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大事年记(参考侯真平教授文献)

黄道周大事年记(参考侯真平教授文献)

万历十三年(1585)

二月初九出生于福建漳浦铜山所深井村(今福建东山铜陵)。

万历十七年(1589)5岁

就学。读《论语》,问先生:“孔子止教人读书,有子如何教人孝弟?孔子止教人老实,曾子如何教人省事?”先生不能回答。

万历十九年(1591)7岁

因喜曹植诗,遭黄父斥责,黄父特地到郡府购买朱熹的《通鉴纲目》,亲自教授道周。

万历二十年(1592)8岁

从胞兄耕读于顿坑,开始广泛涉猎经传子集、诗赋声律、炼丹术等等。

万历二十一年(1593)9岁

仍在顿坑读书,开始学作文章,始读易。

万历二十四年(1594)12岁

仍在顿坑读书,开始写古诗词,作《书嵇康〈琴赋〉后》,这是至今发现道周写作最早的文章。

万历二十五年(1597)13岁

开始广交朋友,云游四方。谒福建平和王阳明先生祠。

万历二十六年(1598)14岁

受当时风气影响,喜欢炼丹术,颇有心得,常有弃家腾举之意。得知江西二王子来闽,试图前去拜谒,未成行。曾就炼丹术上书神宗,没有得到回音。

听说广东罗浮山有真人居住,欣然前往,至博罗拜访乡绅韩日瓒,作《罗浮山赋》,受赏识,获誉“闽海才子”,得以阅读他家藏书。骑马进山寻真人,不幸落水,幸韩大夫请人医治方愈。

作《观海楼赋》。

万历二十七年(1599)15岁

在广东博罗拒富显贵女婚配,回乡。

万历二十八年(1600)16岁

广东回来,因黄父责备他不务科举正业,愧而焚诗稿,开始研习科举文章。

万历二十九年(1601)17岁

研究音律,颇有心得。

万历三十年(1602)18岁

绘作《周易畴象图》八卷。

万历三十一年(1603)19岁

七月,向福建当局上书时事策论,未被采纳。

万历三十二年(1604)20岁

春,欲进京上书大理寺,不果。

去平和大峰山(今灵通岩)居住读书。

万历三十三年(1605)21岁

重游广东,没有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心境大不一样,数月而返。

万历三十四年(1606)22岁

因“族人之难”再次搬家到顿坑,与兄道琛耕读讲《易》。秋,再次上书福建当局,仍不为采用。

万历三十五年(1607)23岁

首次参加县试,本拟第一,但因四月父丧不能登学籍。

四月,父亲去世。家境贫窘,为办丧事,道周四处借钱。作《离疚经》,《九戾传》纪念父亲。

五月,漳浦县令黄应举读了道周的文章后,深为感动,召见了道周。

万历三十六年(1608)24岁

至漳浦,执教于卢维贞家塾,结识林茂桂、张爕、张绍科、高克正等诸多好友。

在张燮家藏书阁读书,漳州士人多来问易。

万历三十七年(1609)25岁

服除,奉母迁居漳浦县城东郭。

七月,赴省城参加考试,落第归。回来路上渡钓龙江时,翻船落水,恍惚梦“倪黄”。

娶妻林氏。

万历三十八年(1610)26岁

居漳浦,经常到漳州与诸友们磋学术。

向郑怀魁学习测量日昝,研究日照盈缩之理,学习根据实测数据来研究日月运行与易理的关系。

万历三十九年(1611)27岁

再次参加县试,首次参加郡试,皆获第一。

万历四十年(1612)28岁

作《一岁寒暑之候论》等文,获得督学冯挺赞赏,免院试,得以直接参加乡试。

始交蔡保祯,为其父蔡清溪撰写行状(崇祯三年再书之)。

秋,参加乡试,落第而归。

开始授课教学生,其中有铜山的陈瑸、陈士奇。

万历四十一年(1613)29岁

杜门著书,撰《大咸经》。旁开一门,只许学者进出。

推演729幅《河图》。

春,返铜山省视故居。

万历四十二年(1614)30岁

再次参与郡试,名列第五,座师是福建提学副使郑三俊。

万历四十三年(1615)31岁

春,应广东潮州郡守詹佐雨之邀,前去讲学。

秋,第3次赴乡试,拟列第一,却因“违式”(不符合八股规定作文)落第。

郑三俊请他代草《齿录后序》。不久,郑三俊去官,携道周还乡。被道琛以母命追回,郑三俊赠送给道周130两银子。

结识黄景昉。

万历四十四年(1616)32岁

闭门著《易象》、《诗揆》、《春秋揆》等。

万历十五年(1617)33岁

闭门读书著述,请教的人须从矮门进出。

撰《林奎甫合选

近义序》。

万历四十六年(1618)34岁

第三次郡试,名列第一,被主考官福建学使岳和声请至福州讲学。

八月,第四次参加乡试,中举,因抨击时政屈居第七,座师为丁绍轼、张孔教、张履端。

乡试期间,认识李应熊。

十一月,赴北京参加明年春季的会试。

万历四十七年(1619)35岁

春,会试落弟,回漳浦。

继续写《三易洞玑》,因无经济来源,生活越发困窘。

万历四十八年(1620)泰昌元年36岁

闭门续撰《三易洞玑》,测量星象,布图运算。

八月十六日,为刘道生兄弟撰《古竺游诗小序》。

天启元年(1621)37岁

秋,赴京参加明年会试。

刻刊《逆流小草》义理文章集。

天启二年(1622)38岁

中进士,名列二甲73名,选庶吉士。座师为韩日缵、何宗彥、朱国祚。同年进士后来有关系的有:文震孟、郑鄤、倪元璐、方逢年、方一藻、陈演、卢象昇、蒋德璟、王铎、马思理、张国经、张国维、祁彪佳等。

考上进士后,上《中兴十三言疏》等,没有回音。

因贫困没钱租房,借住漳州会馆。

谢绝莆田林湖长赠砚,追至章义还之。

时值魏忠贤当政,朝纲混乱,十月前后,与状元文震孟、庶吉士郑鄤相约报国,后因母亲在来京路上,三疏三焚而爽约,一生抱愧。

天启三年(1623)39岁

在庶常馆学习,借居同乡周起元家。黄母、妻子林氏、女子本在来京途中,经浙江嘉兴时林氏不幸病故,幸亏周起元(时任苏松巡抚)料理后事。

正月初,撰《拟黔中事宜状》。

七月,为蒋德璟父撰《蔡宪长诔》。

九月,撰《谕朝鲜不宜废立其主檄》。

秋,郑鄤、文震孟被贬,作七绝送行。

天启四年(1624)40岁

年初,庶常馆学习结束,授翰林院编修,预修国史实录。参加修纂《神宗实录》。

自请出使朝鲜以及调往辽东前线,均未获批准。

有清客朱振渠赠送名砚,奉还不及,次年缴公。

五月,作《与女婿朱垣书》。

六月,作《至亲家朱节庵书》,流露出自己无心于官场。

天启五年(1625)41岁

三月,新任讲经筵展书官,第一天任职,在魏忠贤注视下,一反膝行奉书,平步以进,得罪魏忠贤。

四月,告假携黄母、女子本还乡,途中过常州,客郑鄤家。离时郑鄤及其继母吴氏相送出境。过苏州,会晤文震孟,7月回到漳浦。

欲资助张燮刊印《七十二家文选》,张燮谢却。

十二月,改葬父亲于漳浦北山,并在墓庐附近搭建一草庐居住,从此,除了外出,终生居之。

天启六年(1626)42岁

本年在漳浦,居北山墓庐。

二月,周起元被抓,集资营救。

三月,续弦娶蔡玉卿(户部侍郎蔡乾釜侄女)。

五月,黄母去世。从此服丧三年,禁宴饮吟咏书画。

年底,周起元被害于狱中,为其撰墓志铭。

天启七年(1627)43岁

墓居,闽南海盗肆虐横行,但敬重先生的德行,没有前来骚扰。

撰《答叶文忠公书》并附印章4方,托千如法师带给叶向高,答谢他对母丧的吊唁。

十二月,合葬父母太夫人于北山家墓,撰写并手书《赠考青原公墓碑》。

崇祯元年(1628)44岁

春,葬祖母、伯、叔及原配林氏于北山。

四月,徐霞客来访。因在守制,不得唱和诗画。

八月,母丧服除,始作诗文。

崇祯二年(1629)45岁

著成《三易洞玑》。

冬,听说后金兵入关,慨然辞墓出山。

已巳之变,皇太极率军10万,避开宁锦防线,长途奔袭,京师告急,各路兵马进京勤王。

袁崇焕率军阻击,赶跑皇太极。

崇祯三年(1630)46岁

四月之前于赴京途中。

正月初,经信州,十五日经浙江,过吴门,与蔡保祯会面,重书《蔡清溪行状》。

二月十七与郑鄤聚首,安顿玉卿在郑鄤家。霞客闻讯,追道周至丹阳相会。二月二十一至镇江。之后再接玉卿北上。

四月,抵京,城围已解。

五月,奉命主持浙江乡试。确定中举名单时,删去有作弊嫌疑的考生尚观声。 取士98人,解元曹振龙、举人何瑞图、孟应春等后来成了大涤书院的弟子。

事竣还京,逢神宗实录完成,晋升右春坊右中允。

八月,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冤杀,次辅钱龙锡遭陷害受连累。举朝无人敢复言,唯道周三疏救钱。十二月十三疏上,崇祯疑道周诋毁曲庇,着令回奏,十八日、二十七日两次回奏,奉旨答辩。期间,待命四十日。

崇祯四年(1631)47岁

正月十九,因救钱龙锡,上《遵旨回奏疏》第三疏。下旬至二月初,奉旨以“曲庇罪辅”降三级调用。礼科又追究浙江乡试一事,道周三疏乞休回乡。倪元璐称赞道周为古今第一词臣,愿以职相让。

二月中旬,因删榜一事被礼科参纠。四月二日,崇祯下令调查。

五月,大旱,崇祯求雨得解,五月十三释放钱龙锡,戍定海卫。

十一月,退休申请得以批准。

十二月二十一,生长子,写诗“乳汁不从俸米得,后来应记伐檀诗”以记。

崇祯五年(1632)48岁

正月初一,作七律

初三,书写该诗赠倪元璐,跟他讨论书法。

元宵,作七律,小钱买灯。姚希孟、倪元璐来访。

二十四日,上《放门陈事疏》,劝崇祯“小人勿用”,影射权臣温体仁。崇祯震怒,削籍为民。

二月初九,挂帽出东门,离京。一路访孔林、孟林等。

四月二十九,行至淮安。

五月初三至初五,在南京观象台测量日晷

六月,留蔡玉卿母子于南京,携两仆西溯长江,游牛首山、池山、齐山、九华山、浮山、湖口、庐山,然后返回南京。逢杨廷麟。

七月初七,致信杭州学生曹振龙,让蔡玉卿母子先往杭州。自己独游灵岩山、积金峰、竹坞(文震孟家)、华山寺、寒山寺、天平山。

过洞庭湖,与霞客相聚。

七月下旬,抵浙江余杭,染疾入大涤山,创建大涤书院,由学生何瑞图负责营建讲舍。

八月初,出大涤,西游黄山、白岳。

九月前,东游天台山、雁荡山,循浙、闽沿海入乡。

冬抵漳浦墓庐,床几腐烂,书卷犹存。道周叹:“道坚于器。”

岁末,腊日,无以祭祀,幸好友人送来两只熟鸡,道周喜不自禁。

崇祯六年(1633)49岁

墓庐修书、讲学、著述。

秋,偕弟子洪京榜、张瑞钟首次卜筑邺山书院,不果。

深秋,霞客第3次来访。

崇祯七年(1634)50岁

于漳浦北山著书立传。作《懿畜前编》、《懿畜后编》。

五月,应漳州知府曹惟才邀请,开始在紫阳学院讲学,并编成《榕坛问业》。从业弟子有120多人。

六月,作《书〈六事诗〉后》。

八月,书《王文成公碑》。

九月,为张燮父撰《张大夫墓表》。

十二月,回北山守墓。

崇祯八年(1635)51岁

正月十五,跋《榕坛问业》,在榕坛讲学第1期至第8期。

五月,复讲学于榕坛第9期至第16期。

十月初三,漳州地震,道周正与诸友登天治岩。

十一月十六,接旨以“清望”复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道周感慨悲愤异常,痛哭不已。结束讲学,返回漳浦。

年底,回北山。

崇祯九年(1636)52岁

春,整理《榕坛问业》第17期。

二月初九,请蒋德璟选出18个问题答之,编成第18期。

八月十一日,撰《裴度论》。郑鄤进京复职,却因得罪温体仁被陷害入狱

迟迟不肯动身北上。九月,闻清兵入关,兵围京城,毅然毁家纾难,招募36名乡勇,北上勤王。

十二月抵京,清兵已撤,遣散了36名乡勇。

崇祯十年(1637)53岁

正月初一,见朝。

二月中旬,主持分校会试,得士21人,其中有陈子龙、夏允彝。作《〈诗〉一房制义序》,认为制艺文章无益于治国。

参加会试的亲家朱节庵在考试期间病逝于北京。

四月二十八日,具疏乞休,不允。

闰四月,草《拟论杨嗣昌不居两丧疏》,反对杨嗣昌夺情出任兵部尚书及其筹饷政策

五月,晋升左谕德(从五品),掌司经局。

六月十三,上《三罪、四耻、七不如疏》,具疏辞职,不允。

冬十月,上《申明掌故疏》,建议重新整理司经局书库。

十二月,晋升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协理府事,兼管玉牒。复疏改授蒋德璟、谢德溥二臣,不允。

崇祯十一年(1638)54岁

二月,侍经筵,随班召对。崇祯问人才,道周答用才之道,二月十二再上疏补牍,举荐废臣郑三俊、姚希孟等,劝崇祯用人应重其人品。二月二十三,崇祯下旨认为道周偏私。道周再疏,崇祯认为文过饰非。道周复奏表明自己忠心可鉴,一心为国。

三月初九,崇祯旨下,不再追究。

四月,廷推阁臣,道周是主要候选人。

六月十八起,先后写三疏“一论推督臣不拘守制,一论宣大督臣夺情,一论辽抚议款。”因考虑到其他人同上引疏,担心有结党之嫌,没有及时递上。

七月初三,得知自己落选,杨嗣昌当选,三疏并上。

七月初五,崇祯特意召开平台召对。崇祯与道周展开纲常伦理大辩,期间杨嗣昌插嘴被道周驳回。最后,崇祯被道周辩得哑口无言,君臣不欢而散。

七月初六,内阁拟定道周“结党串通扰乱政务,降级调外使用”。

八月,被连降七级,调任江西布政司都事。临行前上疏乞退,不允。

当月出发回乡,途中登泰山顶。

冬天到达大涤,在大涤书院授课,曹振龙、陈子龙等名士前来学习。

倪元璐前来相聚,同游杭州。

在大涤过年,是年作《孝经大传》。

崇祯十二年(1639)55岁

年初,与诸友登钩台。

后回漳浦,在北山守墓。建十朋轩和九串阁,以明心志,申雪结党之冤。

崇祯十三年(1640)56岁

北山守墓。

二月初九,在门上题:“残生余年,死不敢受吊,况受贺乎?”,谢绝做寿。

时值薛国观、蔡国用执掌朝政,有异僧含蓄劝告,恐有余祸。

因江西巡抚解学龙举荐,被弄臣陷害,诬陷结党,不久,接着逮捕令就来了。

五月二十三,辞墓上路。

六月,到山东寿张,接邸报闻薛国观被处死,蔡国用停职被废。

七月下旬到北京,锦衣卫未上报,户部主事叶廷秀上疏营救。

八月,道周与解学龙各被先廷杖八十,杖后被发往刑部监狱问罪。几日后,叶廷秀准备好寿衣被捕,被廷杖一百。道周写诗表示感谢。

在刑部监狱卧病八十多天。在狱中写《孝经》定本120本,送给狱守。

著《易象正》。

推演易经《大象十二图》,收狱友方孔炤学生。

太学生涂仲吉上书鸣冤,道周老朋友施邦曜以为不妥,留存不发,并劝告涂仲吉,没想到涂仲吉得知后把施邦曜一起告了,结果连累施邦曜被削职,其副手马思理被捕。

弟子朱永明入狱服侍。

十二月下旬,转到诏狱,被严刑拷打,刑讯逼供;

在狱中经受九次审问,四次拷打,要道周承认结“福党”。

崇祯十四年(1641),57岁

正月,徐霞客从探监归来的长子得知道周的惨状,悲痛不绝,不久病逝。

经拷问多次,被诬曾以银100两贿赂解学龙以求荐用,300两收买涂仲吉疏救等,道周拒不承认,只承认“结社讲学”而已。

众人被押到北寺锦衣卫监狱当堂对质,没想到皆不相识。

在诏狱中完成《易象正》。

五月二十,结束在诏狱的拷问,移回刑部监狱。

六月初一,刑部尚书刘泽深疏请会审。

六月初四,崇祯授权刑部自行审拟。

七月、八月,刑部拟戍广西,兵部拟戍湖南酉阳(今属四川),崇祯皆不同意。

十一月,刑部拟定罪,道周上疏表明自己进京后一直埋头于整理典籍,不问世事,没有时间和机会结党。

十二月,刑部尚书刘泽深上疏力请轻罚,不久,道周再次上疏鸣冤。

十二月十九,后经多方营救,以永戍酉阳获释出狱。解学龙、叶廷秀、马思理、涂仲吉一同被贬谪各地。

去年底至今年五月,复社领袖张溥多次托周延儒设法营救道周。

崇祯十五年(1642)58岁

正月底,离京赴酉阳戍所。

二月,戍途中取道到大涤。

蒋德璟上疏请求起用道周等人。

四月底至五月下旬,第三次在大涤书院讲学。

五月下旬,出大涤书院,经杭州赴戍。

六月,从南京溯江而上,拟赴戍所,抵九江后,患疟疾,泄不止,滞留九江。

八月,得知免戍,官复原职。

九月,具疏辞谢,但未能送达。

十月,接旨,以“清操力学”免戍还职。从九江经南京抵镇江,经嘉兴,抵上虞,会倪元璐。

十一月上半月,第四次入大涤书院讲学。

年底,回到漳浦。

崇祯十六年(1643)年,59岁

本年居漳浦北山墓庐。

三月,众弟子在漳浦东郭故居旧墟上构筑明诚堂。

五月中旬,开始构建邺山书院。

八月初一,,传授和刊印《孝经集经》。

十二月十三前后,与弟子至邺山,不慎从江东绝壁处坠崖,左腕和左足受轻伤。

崇祯十七年(1644),60岁

三月初一,回铜山老家祭扫。

三月十二,明诚堂落成,举行首次讲问大会。

五月初五,邺山书院与善堂落成。

五月初九,在邺山书院举办首次讲问大会。

五月初十,在邺山书院举行第二次讲问大会。

五月二十七,闻三月十九明亡消息,痛哭崇祯。

六月上旬,闻弘光朝召用为吏部左侍郎。

六月二十一,上《时务疏》,建议以福建和江西为首藩,力图恢复。

八月二十九,邺山书院乐性堂落成,邺山书院工程全部竣工。

九月初一,邺山书院举行第三次讲问大会,出席有404人。

九月十五,辞墓赴弘光朝召用。

九月下旬,行至福州,收徒李世熊。

十月二十一,至江浙衢州,闻已被晋升为礼部尚书。

十二月底,会寓居的弘光朝旧阁臣高弘图。

弘光元年(1645),61岁

正月,抵南京,就任礼部尚书。

二月二十三,因对弘光政权失望,上疏请赴浙江绍兴祭祀禹陵。二十六日获准。

四月初一抵绍兴,八日抵禹庙祭祀。

五月十三出绍兴,十五日闻弘光朝灭亡,偕弟子南下金华,召募义勇。

六月初七,抵杭州。

六月初八,参加潞王监国典礼,趁隙与潞王面谈。

六月十一,清兵攻至杭州,潞王政权灭亡,移舟富春江上。

六月十三,会见唐王朱聿键。

六月十四,奏请唐王监国。

闰六月初,顺流经福州近郊回漳浦。

闰六月初七,唐王在福州行监国礼。派人到漳浦拦道,接道周到福州。

隆武元年(1645),61岁

闰六月二十七,唐王登基,年号隆武。道周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七月二十二,加任兵部尚书,只身带120份空白委任状,4500两银子出师。

七月二十三,领兵出征。

八月初三,在延平滞留五天。募得秀才陈雄飞等义士384人,编为第1营。

当天,派人前往江西建昌和浙东,劝说益王朱由本和方国安来附。

上《谏亲征疏》,劝阻隆武御驾亲征。

八月初五,作《与献汝书》,动员倪元璐子侄前来投军。

八月初七,抵建安,募得高天荣等义士384人,编为第2营。并进行第一次操演。

八月十八,抵建阳。

募义士共3100人,凡8营。进行第二次操演。

八月二十六,先遣陈雄飞、应天祥两营往崇安。

八月二十七,作《答李元仲书》,答复弟子李世熊七月劝道周不出关之来信。

八月二十九日,上《江浙机权疏》

九月初一,上《恭报出关日期略陈军实情形疏》,迄今,发自联络信76封。

九月初十,抵崇安(今武夷山),增至12营,4416人。

九月十六,先遣陈雄飞等凡6营出分水关入广信。

九月十八,撰《将出关疏》,接福建巡抚吴春枝信,内称8月26日隆武帝有旨说道周留关内。

九月十九,上《请定出关驻留疏》。

九月二十一,上《请酌用人才疏》

九月二十五,不待复旨,毅然率中军2营后军2营,循分水关进入广信。

十月初一,抵广信,闻讯七天前徽州已沦陷。先派遣将士扼守马铃岭。

十月初三,倪元璐遗孤倪会鼎、倪会覃以侄儿携家丁70多从从浙东前来投军。

十月初六,以陈雄飞等人所率5个营近2000人,组成北伐军,进伐婺源。

十月初九,派遣夏孚先等3个营约1500人组织西伐军,拟经河口、上清挺进抚州,抗击汉奸金声桓部。

十月十二,道周收到隆武《谏亲征疏》的回复,旨说:“朕虑卒然未可成军,何忍鱼水重臣孑然令进乱离之地……朕亲发袍膳三百两,为卿制寒衣。卿身若暖,朕始心和。”

十月十四,北伐军黄奇寿、应天祥有牛头岭小捷,杀清军41人,缴马三匹,兵器40具,盔甲30件。

十月十五,向洪京榜颁发委任状。

十月十九,北伐军屡战清军,擒清将姜美光。斩清官4员,清兵八九十人。

十月二十一,西伐军克复安仁县,擒获清官邹雄飞。

十月二十三,西伐军收编私人武装500多人。

当日,黄澍致信表示愿意策反,里应外合,劝道周率军前往。

十月二十六,西伐军擒获清朝推官司朱盛德。

十月二十七,已控制安仁、余干2县。联络南昌守军金声桓及明朝遗臣孙戴等人。

迄今,北伐军与西伐军各扩至2500余人,加上驻留广信3500人,施福、施郎水兵近2000人,总兵力已超过一万人。

十一月初三,北伐军被清军突袭,损失不大。

十一月初六(冬至),西伐军300人夜袭鱼洲清兵,焚其大粮船3只,小船5只,焚溺清兵200多人。

迄此,北伐军约3000人,西伐军2300人,大本营3500人,水兵2000人,巡抚除世荫率领近1000人来,道周麾下总兵力11800人。

只是,所携带的空白委托状已颁尽。

十二月初六,亲自率中军2个营700多人以及乐平、德兴2县将士1000多人,携3日粮,北征婺源。至童家坊,闻乐平失陷,弋阳、铅山、贵溪等地募2000多义勇不至。不顾广信守将和乡绅劝阻,率军一路前往。

十二月二十四,自新建抵婺源十里而阵。

十二月二十五,遭清朝提督宁池总兵张天禄四路合击,临危不乱,策马直前,指挥若定。兵溃之际,独率中军不退,从容就俘。

同时被俘的人赵士超、赖继谨、蔡春溶、毛玉洁,被解至婺源。

隆武二年(1646),62岁

正月初三,押离婺源,取道徽州。开始第一次绝食,为期7天。

正月初六,抵徽州。

正月十五,见徽州百姓灯戏如常,寒心不已,开始为期14天的第二次绝食。

正月二十一,抵江宁(南京)。

正月二十九,绝食结束。

二月初二,第三次自杀未遂。

期间,严辞拒绝投降,正色唾斥洪承畴、陈谦等汉奸。

三月初五,慷慨就义于南京曹街,一同遇难的还有赵士超、赖继谨、蔡春溶、毛玉洁四义士。

隆武朝赠官太子太师、赐爵文明伯,谥忠烈,命立“闵忠庙”于福州,并树“中兴大忠坊”。

清顺治七年(1650),长子黄麑在大涤弟子帮助下,觅得道周遗骸,殡于北山祖墓。

康熙三十三年(1694),玉卿病逝,与道周合葬。

乾隆四十一年(1776),赞道周为“一代完人”,谥忠端。

道光五年(1825),下诏准道周从祀文庙。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道周大事年记(参考侯真平教授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