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正式发表于“有意思教练”公众号2018.12.14)
这是一个不分行业不分年龄段,普遍存在职场焦虑的年代。
在朋友圈里,时不时的就会看到类似“被外企耽误了的中年人”,“我想从国企辞职“,这样令人深感焦虑的文章,这种主题总结成流行的八个字就是“温水煮蛙你跳不跳”。
另一厢,好像互联网企业成了万人瞩目的好归属,一回头,看见今年58同城发布的《2018年年轻白领跳槽调研报告》显示一年内互联网行业的跳槽率超过30%。说真的,要是待得辣么愉快,没事老跳干什么?
如果说职场是座山,在这个焦虑的时代,你的职场这座山究竟怎么爬才对呢?
爬山心理学
有一种山是不得不爬的,那是团建爬的山,比如好多年前我们团队去爬泉州的清源山。
爬着爬着,大家都累了,特别想知道爬到山顶还有多远,那种不知道还要坚持多久的不确定性让人更加疲倦。于是就有人问向导,还有多久才到山顶啊?那个向导就对我们这些坐在台阶上的流着汗喘着气的五体不勤的家伙说,“还有15分钟就到了”。
所有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重新兴奋了起来,大家有说有笑继续上路。不知不觉好几个15分钟过去了,还是没到山顶。大家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劲又消耗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再问向导,向导又说“还有15分钟就到了,这回是真的”。大家又气又乐,笑骂这个大骗子。
不出所料, 后来向导又把这个把戏玩了好几次我们才到达山顶。
后来我自己问自己,究竟赫赫有名的清源山有什么特色,我最深的印象居然是“还有15分钟到山顶”!
我意识到,当我们的注意力和情绪都放在“快点,快点,快点爬上去”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心里都不断在想,一个15分钟过去了,两个15分钟过去了,怎么还不到。乃至于路上有什么风景都变成了次要的。
职场这座山,山顶在哪里?
刚刚爬山这个场景有没有一点熟悉?
当我们试图去了解职场里的一份职位的时候,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就是,这个职位的发展路线是什么?各个层级收入怎么样?最有可能出现的天花板在哪里?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清楚的答案(比如在一个全新的行业里)我们会特别容易焦虑,因为看不清明天在哪里。好多人也因此陷入了职场选择困难,我是应该往互联网还是金融业转行,我是应该出国镀金还是继续积累经验,我是应该读个财务证书还是提升演讲能力,我是应该选择小企业还是大企业?
每个人都在担心,这一步一定不能错,一步错职位就落后别人好几级,收入落后好几年。
如果这个职位的发展路径非常成熟,我们心里就会有预期,现在我是助理产品经理,两年大概该转产品经理了,再过两年该转高级产品经理了,如果自己还没有升职,是不是应该去和老板争取一下了?如果我做到中层,好几年没动地方,是不是遇到瓶颈了,那是不是该考虑跳槽了?
不仅是自己,老板和家人可能也常常这样想,“都过了两年了,ta还没有想过要升职要加薪,这家伙是不是太没有上进心了?责任感不够吧?得敲打敲打吧?”
这是不是这就是“以终为始”的思考方法和态度?
经常被人们说起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就是这样的“以终为始”吗?为了一份有成就的工作,需要好大学,为了好大学,需要好中学,为了好中学,需要好小学,为了好小学,需要好幼儿园,为了好幼儿园,需要亲子班...
不仅是职位薪资,还有各种流行的职业鄙视链随时随地候着你,刺不刺激,惊不惊喜?
什么才是“以终为始”的“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二个习惯就是“以终为始”,中文版对“终”的描述就是“人生目标”这四个字。而在我们当下焦虑的文化语境里,“人生目标”常常又变成了“高职高薪”等这样的外在的“成功标签”。正巧最近我和Coach Lily谈到什么是“以终为始”的终,Lily给我看了英文原版,我清晰的看见原著里面对“终”的定义是“临终前的意象”,那些是能够深深触动你的“内在”的东西。
中文版:“虽然习惯二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生活层面,但最基本的应用,还是应该从现在开始,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英文原版的“终”: the image,picture, paradigm of the end of your life as your frame of reference or the criterion by which everything else is examined.”
若我们把职场的“山顶”简化为“职位”,“地位”,“收入”这样的外在的标准,我们对职场的关注也会窄成一条线。
当我的注意力里只有这样的“山顶”的时候,我忽视了清源山上那个有趣的人,
清源山上非典型的登山人
清源山上其实除了著名的老君像,还曾经住过一个人: 弘一法师,他在山上的清源洞住过一个多月,而泉州就是他整个人生的山顶。
弘一法师出家前叫李叔同,他是男神朴树心目中的民国男神。“长亭外,古道边”的《送别》就是他写的。
朴树曾经说过:如果《送别》的歌词是我写的,当场死在那儿都可以。
他的造诣横跨“文学,音乐,绘画,戏剧,书法,篆刻,教育,佛学”,他曾经同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和杭州师范教书,上演职场双城记,如果他当年自己定位的职场山顶是“校长”,“大师”,“教育集团CEO”,更符合今天人们对成功职场的定义吧。然而他却在39岁盛年抛下妻子皈依佛门。他眼中的山顶究竟是什么?
从他的学生漫画大师丰子恺的描述中我们大概能窥见一斑
“当时人都诧异,以为李先生受了什么刺激,...我却能理解他的心,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
原来李叔同的心里那个山顶从来就不是“外在”那一个。
如果说民国男神是富二代,家里有矿,人家有在各领域自我放飞的自由,作为普通人哪敢随便抛家舍妻的去钻研佛法,那我们来看看一个没钱,没业,连基本自由都没有的人:
监狱里的职场故事
Robert Stroud,美国人,1890年出生,小时候不堪父亲虐待离家出走,18岁竟然做了老鸨拉皮条,19岁和一个酒保殴斗中枪杀了对方而入狱,这还没完,他在狱中打架斗殴,26岁竟然刺死了一名狱警,被判一级谋杀和终身监禁。
这样的人还有什么职业什么人生可言?他的职场山顶可能也就是杀人犯的坟墓吧?这样的人估计每天就是在监狱里无聊的等死吧?
我打赌你猜不到,他有一次意外抚养了三只受伤的麻雀,从此对鸟类的研究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他后来将全部精力都投入研究鸟类,竟然成为了一名国际知名的鸟类学家,在狱中出版了一本关于鸟类疾病的书。后来他的经历被拍成了电影《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如果一个围墙里的犯人都可以在监狱里创造出自己的职场,那我们又是怎么把职场过成围城和天花板的?
挖掘你自己更深层次的“山顶”
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是关于人生目标“以终为始”的问题呢:试想一下,在临终的病床,你和你最爱的家人挚友回顾你的一生,你会因为没有做什么而后悔?你会因为曾经做了什么而觉得幸福?你曾经的职场对你意味着什么?你的曾经的职场经历为别人带来了什么?你希望你这一生身边的人因为什么而记住你?
当人走到生命的尽头回顾时,最常问的不是,“我银行账户里有多少钱?”“我写了多少书”“我建造了什么?” 如果你有机会陪伴一个知道自己死期的人,你会发现他的问题非常简单“我是否好好爱过?” “我过的充实吗?” “我学会放下了吗?”
摘自《Mindfulness》,Ellen Langer
人生不是关乎一个个外在的“成功”标签,职场的山路也不是在那些外在标签和你现在之间画一条直线,然后不停的焦虑的问自己,怎么还没到,怎么还没到,是不是选错了路?
若不是你自己允许,不管你身处外企国企私企还是自由职业,没有什么能耽误你寻找内在的成长和风景。
当你的双眼因为内心的祥和与愉悦而变得清澈的时候,你会看见不一样的山,不一样的路,不一样的山顶。