经之处所或塔寺要有恭敬心;

3、施他︰为他人演说所闻之法,或施与经卷,不占为己有;

4、谛听︰专心谛听他人诵读解说经典,深生爱乐;

5、披读︰自己披阅读诵经典;

6、受持︰领受教法,忆持不忘;

7、开演︰指为他人开演经典文义,使起信解;

8、讽诵︰讽诵、宣扬经文,令人乐闻;

9、思惟︰住于闲寂处,思惟筹量经典文义;

10、修习︰常行佛所说教法而不退失。

以上就是受持经典的十法行。

下面继续说谛听的含义。

《三藏法数》中说:闻他人读诵解说一切经法,深生爱乐,而专心审听,是名谛听。也就是细心地、聚精会神地听经闻法,并生起好乐闻法之心;极善思惟,是要善巧地思考,将已听过的,用智慧加以抉择、思辨、审察。

听法要得到法益,要先懂得闻法的方法,所以我们如果听经闻法,最低限度应做到两点:

第一、集中精力专注而听;

第二、听闻以后,好好地思考法义,才能得到更深刻的理解,然后要用之于实践,要在生活之中修行。

《般若经》中曾说:有的人听了佛法觉得无味;有的虽乐意听法,但不留心,听过便忘;有的人虽能记得,但不加以思惟考察。这都是学人的宿习。如我们这一生听经不感兴趣,不肯用心,听了佛法,不肯深刻思惟,那么来生如果没有遇到善因缘,那还是会这样继续重复的。所以世尊对文殊菩萨说谛听,极善思惟,其实也是在谆谆教诲与会的大众和后世闻法的有情众生。

其实谛听与极善思惟中已经包含了闻、思、修三慧。谛听是闻所成慧,善思是思所成慧,善惟是修所成慧,善惟就是说遇缘对境的时候,能够记起来,知道怎么去修。善思惟其实就已经包括了思慧和修慧。

菩提道次第中说修行要断三过,修六想。

三过我们在开始学习经文前已经了解过了,现在再重温一下。

断三过——就是器覆、器漏、器不净。好像将一个杯子反过来,那就算倒再多的甘露下去,杯子也不能容受;又或者虽然没有反过来,但是杯底有洞,那装再多的甘露也都流走了;或杯子中本有污染的毒药,甘露倒进去全部变成毒药了。同样,闻法也是首先要消除傲慢心,要消除散乱心,要消除邪见、我见与我慢,这样断除三过再闻法。

修六想——就是于佛陀作医王想,于佛法作医药想(治我们烦恼病的药),于僧伽作护士想,于生死烦恼作重病想,于自己作病人想,于修法作服药想,这就是六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修行的十种法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