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xun)纪(chi)大会,固定议程是象征性公布上学期的成绩,只告诉你最高绩点,最低绩点,不公布名字。我毫无意外地从上一学年的第一跌到上个学期的不知道几十名(年级一共100人左右)开外,虽说这样的结果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也早就想了想,劝了劝自己,但要接受起来,还是有那么点难。
谁都知道,从小到大,我大天朝的教育体系中,好学生就是拥有好成绩的学生。老师喜欢的永远是好学生,坐第一排的永远是好学生,得小红花戴袖章,得三好学生的永远是好学生。我从小便深深羡慕那些老师眼里的尖子生,那些会在上课的时候被叫出去拍一张红底照片,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都被贴在光荣榜上的好学生。我小学时代乃至直到中学时代,一心羡慕的,都是这样的优秀学生,原因很简单,我没上过光荣榜,我没受过老师看似责怪实在宠溺偏爱的批评,我也没有享受过同学听见分数的时候羡慕和惊讶的眼光。
初中时期,遇见一个严苛的班主任,严苛到有些势利眼的地步,以成绩作为全部的评判标准,教室里的座位按照成绩要求来选择,从第十名选到第一名,只要你成绩够好,你可以坐到别人的位置上,但如果你下次成绩不好,你就照样要被早早盯上你位置的人赶下。这样的奖励机制,代表某种最为原始和野蛮的竞争,胜者拥有一切,弱者失去一切。
因为这个班主任偶然间的几句触伤人格的话,再加上彼时暗恋的男生(一如我年幼时候一直暗恋的那种类型,班级前三的成绩,班干部的“优越”身份)言语和行动中对我的鄙视,刺激了当年正处于青春期的我的自尊心,我莫名变得勤奋和刻苦起来。
闷热的初二升初三那个暑假,抱着“我要和XXX一样考进考进重点中学的重点班”这样卑微的信念,我不眠不休地预习化学书本,做物理数学题,背厚厚的英文字典,然后初三的第一场考试我就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前十名。
生活好像从这个时候开始不同。那个严苛的班主任开始频频在班上表扬我的努力和勤奋,那个高傲的男生会回头问我这道英文题该怎么翻译,我一夜之间从一个被老师评价为“不要一起玩的”坏学生到“多向人家学习”的好学生。我还是我,没有任何的改变。但是学习成绩的改变,让我从不被尊重到受人偏爱。
也许是这样的转变,让当年自卑到帮喜欢的人抄了一整年的英文笔记还被嫌弃字不好看的我,让因为没完成作业而被老师用竹棍打手心的我,让被爸爸不停追问说以后究竟能干些什么好事情的我,体会到了成绩对于一个人自尊的影响。
上高中以后,文理没分科之前,数学常年考30分的我,加上化学的60分和物理的40分,刚刚好排在全班倒数二十名以内,那个时候再一次感受到,成绩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一个全班排名倒数二十名以内的学生,找老师问问题的时候,老师的眼里总有一种“你这都不会”的不耐烦或者是“这么努力怎么考成那样”的悲悯,总之不会是欣慰和欣赏。
文理分科以后,有过一段短暂的被重视的时光,因为文理分科后的第一次月考考了年级前五,并且之后的考试也都基本徘徊在二十名之前的地步,所以格外被看重升学率的班主任器重和喜欢,平时被找去谈话的话题总是,“好好努力,高考肯定能考上人大”(我当时的梦想是人大法律系)。
但是在某个时间点以后,大概是分班以后,和一群精英在一起以后,我的英语语文和文综成绩都不能掩盖数学的不及格成绩以后,我被老师找去谈话的内容变成了“这道数学题不是讲过的吗,怎么又错了”以及“为什么你和你同桌数学都不及格,你们是不是互相影响”,然后又成为被忽略的那个,无论是什么样的活动,竞赛也好,推优也好,总归适和我不沾边的事情。
那时候,最常做的事情,是和同桌一起揣测,“这次是你考倒数第一还是我考倒数第一”“我觉得不是,我这次肯定不是倒数十名以内”。(我们班一共40个人)
等上了大学以后,也许是比别人勤奋,也许是记忆力确实不错,第一个学年下来,绩点确实很好看,奖学金也拿了一笔又一笔,再次似乎被偏爱的感觉,一度让人飘飘然。但是也许我的心态让我始终逃不脱“后劲不足”的魔咒,新的学年几乎是烂到扶不上墙,说真的,我很害怕。
因为,即使我还是我,从里到外,一点点都没有改变,但是我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不一样了。别人眼里的我,自有一套评判的机制。在家长、师长、同学的眼里,所谓绩点,构成了这个体系里面极为重要的一个坐标。
当我拿着一个虚高的分数的时候,我就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好学生,好像出国交换保研考研对于我来说都是随意选择手到擒来的事情,但当我被他人超越,当有人比我更有资格站在顶峰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我心里很明白,只要有考试的地方就会有分数,有分数的地方就会有排名,有排名的地方就会有优劣。我只是渐渐发现,我无法自拔地沉浸在高分带给我的满足感和被重视感,我无法脱离我的分数来定位我自己。这比一个低分数,更让我惶恐。
我不希望别人用分数评判我,我也从没有试图用一个分数去评判他人,但是很抱歉,我一直在用分数评判我自己。我的自卑或自信,全部取决于我的分数高低。作为一个差等生的时候,我可以自卑到帮喜欢的人满街跑,只为帮他的女朋友买一张贺卡,即使最后这张贺卡被嫌弃不好看而被丢进垃圾桶,我都不敢说一句“不要这样”。而当我和那个人平视的时候,我又开始看见他的“不堪”和“不及我”,我似乎又开始盲目自信起来。
一个靠外界的评判,甚至是一个分数来评价自己的人,一定是个极度自卑和极度不安定的人。我内心深处的自卑从未随着成绩的提高或者是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退,我始终是那个舞蹈室里最后一排的胖子,我始终是画室办画展的时候永远没有资格参加的那一个,我从没有在哪件事情上特别的优异。所以一旦我有机会在分数和成绩上优异于他人,我就紧抓住不放,我为每一次的落后而惶恐不安。
然而,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永远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你现在是年纪第一,不代表你会一直是这个年纪里最优秀的那个,也不代表你能比全校每个人都优秀,更加不代表你换个学校换个时间,你还会是最优秀的那一个。
在《Modern Family》season 6(《摩登家庭》第六季)里面,Alex被哈佛拒绝后,可以轻松去另外一所常青藤名校读科学,但这个时候,她却退缩了,想选一所更为一般的学校。因为她害怕自己在那所常青藤名校里,会是最普通的一个,会是最差的那一个,这对于一直是A等生,生活里只有学习和读书的Alex来说,想起来就会是个噩梦。而Jay对她说,欲承皇冠,必承其重。
即使上了大学,仍然绕不开分数和绩点排名的圈的你,也许是外界过分的强调和学校评判标准所致,但也许更多的,是你找不到自我的定位和价值所在。
一个好的绩点也许是重要的,也许某种程度上能带给你一个光明的前景,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层次的绩点,能决定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自信还是自卑,都应该只取决于你的内心,而不该取决于一个冷冰冰的成绩。
你也许比一个人优秀,但你永远不会比所有人优秀,而你能做的,只有不断比以前更优秀和用心。
如果你用心了,绩点不够,请你修正自己,但请不要故意苛责。如果你没有用心,绩点不够,请你反省自己,但请不要过分追逐。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绩点不代表一个光明的前景,今时今日在某行某业成绩显赫的人,也许并不拥有一个光鲜的大学GPA,但是请你知道,一个好的GPA只是给你一个更好的选择空间,只是让你有机会去追求一件你想做并且可能恰巧需要一个光鲜的GPA的事情。
请你别用GPA去评判你的人生,甚至你的人格,不要因而自怨自艾,那太可悲了,也太不值得了。希望你能有一天成熟到,学会用内心的满足和安定来评判自己的生活,不囿于冰冷的分数机制和他人的主观臆见。
这是写给我自己的忠告,也写给和我一样是大学狗的你们。
丹麦女孩
最终篇
1~2月追过的那些剧 -
1~2月读过的闲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